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
第51节

作者: 猪猪然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各位国君见向来气势汹汹的魏国突然提出这等倡议,都是面面相觑,一齐愣住了。
  就在这时,下首一人离开座位,上前向魏王行礼,进言道:“魏王,此事万万不可。”
  “你是何人?”魏惠王见这人之前一直坐在下首,心想哪国使者这么胆大,不对本王跪拜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提出异议。
  “小人不才,秦国左庶长——卫鞅。”

  魏惠王暗自一惊:屡出诡计,背信弃义进犯我河西的原来就是这厮!魏惠王惊完之后,越想越怒,先前还兴高采烈的神情很快暗淡了下来。但当着这么多位国君、重臣的面,魏王不好轻易发作,便捺下怒气问他道:“此事有何不妥?”
  “依小人看来,尊崇周王本是好事。但当日齐桓公提倡尊王之议时,九合诸侯,谁敢不从;如今,莫说齐、楚二强,就连韩国也不肯服从大王——尊王之议,怎能成功?”卫鞅面不改色,向魏惠王直言道。
  “你当寡人怕了他们不成?”魏惠王听后大怒。
  “魏军强盛,天下无敌,自是不会惧怕这等小国。然而,此等小国尚且不服,试问大王如何号召群雄?”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魏国如此强盛,而众人不服,只因大王虚有王号,未有王者之实。齐、楚二国也各自称王,与大王您平起平坐,怎肯听从与您?为今之计,大王不如趁着国势鼎盛时,仿效周王礼仪,位高众诸侯一等,如此,则我秦国首先心悦诚服……”说到这里,卫鞅目视四周的众位国君,问道:“各国国君恰好在此,若谁有异议,也不妨直言。”

  各位国君被卫鞅如此一问,谁敢反对,一齐默不作声。
  “众位爱卿觉得此事如何?”魏王怒气渐消,想想卫鞅的话也有些道理:既然我有心号令诸侯,不压众人一头,此后他们未必肯真心听话。只要眼下的十二国都顺从于我,齐、楚二国如何敢对我不敬?但这事非同小可,还是问问群臣的意见,再作决定最好。
  魏国众臣子们见魏王刚才怒气勃勃,早都被吓傻了,一时都不敢轻易发言。庞涓这时正伺立在魏王身侧,隐约觉得这事有些不妥,但他对礼仪等繁琐事务知之甚少,想了想,也没发言。
  魏王见逢泽行宫内现有数十人,无一人反对,方才大喜道:“传令宫人,速速将寡人的王服送来。”
  那逢泽之地紧挨着大梁,若用上快马,只需短短一两个时辰就能来回。不多时,按天子规格制作的王服被送到。
  (之前,含周王在内天下已有四王,但其中的魏王、齐王、楚王都只是空挂王爵头衔,不敢轻易动用天子的威仪来对待他国——敢以天子自居的始终只有周王一人。)
  自“徐州相王”之后,魏王早就令人制作好王服,平日里也曾私下穿戴。今日被卫鞅一激,他便于众人面前光明正大的将王服穿上,果然是威风凛凛,气度不凡。卫鞅见魏王如此,在一旁歌功颂德,尽显阿谀之色;魏国众臣子们当然也是交口称赞;其他各国君臣见状,也只得随口附和,不敢弗魏王雅兴。
  魏王听后,更是得意洋洋,酒宴就此被推向了**。到了第二日,他继续身着王服,率同众人前去洛阳拜见周王。那周王见魏王这副打扮,心想到底是你是天子还是我是天子,脸上藏不住愠色。不过,他也不敢顶撞魏王——因为魏王此行除了带着众多臣子外,另有五万魏军压阵,这些魏军打着周军专用的七星大旗,浩浩荡荡而来,阵势强大,因此周王心中虽怒,却也只好强颜欢笑,奈何魏王不得。

  却说十三路诸侯见了周王之后,一致推举魏王担当盟主,主持中原局势。目的既已达成,没几日逢泽之会便宣告结束,各国国君也先后回国。只是,魏惠王的愿意是想借“尊王”之名号令天下,结果被卫鞅这么一参合,变成了“自立为王”号令天下,完全变了味。魏王事后想想,也觉得后悔:怎的就一时冲动了呢?但事已至此,只能将错就错了。
  先伐韩,后伐齐、楚!让这三国知道,我魏罃之才,足以胜任霸主之位!
  ——魏惠王一颗雄心已完全被卫鞅点燃。
  在这之后,魏国勤练兵马,寻隙生事,不断滋扰韩国边境。那韩侯见魏国如此举动,知道双方一场大战已是不可避免,仗着十万新军已经练成,一边加强与齐国之间的联系,一边加固城池,做好战斗准备。
  两年后,庞涓亲率十万大军,直造韩国都城新郑——魏、韩大战爆发了。
  日期:2013-08-29 15:50:12
  第四十四回:庞涓率军围新郑,孙膑故伎造大梁
  自申不害受命操练新军以来,韩国已经整整十年没有遭遇过大的战事。魏王也不清楚该国军队到底战力如何,因此出兵前曾邀秦、赵等参与了逢泽之会的强国共同参与。结果当日信誓旦旦说唯魏王是从的卫鞅再次不守信用,一个子儿也未派,赵国那边也是音讯全无,魏王这时发现,自己这位新就任的“霸主”莫要说九合诸侯了,连一合诸侯都没人跟从。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自恃魏国要比那韩国强的多,因此另多派军马与庞涓,务求必胜。

  见都城新郑被围,韩昭侯倒也不慌,他一边让申不害率领新练的十万新军卖力抵抗,一边派人速速去新盟友齐国那请求救兵。
  魏、韩大战的消息传到齐国后,那邹忌和田忌二人再次为了救与不救的问题产生了纠纷。齐威王见上次田忌等人桂陵之战表现良好,有心去救,却又怕救了之后韩国会跟之前赵国一样反过来倒打一耙,便请来孙膑问他的意见。
  孙膑听后,分析道:“此事不难,若大王果真有心去救韩国,只需派遣我方使者随同那韩国使者回去复命,说齐军稍加整顿后不日出发,便可稳住韩候。然后,我齐军可缓缓而进,借机观察局势,等到魏、韩两败俱伤时,再加速行军前去营救,即可。如此一来,既得了救韩的美名,又不怕他韩国日益坐大,一举二得。”
  齐王听后,觉得甚合心意,于是如同上次一样,授予田忌、孙膑二人十万兵马,前去救韩。

  不出孙膑所料,那韩昭侯听说齐国已经出兵营救,信心大增,下令韩军上下奋勇反抗。韩军在申不害的率领下,半年内先后与魏军大战五次,结果全部告负。韩昭侯没想到辛苦训练出来的十万新军在庞涓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到了这时,才有点着慌,连忙派人前去查探齐军的动静。这一查不得了,探子回报说:齐军早已驻扎在齐、魏边境多时了,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不曾开动。韩侯听后,踉跄跌倒在座椅上,脸色苍白道:“这可如何是好,自家军队已然取胜无望,若是齐军再不相助于我,新郑不保矣。”

  就在韩侯派出探子查找齐军动向时,孙膑也一直屡派探子暗中查探魏、韩两军战况,当他得知韩军屡战屡败,已趋于崩溃时,与田忌商议道:“出兵良机已至。”
  “上番我等用的是先生的‘围魏救赵’之计,不知此次救韩,计将安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