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管家”经历的那些事儿》
第39节

作者: 顺德天外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俺询问老板娘:“公司难道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管理层级?那些主管们都不可用?”。
  老板娘回答:“那些主管们,在我看来,都是些摆设,根本没起到什么作用。说真话,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老刘事事爱插手,喜欢别人按他的号令去做,主管们任何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你却反过来要他去负责,他能负什么责呢?我说过一百次、一千次了,这个特性,老刘始终是改不了”。
  明白了,又是管理者授权的问题!老板不敢授权,不愿授权,不信任下属,却单纯地只要下属领着员工去干活,并承担工作责任。
  俺以调侃的口气转向刘总:“看来,你对下属是‘寸权必夺’啊,如果企业发展到500人、5000人,你管得过来吗?这样下去,累死你也活该!”。
  老板娘“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接着发出一连串的笑声,然后,继续“揭露”刘总的问题,一口气列出了几十条,说了半个多小时。
  问题摆出来了,气氛轻松了,俺才进入授权的正题:“第一,你设置了那么多主管岗位,花了那么多银子请这些人来,就是为你分忧的,你不信任某个人,某个人不能按你的要求把事情做好,你完全可以撤掉他,换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换一个能把事情做好的人。但你对谁都不信任,好象自己不亲自插手,晚上睡觉也不放心一样,这样下去,会累死你自己的。反过来,那些管理人员名义上是你的主管,拿着你的高薪,而他们的职责和权力都是你包办了,他们也乐得轻松,你这银子花得冤不冤?第二,你只给了这些主管责任,却没有给他们权力,是你自己亲自架空了他们,让他们只是成了你工厂里面架构上一个好看的摆设,任何事情你最终还是要插手到底,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你亲力亲为,问题就出在这里,很简单,他们不能做主!是你将最终的核准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你不核准,他们就不能做事,他们就害怕做错了事。特别是管人、管事之类的问题,你亲自下令,越过各级主管,造成了向下侵权的现状,更是贻害无穷。我们常常说,人事权的控制,将决定一个管理者自身的权威,你越过主管直接对员工发号司令,那他的直接上司权威何在?下属有必要在乎他们吗?一个个被架空的主管,员工会服从他们的管理吗?主管们被架空了,他们下面的员工会听众他们的号令和指挥吗?员工们看到只有你能最终拍板,而且每次找你做决定时,你都是来者不拒,下次当然就会越过直接上司来找你了。同时,员工们看到听众主管的指令得不到什么好处,而不服从主管的指令也得不到什么处罚,相反,在你这里多请示多汇报还可以给老板留下一个多干活、多操心的好印象,他们为什么要听主管的?换成是我,我也会蔑视主管而越级直接来找你。你是自己将猴子揽到了自己身上,自作自受啊!作为老板,只要制定规则,并监督这些规则的执行,下面的人,只要在这个规则的框框内转动就行了。宏观方面按层级管理,你发现问题了,交给别人去解决,微观方面注意观察和发现一些现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也就达到了监管的目标,而你现在处处越俎代庖,累了自己,便宜了别人,形成了人人等你做主的风气,吃力不讨好,累死也确实是活该啊!”。

  刘总顾虑重重地开口:“说到权力下放,我也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怎样才能将这些权力合理地下放而不出乱子呢?”。
  俺接着他的话题说下去:“权力下放,可以就从平时的签字开始,所有权力的下放,首先就是将你的签字核准权下放给那些主管们,由他们来签字负责,你在后面做好监管和抽查就行了。正常、合理的,你不予声张,不正常的,你及时指出,让他们及时纠正即可。比喻,技术方面,你让技术主管核准,他比你更懂产品,你有什么不放心的?生产方面,让生产主管来做计划和安排,他比你更专业,你也用不着操心;日常用品的购置,让财务控制和核准,用不着你来亲力亲为;原材料的采购,让采购主管来核准,财务主管负责稽核;员工平时的请假,你只负责几个主管请假的审批就行了,他们的下属请假,你让他们自己去审查批准。你不用担心他们把人全部放走了,他当真把人都放走了,他也不好交待的,那些工作他一个人来做啊?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你可以给他规定一个批假比例,超过几天的假期,要由你来批,超过多少人同时请假了,再有人请假,要由你来审批,这事就完结了啊。将这些签字权下放之后,员工要找你签字,你让他们去找自己的主管;员工要找你请示汇报,你同样推给他们的主管,让这些主管负起责来,就将那些本来就不该找你的杂事都推给主管们了,你自己就轻松了啊”。

  正说话间,一名业务员进来报告,一位重要的客户按约来到工厂,希望老板和老板娘出面接待。刘总歉意地笑了笑,先走了出去。老板娘临出门前,要求俺同他们的几位皇亲国戚聊一聊,最好是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好好做人。俺笑了笑,不置可否。
日期:2012-09-24 08:15:52

  老板娘出门不久,进来三位年青人,二男一女,自我介绍说是老板娘让他们过来的。俺随口问道:“你们都是老板的亲戚?”。
  三位年青人异口同声地点头回答之后,其中一名看似性格开朗的男青年说道:“其实,我们与普通员工也没什么区别,都是做同样的工作,却还要让别人误以为我们背靠大树,以为我们只是有老板这个靠山才挣到工资的。正因为有了这层亲戚关系,虽然我们只是得到了我们应得的部分,却还是要让别人误解,好象我们得到了多大额外的好处一样,让人多多少少总有些不好申辩的委屈”。
  俺接过他的话题:“这类现象,俺可以理解。虽然你们是皇亲国戚,但如果仅仅依仗你们与老板之间的亲属关系而生存,别人会看不起你们,你们自己心里也过得并不踏实,并不服气,并不能理直气壮,这是常见现象。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避免别人的误解,需要时间来让别人改变看法,也需要自身从行为上努力去让别人刮目相看。比喻说吧,第一,你们同别人一样,硬顶硬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第二,公司的政策和规矩,你们带头遵守,用你们踏实的工作赢得别人的认可,换回你们应得的工资,而不因为是亲属而得到照顾性工资,别人才会服气,才会更加尊重你们”。

  “我们并没有得到额外的照顾,也没有得到额外的报酬,别人却总是不信,实在是有点冤”坐在一旁的女孩也说出自己的不开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