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真有病——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
第36节

作者: 宗承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22 13:53:25
  而这时候还在皇觉寺里混斋饭吃的我,通过各种途径对佛门外的世界有所了解。一场大饥荒带来的巨变,犹如一把利刃生生割断了我身上所有的世俗锁链。父母不存,兄弟失散,家族的社会关系都被割断,对我来说,在这个世上真的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
  地方官府不再管我的生存或者死亡,甲长也从不过问我的行踪,甚至连栖身的寺庙也没有拿我当自己的弟子加以庇护。我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人生的定位。
  每天当我睁开眼睛,见到的不是第一缕阳光,而是一个无序、混乱、凶险的冒险空间。失去了家族和寺院的蔽护,自己就象是一只断了缆绳的小船,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浪,都有可能将我吞没其中。
  就在我栖身于皇觉寺内吃斋念佛之时,濠州城已被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占领。攻占濠州城当天,红巾军一把大火焚毁了我的栖身之所——皇觉寺。元政府得知濠州失陷的消息后,立即派兵马驻营于濠州城南,声称攻城,可是并不敢与红巾军进行正面交锋。他们只在周边地区抢掠财物,或者抓一些青年男子,在他们头上系一块红布,算是俘虏的红巾军,上交请赏。濠州一带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进入濠州城避难,无形之中壮大了红巾军的力量。

  按道理说,我已经在皇觉寺里做了七、八和尚,人生的十分之一以上的时光是在佛的教诲下生活,应该时时处处信奉佛的教义。可事实并非如此,当了几年和尚,对于我来说,多的不过是一种人生经历,是生存的历练。
  藏身于皇觉寺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我根本就没有心思去诵经读佛,我懂得的只是佛家的一般礼节常识,至于佛家思想、教义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浮光掠影。
  日期:2014-09-22 13:55:18
  当云游三年再度归来,我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游民经验。有人因此推断我在这三年的流浪生涯中,接受了新的宗教,新的思想,新的政治教育,加入了民间社会的秘密组织。如果说人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学习成长和积累过程,那么这三年的江湖经历相当于我在社会大学完成了今天的本科学业。
  在任何时代,游民的社会经历和社会经验都会比那些困于一处的农民更加纷繁复杂。也正因为如此,种种世相才历练了我的多重性格。
  在这三年时间里,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物,与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下层百姓在一起摸爬滚打。既得到无数好心人的帮助,也受过别人的胯下之辱与白眼。在我所经历的人间万象中,我体察到的是人性的弱点和人情的真伪。而所有这一切,成全了我性格深处猜忌、残忍的另一面。也让我懂得在什么时候该缩回壳里当孙子,什么时候该梗着脖子充大爷,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为常人之不敢为,该出手时便出手。

  我曾经多次和街头的乞丐们打群架,通常是为了一点聊以糊口的利益,以一敌众,刺刀见红。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与死亡的博弈中,我用自己的勇气狠狠地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在艰难的世道里生存,凭着对人情真伪的洞察来识别人心。谁是自己的敌人?谁又是自己的盟友?我懂得了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控制、驾驭身边的人,将他们玩弄于股掌。
  晚年时期,我在回忆自己的这一段人生经历时,也不无得意地感慨:“阅人既多,历事亦熟”,“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人之情伪,亦颇知之”。那一段江湖经历,让我迅速地成长并成熟起来。对于我人生的几十年光阴来说,这段经历帮助我跨过了青涩的懵懂年代,将我直接带进了成年人的世界。
  在那个讲究丛林法则的世界里,我学会了用另外一种角度去看待事物,体验到的世情冷暖也更加深刻。人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了江湖。正是江湖改变了我的性格,也正是这种性格赋予了大明王朝一种阴郁复杂的时代特征。
  日期:2014-09-25 13:11:10
  一个被社会和生活迅速催熟了的农村孩子,从乡村到江湖,让他获得了同龄人不具备的特质,勇敢,精明,适者生存的手段。江湖在赋予他这些东西的时候,也必然会损伤他身上所具备的与道德有关的品质。对于一个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人,空谈道德显然是不现实的。就像一头在草原上生存的狼,填饱肚子才是第一位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什么样的手段都可以去尝试。
  从土地上出走的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在生活陷入绝境时听天有命的农民,在江湖的历练下,我正在成长成为生存荒原上的一头狼。在凭借手段混饭吃的江湖,勇气才是生存的最大法宝。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身上的主动冒险精神表现得愈发强烈。
  3、初出江湖的造反者
  元至正四年(1344 ),黄河又一次发生大决口,淹没河南、山东数州县后,元廷决定下大力治河。中国历史上,黄河决口是常有之事,元朝更是达到了两三年一次的高发频率。而这一次,虽然不是元王朝规模最大的一次治河行动,却是它的最后一次。
  此时的大元帝国就好像坐在了一个大干柴库或巨型火药桶上,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点燃它的那一点星星之火。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宿命般的来自大自然的地理因素,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特别重大的影响。一是裸露在北方的万里边防线,二是越来越混沌污浊的黄河。既可用来抵御外敌,又让天灾人祸带来体制上的变数。
  不过对于来自北方大草原的骑士们来说,一再如同梦魇般困扰他们的,则是那怒涛浊水的黄河。在作出治河的决定之前,大元帝国的决策层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反对派认为,山东连年饥馑,民不聊生,十七万治河民工与军队聚于此地治河。各级官吏上下其手,层层克扣,致使国家拨下来的工钱,大多在各级管理者手中蒸发了,治河民工光出力,却拿不到工钱,心底的愤恨可想而知。

  日期:2014-09-25 13:14:55
  元至正十一年(1351 )四月,山东曹县西南黄陵岗工地上,民工们突然在河道底下挖出一个独眼石头人,在石人背部刻着一句话: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此种手段于中国历史而言,只能算是一种山寨版的烂俗游戏,早已不具有原创精神。从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就在使用。
  可是历史又何尝不是一个转圈游戏,城头变幻大王旗。在人心浮动之际,这种烂俗游戏所带来的功效要远远胜过那些堂皇说教的千万倍。
  这时活跃在河南河北山西一带的明教首领韩山童得到这个消息,抓住机会,分派手下人四处散布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利用遍布各地的教会组织广为传播大造舆论。并暗暗地錾了这样一个石人埋在黄陵冈的当路处;同时精心策划,分派大批教徒混入民工,宣传天下将要大乱,弥勒佛已经降生。
  一传十十传百,河南、江淮一带的老百姓很快就闻风而动。加上督河官吏克扣修河经费中饱私囊,搞得民怨沸腾,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在我游方乞讨的几年时间里,西系红巾军的开山祖师彭莹玉也正在淮西一带秘密活动,传布弥勒佛临世的教义。其实彭莹玉的身份和我一样,也是一名游方和尚。我虽然没有见过此人,在一些场合和他的教徒有过有意无意的接触。因为他的教徒大部分都是底层民众,和我一样为了生存四处寻找机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