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管家”经历的那些事儿》
第20节

作者: 顺德天外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传统节日,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光明正大地放一天假也要同老板们商量?带着这个疑问,俺找到一名当时正在公司办公区内溜达的股东,询问公司以前放假的惯例,没料到,这名股东却说:“我们本地人从来不重视这类节日,这类传统节日到来时,公司全体员工从来都不放假,全体照常上班,但为了顾及本地员工的家庭感受,本地员工可以在当天请假一天,这一天不扣工资”。

  “啊?还可以这样?……”俺吃了一惊,佯装出对本地习俗并不了解的表情,对股东说道:“那好啊,既然本地人不重视这类传统节日,公司以前也没有统一放假的惯例,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地允许本地员工请一天有薪假?大家一齐不放假,一齐照常上班,岂不更显得公平公正?如果大家都不放假,也可以为公司多做出一些事情来啊”。

  “这个……这个……,恐怕要提前给本地员工先打个招呼吧”股东露出难色。俺心里清楚,他是担心取消了本地人的节日特权,实现一视同仁的政策之后,将矛盾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害怕遭到本地人群起而攻之。
  俺顺水推舟,逼他就范:“凭着你这么多年的极高威望,说服他们应该不难啊,这些本地员工,都是你的亲朋好友,或者是你的乡里乡亲,他们知道是你的提议,绝对会理解和支持的。等到公司发布不放假的通知之后,你就辛苦一点,逐一向他们去解释吧”。
  股东虽然哑巴吃黄连,但心里绝对是清楚的,清楚取消本地员工的节日有薪假这一史无前例的做法如果当真变成了现实,而且是出于他本人的建议,一定会遭到本地员工的强烈反对和直接抵制,到时候会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于是,说来说去,始终不敢接招,只是反复建议俺同大老板去商量。
  俺找到大老板,先是从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角度加以解释,然后,再从合情合理、人文关怀、本地员工与外地员工应该逐步融合的高度,去分析论证统一放假实际上利大于弊的好处,最终与老板达成了妥协性的共识,双方各退一小步:全体员工于传统假日当天下午统一无薪放假半天。
  日期:2012-09-11 11:13:03
  这年年底了,公司组织了一次隆重的年会,除了全体员工参加之外,还请来了当地党政官员,请来了一些重点客户,请来了与公司长期合作的一批供应商,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展望美好未来,畅谈共赢友谊。HR部门设计安排将员工抽奖环节穿插于年会的仪式之中,当晚,等到所有大奖抽出、奖品发放完毕之后,一名以前负责销售的股东看到过去的“嫡系部队”没有人抽中大奖,便找到HR经理,要求废除一、二等奖,并收回奖品后重新再抽一次,HR经理大惊失色,却又不敢回绝,唯恐直接得罪股东,于是急匆匆找到当时正在担任现场总指挥的俺。

  听到这奇闻,俺实在是哭笑不得,迅疾拉来大老板一起说服这名股东。
  俺露出为难的神色:“这事,实在是难办啊,抽奖只不过是一种现场娱乐形式,重在烘托喜庆的气氛,奖品也值不了多少银子,我们不能太当一回事啊。当着这么多贵宾和客人,当着全体员工,已经抽出去的奖品,就象已经泼出去了的水,况且大庭广众之下,大家有目共睹,哪能想收回来就收回来呢?大家都看在眼里,抽奖的规则和奖品的发放都是公开透明的、公平公正的,现场没有人提出一丝异议,基本上收到了皆大欢喜的效果。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理由宣布大奖无效,没有任何理由收回大奖啊。这事,不仅关系到公司的诚信,更关系到老板们的面子。现在,就算我们强行收回了奖品,重新再来一次抽奖,员工们已经被忽悠一次了,谁还会再相信我们?谁还会再参与抽奖?谁还敢再来领奖品?即使我们排除了这些因素,谁又能保证销售队伍在下一轮就一定能抽到大奖?如果他们还是抽不到,咋办?是不是还要重新再收回一次奖品,继续再抽下去,直至销售人员抽到大奖为止呢?无论是销售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是公司的员工,就象我们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应该分出嫡系和旁系啊,这种纯粹属于娱乐性质的小事,大家看淡一点吧,抽奖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但收回奖品后重新抽奖,可就不是开玩笑的小事了。老板们如果偏爱销售队伍,可以私下另给他们更多的奖品和奖金,而完全没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俺代表公司做出这类有悖常理、有违公司诚信的事情啊”。

  大老板接着帮腔,也从诚信的角度,反复说明众怒难犯、覆水难收的道理,终于打消了这名股东的荒唐念头。
  这些看似滑稽的小事,在今天的职业人士看来,也许有人会感觉上不了台面,有人感到难以理解,有人根本就不会相信,甚至会觉得极度荒诞和离谱,但这些荒诞和离谱的事件,却是那个时代所发生过的真真切切的极品怪事!
  日期:2012-09-12 09:44:18
  【12】改变随意性习惯,坚守制度化底线
  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的职业人士都知道,每当一项新政策在企业内开始试行的时候,便会遇到许多有形无形、或明或暗的阻力,仔细分析这些阻力产生的内在根源,不外乎这样三种情况:一是为了保住面子,二是为了自身利益,三是不愿改变原有习惯。

  新政策即将取代旧制度执行以前,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部分特殊员工逐渐产生了一种虽不成文,但却可以超越企业制度的特权,正是因为这些特权,让他们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产生了某种高人一等的心理优越感,而新政的实施,必将打破这种长期以来的潜规则。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态度坚决地真正实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些特权人士的优越感便会受到冲击,甚至从此消失,他们似乎便会降尊至普通阶层。这种心理落差导致他们为了面子而有意或无意、公开或私下、自觉或不自觉地阻碍着政策的实施。

  为了利益而公开反对、消极抵抗的现象在企业内更是比比皆是。这是因为,任何一项新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必然会有一部分受益者,同时也有一部分利益受损者。受益的对象自然会站在新政策的拥护者之列,而利益受损者,出于保住既得利益的心理和本能,总会千方百计阻挠新政的实施,企图使它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或中途夭折,半途而废。

  排除面子和利益之外,由于过去形成的旧习惯不得不被动地接受改变而反对新政者,他们抵制新政的心理,只是因为这些新政从此将会给他们带来约束,使他们不能再如过去那般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了,这种仅仅因为期望保持旧有习惯而对新政天然排斥和抵触的情绪,随着大气候之下新习惯的形成,将会逐渐淡化并最终消逝。
  2005年,俺现在服务的企业起步实施制度化管理的阶段,就出现过类似情况。
  当时,公司《考勤制度》刚刚颁布实施,就有部分员工联名抗议制度的不合理条款,指责企业过分强调制度化,而忽视了长期提倡的人性化管理。具体针对“迟到早退”的规定,他们提出:公司以前没有实现打卡制度,好象也没有耽误什么大事,该完成的任务照样能够按期完成。员工因事可以适当迟到十几分钟上班,个别员工有特殊原因也可以提前十几分钟下班,不需要扣减工资,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管理,而现在的政策统一调整为准时打卡上下班,迟到早退统统定义为每分钟扣减一元工资。现在,即使仅仅迟到一分钟上班,或者提前一分钟下班,也要扣除一元钱工资,而且还将整月的全勤奖全部扣完,这样的做法太绝情了,希望公司给出一个缓冲时间的范围,比喻迟到5分钟上班,或者提前5分钟下班,均算作免予扣款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再给予处罚就比较人性化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