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戚继光现象--俞大猷必须力挺,戚继光可以休矣!》
第3节

作者: 敖岸10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戚继光将白鹿献给胡宗宪,胡宗宪再献于朝廷。为写《献白鹿表》、《再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赐一品俸谢表》的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徐渭。表上,深得嘉靖皇帝欢心:“上又留心文字,凡俪语奇丽处,皆以御笔点出,别令小臣录为一册”。作为划时代的艺术大师,徐渭不仅诗书画三绝,而且知兵善剑【嘉靖十四年(1535年),徐渭15岁,师从本乡武举彭应时学习剑术。万历五年(1577年)57岁,与辽东名将李如松游,传说授其兵法。】徐渭于嘉靖三十六年受胡宗宪聘请,入其幕,与胡宗宪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许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袁中郎全集》卷四)观胡宗宪在嘉靖三十六年前后的表现,之前除《筹海图编》所记几则“童话”外,胡宗宪并无出彩之处。之后,灭徐海,诱王直,皆神来之笔。所以说灭徐海,诱王直之功,应首推徐渭。但是,胡宗宪被逮后,敏感的艺术家精神错乱了:“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袁中郎全集》卷四)后之治史者咸谓其乃因“担忧自己受到迫害,以至发狂。”我认为绝非如此简单。

  日期:2014-06-28 17:37:48
  嘉靖三十六年,胡宗宪将曹天佑的三千部兵交给戚继光训练,并没有什么效果。【在此之前,大猷为谭伦训练“谭家军”, “教以荆楚剑法。嘉靖三十四年战于何家,大破倭”
  (欧阳祖经《谭襄敏公年谱》)(又:《正气堂集﹒卷之十一﹒兵略对》云:“立程训练,二三月间,兵气自倍。象山两战,果与往常之战大不相同”)。】三十八年,“家严于是因胜败之故,益悉军情,……”(《戚少保年谱綦编》)说明:“因胜败之故,益悉军情”之前,戚继光并不是很熟悉军情,所以没有成效。之前的戚继光,还仅限于纸上谈兵啊。

  有意思的是,关于训练戚家军,《戚少保年谱綦编》说是“于是又上《练兵议》……制府入其议。乃罢所部旧兵,假以便宜,同义乌令赵公大同亟募之,遂与赵为莫逆交,而练卒遂有成云。”(《戚少保年谱綦编》)但是,《筹海图编》的说法却不同:“公(胡宗宪)闻之曰:处贼称悍,乌民一战歼之,勇可知已。吾方求其人而不得,傥新尹任事,淛可不征调而强矣。会江阴赵大河宰义乌,谒制府,即语以故,大河欣然任之。遂令戚继光与之谐。”(《筹海图编﹒卷9﹒平倭录》)说明 ①、为什么俞大猷要求建“俞家军”而不得,因为俞大猷既不行贿也不谄媚。②、练义乌兵是胡宗宪所倡,赵大河主事,戚继光为辅。③、胡宗宪死后,戚继光一直把持“戚家军”是因为他又有了新的更大的靠山:谭纶﹥张居正。④、戚继光有意识的把胡宗宪的功绩略去不计。这个动作,后面还有。

  现在戚继光的羽翼渐渐丰满了。即使没有俞大猷,也可以成功了罢?于是俞大猷被逮问。这完全是巧合吗?
  日期:2014-06-28 19:29:12
  早在嘉靖三十三年,俞大猷就已经得罪了严嵩而不自知。当时俞大猷写了《用兵十难》,有人把这篇文章送给大学士徐阶。严嵩知道后,衔恨大猷没有首先把文章送给他。赵文华为讨严嵩欢心,处处想法陷害俞大猷。嘉靖三十四年四月平望大捷,赵文华抹杀俞大猷功绩,说成是胡宗宪投毒致胜;五月十七拟造金山卫失败给大猷夺职处分;大猷以国以民为重,继续杀敌,连战连胜,但是七月,再被冤:“令军门责趣死罪招,杀贼立功。”赵文华、胡宗宪团伙,就没有停止过对俞大猷的迫害。其帮凶们劾大猷的奏疏互相矛盾,同一时间,海、陆失利均归之大猷,“俞帅一身,岂能在海复在陆哉”?正直的人们为大猷辩解。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舟山之战后,王直义子毛海峰逃往柯梅。“大猷杀贼四五千,贼几平。而官军围贼已一年,宗宪亦利其去,阴纵之,不督诸将邀击。比为御史李瑚所劾,则委罪大猷以自解。”(《明史﹒俞大猷传》)由于李瑚与俞大猷是同乡,胡宗宪怀疑是俞大猷将实情告诉了李瑚,于是反诬大猷(胡宗宪委罪大猷,曰:“是背笑我不战者”。明?何乔远《名山藏?俞大猷传》)。
  日期:2014-06-28 19:30:32
  好笑的是,胡宗宪的幕僚郑若曾所著《筹海图编》,一度被胡宗宪据为己有。在这本书中,凡是涉及俞大猷的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歪曲。“平望大捷”是一例,“王江泾大捷”又是一例……好在当时的平倭记述甚多,稍加比较,不难看出端倪。
  无独有偶,《戚少保年谱耆编》也是如此,凡是涉及俞大猷的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歪曲。“兴化战役”是一例,“吴平战役”
  又是一例……好在当时的平倭记述甚多,稍加比较,不难看出端倪。
  作为赵文华、胡宗宪团伙的一员,戚继光在此案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已不得而知。凑巧的是戚继光恰好是在大猷被逮后才展露锋芒。也就是说,俞大猷被逮最大的受益者是戚继光。
  日期:2014-06-28 19:31:32

  如果不是陆炳、徐阶等许多人救援,俞大猷必死无疑。
  在俞大猷被逮及立功塞上(嘉靖三十八年、三十九年)以及嘉靖四十年(俞大猷3月离开大同南归,下半年平张涟)期间,戚继光名声鹊起。可是仔细看看他的战功,并不是传说的那么辉煌。(参见后文《俞大猷戚继光战功一览表》)。
  龙山之战后,俞大猷、戚继光在舟山之战再次相聚,但戚继光不过是一个配角,只参加了一些外围的战斗。现在戚继光的名气渐渐大起来了,那么,他的水平也应该提高了吧?
  嘉靖四十二年俞大猷、戚继光再次相聚,取得了平海卫大捷。这一次戚继光成了第二主角。其表现又怎么样呢?令戚继光很不爽的是,俞大猷是本战役的导演兼主角。
  日期:2014-06-28 22:42:37
  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夜,倭寇攻陷兴化府城(今福建莆田)。之前戚继光自七月入闽,报八月“督兵定张湾,大破横屿,宁德、福安等处悉平”、九月“连破牛田等倭巢,又追及林墩,尽歼之”、冬十月“转牛田,再败新倭”。(《戚少保年谱綦编》)后之人为戚继光粉饰说:“原来入侵的倭寇被戚继光消灭殆尽,倭寇见戚继光返回浙江,相与庆贺说‘戚老虎去,吾又何惧’,再次猖狂起来”。 戚继光于十一月初一班师返回浙江,不过转身之间,显而易见,之前戚继光的战报明显虚夸。 

  戚继光返回浙江的理由是:“时因众寡不敌,老壮殊势,查其部伍,间有逸去者……而兵士城中辄昼惊,知不可强”,“今倭舟纷纷至数十艘,生贼且盈万……予查定军情,锐气已夺,设得生兵数千,可一鼓而歼……为今之计,惟回浙请兵,来春再举,公(汪道昆)但坚壁清野以待之”。(《戚少保年谱綦编》)与戚继光及其朋党宣传的戚家军形象截然不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