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审离婚案子法官的杂感》
第3节

作者: 离离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即便你父母的那个单位经营的再好,你也不可能永远指望那个单位给你提供一辈子以上的收益。就是天涯一位贴主曾经说的:“如果你穷的吃糠咽菜,那么陪你吃糠咽菜的,永远只会是你的爱人和小孩,而你的父母,最多只是有时接济你,他们是不可能住进你家每天陪你吃糠咽菜的。”这段话实在是太经典了,已经成为我调解工作中最常用的语录之一了(不会说我侵权吧- -!)。

  日期:2012-06-14 20:48:33
  在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我说的是实质上的、涉及利益冲突的矛盾,不是那种鸡毛蒜皮怄气式的矛盾),我觉得处理原则应当是,新生家庭放在首位,在不损害新生家庭利益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原生家庭的要求。
  比如说钱的问题,挣钱了,该投资在哪?自己的单位?还是父母的单位?当然应当拿回自己家,当然一些小奖金之类的偶尔可以攒一点拿给父母,但是大头首先是自己的单位。如果你常年累月的把你的资金大量投入在别人的单位,那么对不起,你还是离婚然后去你投资的那个单位找收益去吧。
  比如说精力的问题,你的父母或兄弟姐妹需要你帮忙,于是你辞了工作,天天去帮忙,或者你干脆不着家,家里一切都不管不顾,一有时间就去帮忙……当然有突发情况,一个阶段内需要你必须这么做,可以。但是当所谓的帮忙已经时间太长,甚至影响家庭正常运转时,你要想想是不是该继续下去了?你要解散自己的单位,让自己的公司停业整顿,然后去帮助别人的公司继续赚钱?

  日期:2012-06-14 21:17:17
  案例:
  原告女C,30-,无固定职业,偶尔打零工的家庭妇女。
  被告男C,30+,长途货车司机。
  女C要求离婚,也是说不出具体原因,只说性格不合,感情不和,经常吵架(这三点是所有离婚起诉状通用的三点)。
  男C表示同意离婚,多的不想说。
  女C慌了,她并不是真的很想离,只是想吓唬吓唬男C,让男C对她百依百顺。
  男C爆发了:你想让我咋呢?法官,我挣得钱全拿回家给她了,结果她呢?把钱都存在她妈那儿了,说是她妈怕我们乱花,帮我们存着呢,你说可笑不可笑?我们结婚快10年啦,娃娃都上小学了,她还是这样。刚开始结婚,我琢磨着她岁数小呢,估计大点儿就好了,结果现在越来越过分啦,我们干个啥她都得问她妈,她妈要说行,死也得干,她妈要说不行,那就咋也不行。前几年我眼看房价要涨,我说把钱取出来咱们买个门脸房吧,自己做点儿小生意也行,或者放出去吃房租也行,她说跟她妈商量,她妈不同意,说我那是想从她妈手里往出套钱呢,死活不给拿钱。结果眼见房价蹭蹭往上涨,别人倒房子都挣了,咱们只能干瞪眼!现在我回家不能说话,稍微拌上两句嘴,她就回去告她妈,她妈就教上她,让她别回家,别给我做饭洗衣服。这回起诉也是她妈教的她,不信你问问她。法官,你说说这日子还能过成不了?

  问女C,女C振振有词:我妈教的咋啦?!我妈还能害了我吗?!我听我妈的话哪不对了?
  我问女C:“你父母过日子是听谁的?是你父母商量着来,还是听你姥姥或者奶奶指挥?你父亲挣回来的钱都哪去了?是你父母自己存着呢,还是都交给你姥姥?”女C不吭声了,最后撤诉结案。
  日期:2012-06-16 12:14:11
  5。你为什么不回家?
  下了班之后不爱回家的人很常见。男人居多。我见过我的男同事们下班之后在办公室联机打CS,老婆打来电话就撒谎说是在加班。我的父亲也是不喜欢呆在家里的人,下班之后一有人叫他,他就出去吃饭,周末则是选择去朋友家打麻将。有些男人下班之后到处找饭辙,吃晚饭继续去唱歌,唱完歌去洗澡,洗完澡还要出去吃烧烤——当然喝酒是贯穿始终,折腾到半夜两三点才醉醺醺的回家。

  不回家的原因有很多,有一种是比较特殊的,就是从小就没有养成回家的习惯,所以大了以后还是不习惯回家,比我父亲——他很小父母就去世了,一个人生活,回不回家也无所谓,所以更喜欢在外面和同学、朋友凑在一起,养成了不爱回家的习惯。
  另外一种就是我要说的,不回家,是因为家里给不了他想要的。至于他想要什么?因人而异。这时候需要在家的筒子们想办法搞清楚这一点,搞清楚之后,请满足他,那么他会慢慢爱上回家的。
  日期:2012-06-16 12:35:10
  一个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需要什么,在他的言语和行动还有日常不经意的流露之间,总会现出端倪的。很多人却不注意自己爱人所表露出来的这些重要信息,或者对方已经明明白白作出表示,自己也不当做一回事,依然我行我素。然后质问对方:你为什么不回家!
  不止一个女性朋友跟我说过:如果我的公公婆婆来和我们一起住,那我中午就不回家吃饭了,晚上我也尽量晚回去,这样就可以少和他们打交道。
  这种表示已经很明显了,不想回家的原因就是——公公婆婆OR丈母娘老丈人在我家,我回家之后感觉到不自在,所以我不想回家。
  他想要的东西就是自在,在办公室打游戏,或者一个人出去逛街,或者去酒吧喝酒,当然让人感觉到自在,所以宁可选择不回家。
  我的一个男性朋友,非常享受和他的同学们吃饭、喝酒,因为他在他的同龄人当中算是混得最好的,每当酒桌上同学们频频夸赞他有能力、事业好、有个好老婆、有房有车等等,他就很高兴。他自己和他老婆说:咱俩从小就认识,我什么样你都一清二楚,所以在你面前没什么可炫耀的,我和他们吃饭,就是想听听他们夸夸我。

  这个表示也已经很明显了,我的虚荣心需要得到满足,我需要别人对我的赞赏,可是在家里我得不到这个,我只能跑到外面去找。
  日期:2012-06-16 12:47:59
  回到我帖子的第二点:组建家庭所需要的三点因素:安全、宁静、温暖。
  如果对方不爱回家,那么很可能是家里缺乏了这些。
  自由自在是安静的一种表现,所谓感觉到“不自在”,无非就是认为如果“自在”了,会导致不宁静。
  能够得到肯定和赞赏,则是温暖的一种表现,这点我想不用多说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有的人不爱回家就是单纯因为想逃避基本的家庭义务,比如做家务,比如哄孩子,比如照顾生病的爱人,想要改造这类人,那我基本上没有办法了。我想只能尽量的满足他其他方面的需求,先让他回家,然后慢慢分派家庭任务给他。但是这只是我设想的一个理论,没有实践支持。
  这一点没有案例,我也不想虚构,更多的是从身边的朋友同事而来,有感而发。

  日期:2012-07-19 16:45:28
  6.标签理论。
  朋友M刚生小孩不久,她母亲来照顾她。她跟我说:我妈总是说我老公不好,一开始是当着面骂我老公,嫌他这儿不好那儿不对,家里没有钱,自己工资又不高,家里的事情又不操心,衣服穿得也不够精神,做家事也不够主动。我说了她好几次,她现在总算不当着面说了,但是我老公一上班,我妈就抓住一切机会跟我说我老公的不好,就差叫我离婚了,我简直感觉做了一件极其对不起我父母的事儿,连替我老公辩解的勇气都没有了。我现在超级郁闷,感觉都快过不下去了。

  我问她:“你是不是以前经常在你妈面前骂你老公?或者跟你妈说你老公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她表示我说得对。
  她母亲其实跟她老公并没有长时间的共同生活过,也没有什么很客观的认识,她母亲对女婿的印象,大部分都来自于自己女儿对自己的叙述。可是很不幸的,M在她母亲面前无意间塑造了一个糟糕的老公,给自己老公贴上了一个坏标签,标签上写满了她对她老公的各种不满——哪怕只是生活中偶发的小事引起的一时发泄性的不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