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
第58节

作者: 猪猪然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愿闻其详!”
  “请大王加倍尊崇微臣。天下有识之士见大王对区区郭隗都如此厚待,知道大王求贤若渴,必定前赴后继的前来奔投。”
  燕昭王听后,果然对郭隗加倍礼遇,并在燕国都城内另行修筑了一座宏伟的宫殿,名为“黄金台”,用以招纳天下各方能人。从古至今,贤君厚待能臣,修府邸、赐重金的不少,但还没听说过有国君愿意为大臣建宫殿的。因此这事传了开去,天下豪杰之士群情踊跃,纷纷向燕国赶来。
  却说这些豪杰中,有一人名叫乐毅,赵国人。他本在魏国任职,奉了魏王之名前往燕国办事,结果他被燕昭王殷切求贤的精神所打动,毅然决定:不回魏国了,改做燕国臣子。
  乐毅的祖上便是魏文侯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乐羊。当年乐羊奉文侯之命讨平中山国,名震天下,与吴起齐名,他的子孙也都如同先祖一样酷爱兵法。燕昭王见乐毅是名将之后,一测问,果然身怀大将之才,大喜之下,拜乐毅为燕国上将军。
  日期:2013-08-30 19:44:30

  第五十回:猛将秦开伐东胡,燕国自此得辽东
  这其中,乐毅、剧辛等人练兵、治国的卓越成绩先撇过不提,单说一下那勇士秦开。
  话说先前子之之乱时,燕国为齐国所灭,国力大损。燕昭王虽借助赵武灵王等人之力复了国,但面对着破败的燕国纵是夙兴夜寐仍犹显不足:南边的齐国因为齐宣王去世总算几年内消停了一些,东北方的东胡族又对燕国虎视眈眈了。
  在此特插一句:战国中前期,燕国地处华夏之地的东北一带,领土主要包括今日的河北大部和内蒙、辽宁的小部分地区——按“汉代十三州”的划分方法,燕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幽州地界。自幽州再往东去,则是辽东(辽河以东,故称辽东):主要包括今日的辽宁大部和吉林小部分地区。这一区域,原本燕国也能占有一小块,结果自春秋末期开始,原本游牧于此地的许多大小胡人部族逐渐兼并,趋于归一,号称“东胡”,日渐强盛。到燕昭王这时,东胡族已完全控制住了辽东地界,且不断向幽州方向渗透。观其实力:有部众二十万,其中许多是游牧骑兵,战力不容小视。

  燕昭王刚即位时,无力与东胡人开战,只得花费重金并以秦开作为人质与东胡交好。这秦开本是将门之后,素有勇力,颇对“尚武轻文”的胡人胃口,因而在东胡族人中混得游刃有余。经秦开斡旋,东胡人减缓对了燕国的攻势,将注意力放到了更东方的朝鲜国身上,燕国得了喘息之机,总算熬过了那最艰难的几年光景。
  到公元前300年时,离燕昭王初继大位已有十二年光景,这十余年来,燕国经乐毅、剧辛等人勤奋治理,已逐渐恢复了过来。燕昭王知道秦开的才干,便暗中派人去召他回国,秦开得燕王书信后,寻得一个契机,逃出了东胡。
  见秦开跑了,东胡族首领大怒,派出大军杀向燕国蓟都(今北京房山区附近)。秦开前脚回到国内,见胡人后脚跟来,主动请缨愿率军前去迎战。燕王用人不疑,当即授予他精兵五万,前去迎敌。
  燕国兵马经乐毅多年调教后,已暗暗练就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军,外加有猛将秦开统帅,实力更增一倍。胡人准备不足,双方刚一交战,便溃败下来。秦开见胡人大军战败,奋起神勇率军猛追。有部下提醒他道:“数千里辽东,地势崎岖险峻,我军这时孤军深入,万一胡人有诈,悔之晚矣。”
  秦开自信道:“胡人骁勇有余,机谋不足,怎会懂得诈败之计。何况,我在辽东已有十年,深知其中地利,各位只管放心随我前去追赶,必能大胜。”

  果然,胡人的习性已被秦开摸透:那胡人大军,进攻时争先恐后,的确勇猛,但一旦战败撤退,却是“叽叽呱呱”到处嚷嚷着乱窜,一溃千里。秦开率军连战连胜,追敌上千里,最终竟一路杀到朝鲜地面,将霸占辽东数百年的东胡人给赶了出去。此战过后,燕国凭借秦开的功绩,在该地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这五郡,扩地近一倍,国势更进一步。
  有秦开在,辽东局势已定,又得了物资、战马无数,似乎可以南下伐齐了。
  可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燕昭王派人去打探齐国状况后发现:别说灭掉齐国,即使是想打败它,仍然可望而不可即。
  这是因为燕国百废待兴,如同武林高手被人废去武功一样,想要重新强盛,只有加倍刻苦练习;而齐国经过齐威王、齐宣王两世经营,已经近乎无敌,继位的君主只要稍有才干,就能轻松保持住“东方霸主”的优势。

  对燕国来说,更不幸的就是:继位的齐闵王不是痴儿,而是野心勃勃的一代枭雄——燕昭王想灭掉齐国,已经够大胆的了;而齐闵王的野心更大,因为他的目标是吞并二周(周王室这时已分裂为东、西二周),问鼎天下!
  秦开那一套猛打猛冲的招式,对付尚未开化的游牧民族很管用,但面对起城池林立,作战经验丰富的齐军可就用处不大了。燕昭王仔细分析后,深觉眼下打败齐国的希望实在渺茫……唯一可行的是:这时天下尚有好几国在和齐国捣乱,或许可以借助下他们的力量。
  日期:2013-08-31 08:46:32
  第五十一回:击楚胜秦又灭宋,齐势鼎盛称帝王
  下面我们来看下齐国当时的几大对手。
  第一个:楚国。
  春秋时横行无忌的楚国进入了战国时期后,已经沉静很久了。好不容易出了个楚悼王,得了个吴起,结果才强势了没几年又再次消沉下去。随后的几代楚国国君也曾试图重振楚国雄风,但最终都建树不大。到燕昭王上任时,在位的楚国国君是楚怀王。
  楚怀王刚上任时,表现的很有朝气:长江下游的越国,自勾践之后再无明主,但凭借着长江天堑,两百多年来屡次挡住了齐、楚两强的侵犯。结果到了楚怀王这里,长江也不管用了:公元前306年,越国被楚军一举攻灭。

  楚国攻灭了越国后,势头大振,隐约间成为了能与秦、齐两强抗衡的对手。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楚怀王先是被张仪以“楚国若肯与齐国绝交,秦国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的骗局给玩弄——楚国果真与齐国绝交后,秦国只肯割地六里,楚国因此陷入了秦、齐两强夹击的困局;随后,张仪又称“楚国若肯彻底退出合纵,与秦国交好,张仪愿亲临楚国,任由楚王千刀万剐”,楚怀王再次中计,得罪光了山东其余五国后,还让张仪安然无恙的逃了回去;旁人若是连连中计肯定要自我反省一番,楚怀王却仍不知悔改,再接再厉连续第三次中了张仪之计:他不听屈原等人之劝,孤身一人前去秦国武关与秦王会盟,结果到了后一看,秦王是没有,秦军倒是有十几万人马,当场被活捉了过去。

  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下来,楚国是想不弱也不行了。此后,楚国遭遇秦、魏、韩、齐四方夹击,连战连败——此前疆域最大,人口最多的楚国,再也没能翻身过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