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重口味:历史可以这样写·历史可以这样读》
第13节

作者: 公子齐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2-11 12:58:24
  战国时期,一共有四人被封武安君,赵国武安君苏秦,秦国武安君白起,赵国武安君李牧,楚国武安君项燕。
  不过《史记》对苏秦事迹记录有误,司马迁让苏秦早生了一个时代,恐怕他并没有被封为武安君。
  这里提到苏秦,是因为就在赵国生死存亡之刻,苏秦的弟弟出来救了赵国一命。他的弟弟叫苏代。

  长平之战不仅让赵国震恐,也让六国震惊,谁也不会想到唯一能与秦军一拼的赵军竟被砍了四十五万。而恶魔白起丝毫没有放过赵国的意思,已经兵临邯郸,赵国已无力自救,赵国一亡,六国皆亡。惊慌之余,五国再也不能当看客了,立即着手救赵。
  如何救?派救兵显然是不可能的,对手可是死神白起,去了等于送死,谁也不敢接帅印。只有请秦国自己退兵一条路了。这条路也很渺茫,秦相范雎有张天下最厉害的嘴,没人能说得过他,说服不了他,秦国就不可能退兵。
  掂量来掂量去,韩国还是选择了后者,跟范雎斗嘴总比跟白起拼刺刀有希望,虽然很渺茫。
  韩国与赵国商量后,以苏代为使臣,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前往咸阳说服范雎退兵。

  范雎能有今天,全凭那张天下第一的嘴,要想说服他,恐怕比登天还难。
  可就是这个苏代,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苏代首先问范雎:“是武安君斩的马服君之子赵括吗?”
  范雎答曰:“对!”
  苏代接着问:“武安君即将围攻邯郸?”
  范雎答曰:“对!”
  苏代说:“武安君战必胜,攻必克,百战百胜,为秦国攻下七十余座城,南定鄢、郢,北擒赵括,即使是周公、召公、姜尚的功绩也比不过他。赵国灭亡之后,秦国就能成就帝业,而功劳最大的武安君将登上三公之位,应侯甘愿在他之下吗?即使不想在武安君之下,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天下百姓都不愿意做秦国的子民,上党投降赵国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灭掉赵国,那它的北部将投靠燕国,东部投靠齐国,南部投靠韩魏,应侯得不到多少人,扩张封地没有可能。还不如让赵国割让几座城池,跟他讲和,免得成全了武安君,让他再立功业。”

  范雎也是靠纵横起家的,对纵横游说之术了如指掌。但苏代牢牢抓住了范雎的软肋,唯有武安君白起灭赵后功劳将盖过范雎一句,钻进了范雎的耳朵里,其他的对范雎来说都是废话,但仅此一句就够了。
  范雎能容忍白起的地位高过自己吗?当然不能!绝对不能!
  日期:2012-12-12 12:23:59
  邯郸城外不远处是可怕的白起,赵孝成王已经急得不行了,也顾不上当年楚怀王血的惨痛教训了,以身犯险,亲自跑到咸阳求和。
  他表示只有秦国退兵,愿意割让六县给秦国。
  秦昭襄王为难了,这是灭赵的好机会,以武安君的能力,绝对没问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人家赵王亲自大老远跑来,可见诚意之至,总该给他点面子吧。
  就在昭襄王纠结的时候,范雎说话了:“大王,连续作战,秦军已经很疲劳了,不如答应韩、赵的割地求和,把军队先撤回来好好休息,以后再战。”
  昭襄王对范雎是言听计从,便答应了孝成王的请和,命令白起率军回国。
  白起收到秦王命令,得知是范雎的主意,差点气晕。
  邯郸就在眼前,赵国已被打得元气大伤,转眼即灭。无奈君命难为,白起只得恋恋不舍地回国了。此时的武安君绝对想不到,这竟是自己生涯中的最后一战。
  白起和范雎从此有了怨隙,将相失和。
  日期:2012-12-13 12:20:44

  从秦国回来,孝成王嗓子眼的那颗心总算放到肚子里了。昭襄王同意了自己的要求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不管割给秦国多少城,总比亡国好。一回国,他就着手准备移交事宜。
  虞卿却跟孝成王说:“大王以为秦国退兵,是因为军队疲劳,还是因为给大王面子?”
  孝成王说:“秦攻打我赵国,不遗余力,我看是因为军队疲劳才退兵的。”
  虞卿继续问道:“既然秦军疲惫,已无力攻赵,大王又何必白白割六座城给秦国,这不是帮助秦国攻打赵国吗?如果明年秦国再次攻赵,大王可就没救了。”

  孝成王一听,犹豫了,到底该不该割地给秦国?于是他将虞卿的话告诉了赵郝跟楼缓,两人均反对虞卿的意见,指出不割地给秦国,秦国还会来找麻烦。孝成王更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几人轮番在孝成王面前辩论,孝成王最终听从了虞卿的意见,毁约,不割地给秦国,并连齐抗秦。
  秦昭襄王左等右等,等了七八个月,赵国却一直没音讯,派人一打听才知道,赵国拒绝割地。昭襄王顿时有种被耍了的感觉,盛怒之下,公元前259年秋天,秦国再次兴兵攻赵,剑锋直指邯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