《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47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27 19:07:45
  感谢zxm_y2000、神惊志、随便选一个、枯声、空山忆雨、SSforME、ccxusheng、岭南陈氏 、韩hanhan123 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八章  张居正的是是非非
  第一节  张居正的改革
  我们通常总认为,没有张居正就没有明末的那次改革。事实上,这只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从某种意义上,张居正只是这次改革的代表人物;没有张居正,也会有其它人代表这次改革的;当然了,就算张居正继续活着,相关的改革内容,也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一条编(鞭)法,早在嘉靖时期已在部分地区出现。”“嘉靖十二年,宁国府、徽州府推行此法;嘉靖十六年,苏州府、松江府推行此法;嘉靖二十年,湖州府推行此法;嘉靖三十五年,江西推行此法;嘉靖四十二年,余姚、平湖推行此法。以后,逐步由南而北的蔓延开来。”(摘自樊树志《万历传》)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来,张居正的改革,无非是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以政府的意志,把相关的行为全面推广了。事实上,相关行为,既然一直存在于社会中,而且范围越来越广,本身证明,没有张居正代表这种趋势,也会有李居正、赵居正代表这种趋势的。如果张居正连这种趋势也不愿意代表,他就不是张居正了。
  张居正生于公元1525年。一条鞭法最初在哪一年开始实行的,是1530年(嘉靖9年))。换而言之,张居正5岁时,明帝国就已开始推行一条鞭法了。

  樊树志先生在《万历传》中是这样写的,嘉靖九年(1530年),户部尚书梁材提出革除赋役制度弊病的方案,其原则、、、、。第二年,御史傅汉臣把这种“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的方法,称之为“一条编法”。
  而且这种赋役制度,在嘉靖、隆庆年间,就开始陆续在帝国许多地方开始推行;并且范围越来越广。
  到了万历9年,也就是1581年时(一条鞭法出现50多年后),神宗决定将此法向全国推行,使一条编法成为全国统一的赋役制度。因为当时张居正活着,实际上是由张居主持相关改革的。
  其实,我们只要看到这种背景,就应该知道,相关的改革,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然而然出现的新事物。有没有张居正,都会在社会上逐步发展起来;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全面推行的。
  我无意就此否定张居正的历史地位,我只是说,如果我们总认为,历史是某个强人可以左右的,那无非是把历史当英雄传奇去看罢了。
  日期:2013-12-27 19:08:53

  历史常常把张居正的地位抬的很高,而所有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证明,明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万历皇帝思想、道德太差劲。因为,在相关的内容中,似乎总是说,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帝国如何如之何,而张居正一死,帝国遂无可救药的走下坡路了。
  其实呢?张居正是只是明末的一个官员,他的所有努力,都也无法冲破官僚政治的束缚。
  比如,被后人吹得神乎其神的一条鞭法,只要我们看到它背景,就会知道,它绝不是某个人天才的发现;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某个地区相关的客观条件具备了,没有张居正,它也会出现;如果某个地区不具备相关的客观条件,就是在张居正的强行推广下,它也无法真正生根。
  更主要的是,人们一说张居正的成就,就是国库的收入明显增多了。比如,太仓库以前每年收入200万两白银,现在每年收入300万两到400万两了;张居正死后,相关入收入又减少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所谓国库的收入明显增多了,它可以是一个忠臣的政绩,也可以是一个奸臣的罪证。因为,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这是官员一心为公的结果;问题是,从消极的意义说,这就是官员横征暴敛的结果啊。

  政府的国库收入明显增多,是怎么增多的?我们习惯看童话故事形式的历史,所以总喜欢用极具感情色彩的眼光看历史;总而言之,如果是我们推崇的官员,他能让国库增加,自然是因为他一心为公的结果;如果是我们所厌恶的官员,他能让国库增加,自然是因为他横征暴敛的结果。事实上,不论所谓的奸臣还是所谓的忠臣,他在让国库银两明显增多时,都可能包含着上述两种倾向。我是说,假如在生产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的背景下。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下,王安石、司马光之间的争论就可以看出来。 

  关于这一点,我们再看一下张居正清查土地的结果,就更可以知道了。
  “这就意味着,清丈后增加了1,828,542.73顷;比清丈前的原额(万历六年统计)5,182,155,01顷,增加了35.28%。”(摘自樊树志《万历传》)。
  经过张居正的清查,帝国的纳税田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多出1.8亿亩,增多了35.2%。
  简单的去看,这自然是张居正的功劳啊。
  问题是,我们再看这种内容,“由于张居正好大喜功,各级官吏为了讨好万历帝和张居正,在清丈中多用小弓步丈量”(出自林金树的《万历帝》)。如果顺着这种话去看,那问题可大的去了,因为,这是标准的横征暴敛啊!
  而且林金树的《万历帝》中,还有这样的内容。

  明末清初史学家,浙江海盐人谈迁,用他的亲身见闻告诉人们说:“江陵(张居正)严细,时俱迎合,各省丈田,务加额为功,吾邑用弓缩原额六寸,至今仍存之,想各省亦然。虽垦荒在内,而专于加额。未始无王成之伪也。” 不少地方,先后按新丈出的溢额(虚额)加征田赋。田有“虚额”,民必有“虚粮”,旧有的“虚粮”并除了,新的“虚粮”又跟着来了,受害包赔的还是无辜小民。所以张居正死后不久,“丈量之害”的言论就开始流行道路,说“丈田均粮,原系惠民,乃虚文塞责。”

  如果从这方面看张居正清查出1.8亿亩田地,谁敢说这是张居正的功劳呢?
  历史,如果我们只看一方面的说词,通常永远也无法看到它的真相。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是是非非,我想是很难简单说清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它肯定没有童话故事那样简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