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17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至此,晋帝国在交州的势力彻底消亡,交州争夺战以晋军失利而告终。

  晋帝国虽然在交州失手,但收获依然颇丰。
  首先,晋军争夺交州响应者众,使晋国对吴国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大军下江南后南方民众的态度,已初步有了把握。其次,晋军在南中对交州保持着军事压力,而且交州境内叛乱频仍,迫使吴国不得不将陆抗之后最优秀的将领陶璜留在交州。
  交州收复后,鉴于晋国在长江上游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孙皓本有意让合浦太守修允代领交州刺史,以便将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陶璜征调为武昌督。无奈数以千计的交州名流强烈挽留陶璜,让孙皓不得不取消了这个念头。晋国在西南牵制了吴国最杰出的将领和相当兵力,从而为江北的杜预、王濬、王浑等人灭吴大大减轻了压力。
  晋咸宁五年(279年)夏,吴桂林(广西柳州)太守修允逝世。
  按规定,修允所属部队应分配给各位将领。督将郭马、何典、王族等人几代都在军中,皆不愿意分离。适逢孙皓以调查广州民间户口为名刮民财,郭马等乘民心动荡,毅然聚众起兵,击斩了广州督虞授。郭马随即自称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命何典、王族分兵攻击广州各郡。
  到了秋季,郭马已越闹越大,不但击斩南海(广州)太守刘略,还驱逐了广州刺史徐旗。孙皓无奈之下,只好将执金吾(首都警备司令)滕修调回旧地作广州牧,率军一万从东路讨伐郭马;并遣徐陵(江苏镇江)督陶濬率军七千人,从西道南下,与交州牧陶璜会师,共同进击郭马。

  不过,陶璜尚未来得及剿灭郭马,更可怕的敌人已从北方铺天盖地的杀过来了!
  日期:2012-01-26 20:31:57
  26、长江风暴
  晋咸宁六年(280年)春,一场酝酿多年的南北大战开始了。
  晋军早已将战线推进到长江前沿,从西、北两面对东吴核心的荆、扬二州形成包围之势。南方三个中心城市:建邺、武昌、江陵,皆暴露在北方兵锋之下。同时,长江源头亦被晋帝国控制,一旦西陵防线被突破,吴帝国就完全被对手扼住了喉咙。

  司马炎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夺取吴国首都建邺。不过,若将全部力量集中于一点,几十万人马的后勤供应恐怕要出大问题,孙皓亦可腾出手来抽调交、广二州兵力赴援。晋军正因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才敢分散兵力多路出击,使吴军首尾不能相顾。
  王濬舰队能否横扫长江,成为棋局能否走活的重要一环。
  王濬、唐彬军团从益州顺流浩荡东下,瞬间就粉碎了吴国丹阳(湖北秭归东)监盛纪的抵抗,随即在三峡要塞碰到了吾彦所设的障碍。摆在王濬面前的难题,除了横断长江的铁链外,还有无数沉在江底长达丈余的铁锥。巴蜀舰队既要渡过汹涌的江面,更须设法突破吴国的武装封锁。
  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在王濬的字典中,绝无“困难”两个字。
  数十个大木筏,在精通水性的将士驾驭下,航行在大军前面开道。尖利的铁椎扎在木筏上,被木筏拖着顺流而下,沉没在下游河床深处。水底通道打开后,纵横百余步的方形大船现身了。只见船上满载身披铠甲、手持武器的稻草人,船首安置着长十余丈、数十人才可抱住的巨型火炬,火炬内灌满了麻油。当遇到截江铁链时,晋军就燃起火炬,麻油熊熊燃烧,火光映红了江面。由于“阿童”的楼船布满长江,霎时间火光照亮天地,犹如火龙降临长江。片刻工夫,铁链就被高温熔化成铁汁而坠落。

  吴国国运,也和拦江铁链一起,同时沉入了江底!
  长江航道障碍被完全清除后,王濬舟师自此所向无前、势如破竹:
  二月三日,王濬克西陵,毙吴西陵督留宪;
  二月五日,王濬拔荆门(湖北枝城长江西岸)、夷道(湖北枝城),杀陆抗之子夷道监陆晏。
  二月八日,王濬斩陆抗之子水军都督陆景。
  随着吴国长江源头的防御土崩瓦解,王濬几天之内就已挺进到东吴荆州治所乐乡(湖北松滋东北),与杜预军团对乐乡形成夹击之势。

  虽说司马炎明令王濬在荆州受杜预调遣,杜预对此却不以为然。
  他心胸宽阔,遇事能顾全大局,况且王老阿童年龄比自己大了一轮不止,尊敬长辈也是应该的。当杜预从襄阳推进到江陵后,就对手下表明了态度:
  “若王濬得建平,则顺流长驱直下,威名已著,不宜令其受制于我;若不能克,建平离我那么远,又怎么去节制呢?”
  待王濬舰队挺进至西陵时,杜预还专门写信授权他自行进军:
  “足下既摧其西籓,应减少耽搁直下建邺,讨伐累世之贼寇,拯救吴人于涂炭,然后凯旋回京,将成旷世之功也!”
  鉴于江陵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杜预不想磕掉自己的门牙,采取了围而不歼的策略。当江陵和外部联系被切断后,他立即调动部分兵力向西进攻,夺取沿江城池。
  一个漆黑的夜晚,周旨等人奉杜预之命,利用夜幕掩护率八百精卒,人不知鬼不觉地渡过长江来到乐乡。这支小分队一面四处树立旗帜虚张声势,一面在巴山(松滋西北)大肆纵火制造混乱,弄得吴军人心惶惶。乐乡城内吴军都督孙歆难辨真伪,在坐卧难安中写信给江陵督伍延说:
  “晋军从北方到此,好像飞过了长江!”
  当王濬军团打到乐乡城下时,孙歆身为吴国大将,毕竟肩负着守土之责。他硬着头皮派兵迎战,怎奈吴军已为晋军声势所慑,被王濬几个猛冲打得一败涂地。孙歆退回司令部后未及喘息,上百凶神恶煞的猛男仿佛从天而降,一个饿虎扑食就将他捆绑得结结实实。原来,周旨等人早已埋伏在乐乡城外,趁吴军溃退之时乔装打扮,尾随败军混入了城中。杜预设计巧取孙歆,部下将士莫不钦佩:

  “主帅用计谋打仗,真是以一当万啊!”
  不过,王濬报功心切,一不小心出了个大洋相。
  在没和杜预事先沟通一下的情况下,王濬就声言已格杀匪首孙歆。当活蹦乱跳的孙歆被押送到京师时,这件笑柄让洛阳官员们很是开心了一阵子。
  乐乡既失,江陵丧失了屏障,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二月十七日,杜预攻入江陵,斩江陵督伍延。
  西陵、江陵重镇相继失陷,吴国长江中游防线彻底崩溃。

  晋军共计斩杀、俘虏吴都督、监军十四人,牙门、太守等一百二十余人。王濬、杜预能取得如此骄人业绩,还要多谢孙皓将吴国长江防线拆得七零八落,方便了他们各个击破。眼看吴帝国大势已去,沅江、湘江以南,交州、广州以北的吴国郡县,纷纷缴出印信投降。杜预“持节”,派人传达圣旨安抚荆州新附地区。
  此时,豫州的胡奋军团也渡过淮河、长江,攻克了江陵东侧的江安(湖北公丨安丨)。
  司马炎见荆州进展异常顺利,便令王濬、唐彬与胡奋、王戎会师,共同夹击夏口、武昌,然后顺江而下直指秣陵(即建邺);同时,杜预受命镇抚零陵郡(湖南永州)、桂阳郡(湖南郴州),招降衡阳郡(湖南湘潭),待荆州南部平定后再分兵增援王濬、唐彬。驻扎豫州的建威将军王戎遂派参军罗尚、刘乔,率军跟王濬会师合进武昌。在晋军强大军威震慑下,吴帝国重镇武昌不战而降。

  晋军南征战役的第一阶段,至此胜利结束。
  日期:2012-01-27 20:46:28
  27、殉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