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22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05 09:46:16
  二十三、旗开得胜
  站在项梁面前的是一个脸上刺了字的大汉。此人本名叫英布,但江湖上把他叫黥布,因为他受了黥刑,脸上有字。所以不用开口问就知道,他是罪犯出身。
  英布早年犯罪,被脸上刺字发往骊山做苦力。不料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英布在骊山非但没受到折磨,反而四处结交工头及豪杰,混出了一片天地。最后他带着手下,趁乱跑了,啸聚山林做起了强盗,不多时,他手下就有数万之众。英布早闻项氏家族大名,此次正逢项梁率军北上,便和另一股绺子蒲将军一起投了项梁。项梁的队伍一下子又扩展为六七万人。
  再往北就是下邳,部队停下了脚步,因为不能往前走了。
  下邳往北是彭城,彭城是秦嘉的地盘。这个人原本是陈胜的部将,陈胜失败后他就另立一个叫景驹的人当楚王,割据一方。现在他摆出一副恶狗挡道的架势,拦在项梁军面前。
  打还是不打?项梁与手下开会讨论。项梁给这个人定了性,叫“逆无道”——作为陈王的部下,在陈王兵败失踪时不去救驾,反而另立门户,这样的人不是起义的友军,而是叛徒!叛徒就该打!
  于是就开打。两军列阵,项羽、英布带着自己的部队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秦嘉的部队是陈胜军的底子,照旧没有什么战斗力,一触即溃。随后秦嘉带着败兵没命地跑,项梁在后面拼命追。追到胡陵的时候,秦嘉大概是被追急了,像一条被逼上绝路的狗一样,突然转过身来反咬项梁,大有鱼死网破之势。这一仗项梁打得有些吃力,但也有惊无险。因为他手底下有项羽、英布那样的勇将,岂惧区区秦嘉!所以一天打下来,项梁大获全胜。秦嘉战死,余部归降。

  旗开得胜,让项梁对前途信心大增。自胡陵开始,他的部队转向朝西,向着秦帝国的都城咸阳迈进。
  朝西的道路就不比先前了,因为秦帝国最后一个名将——章邯,拦在了他的面前。
  章邯此时刚刚击败陈胜,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当他正忙着寻找下一个对手时,项梁就带着他的江东子弟闯进了中原。章邯是个识货的人,知道过去楚军有个军神叫项燕,他儿子就是项梁,他寻思从来都说是虎父无犬子,项梁这伙人怕是不好对付。于是,章邯不敢怠慢,亲自引军至栗县,阻住项梁军的去路。
  照理,章邯来了,项梁也应该全力应对才是。可不知为什么,他此时却采取了两个拳头打人的分兵战略:派别将硃鸡石、馀樊君去攻击章邯,而项羽所部,却大老远地跑去进攻襄城。
  这就大错特错了!第一,攻城是一个费时费力费心思费耐心的工作,而项羽却是一个火暴性子的粗人,他干这个根本不合适;第二,章邯是当世名将、秦朝柱石,而硃鸡石、馀樊君是刚出道的菜鸟,手下的部队又是二线部队,这不是把人白送上去喂给章邯吃吗?
  项梁出此昏招的原因,一是因为他才开始领兵打仗,实战经验不足;二是他的性格容易骄傲,在打败了秦嘉后有点骨头轻;三是仓促聚合的起义队伍本身军事素养不高,可能情报工作也有失误……集合上述原因,项梁遭遇到了起兵以来的第一次失败。

  不久后,硃鸡石灰头土脸地回来了,手下部队损失惨重,馀樊君也战死了。项梁对此毫无心理准备,大怒,立刻把硃鸡石砍了,让他去跟着项燕再学习学习。
  过了很久,项羽那边才传来消息:襄城几经苦战终于被攻克了!
  项梁好一阵兴奋:看来这次出兵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嘛,一胜一败,好赖打了个平手。但当他看到详细战报的时候,下巴差点砸地上——
  项羽这个愣小子闯祸了!
  日期:2013-06-06 08:43:12
  二十四、范增加盟
  项羽真的闯祸了:他打了胜仗,风风光光地进了襄城,但随后他就做了一件非常脑残的事——他把襄城给屠了!
  这是项羽内心深处的性格缺陷第一次集中爆发。襄城军民先前对他的顽强抵抗,导致项羽恼羞成怒失去理智,于是他就挖一个大坑,把全城人给活埋了。这样做一来是为了出他心中一口恶气,二来或许可以顺便再抢一点死人的东西。
  项羽丝毫没有想到这么做的严重后果:项梁之所以专门派他去攻打襄城,说明城高池厚襄城对项梁有着不小的吸引力,项梁或是准备把它作为一个临时的落脚点,或是想把它作为经济来源来经营……但现在只能当墓地用了;更要命的是古代城市居民多来自周边乡镇,城被屠了,周边村里家家戴孝,都恨项家军入骨,所以襄城周边一大片地方项梁都得远远地绕着走。最终,项梁只好领兵到薛县暂时驻扎。

  项羽的这个胜仗,真是打得比败仗还糟糕!
  但是项梁却没有因此好好收拾收拾这个有暴力狂倾向的侄子,他太宠侄子了!因而在今后的几年里,项羽会接二连三地犯下这种反人类的罪行,最终让他自己众叛亲离。
  在薛县,项梁得到确切消息:陈王死了!这让大家都很泄气。起义在军事和政治都遭到了挫折,部队士气正低落,且连精神领袖也挂了,接下来该怎么办?项梁在薛县召开了军事扩大会议,召集众部将以及周边地区社会贤达为革命出谋划策。
  有两个重量级人物先后赶去,为革命添砖加瓦。
  一个叫范曾,是个老头,都已经七十多了。照理古代到了这个年纪都应待在家里坐等入土,但范曾不甘心,他觉得自己宝刀未老,还可以发光发热,于是他风尘仆仆地赶去见项梁。
  范曾这个人爱好很奇特,《史记》上说他“好奇计”,大约也就是关心国家大事,喜欢呆在家里指点江山。今天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在网络论坛中发泄自己过剩的精力,但古代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范曾在家憋了几十年不得出头,好容易得到这样一个机会,说什么也要拼搏一次了。
  项梁接见了范曾。范曾给项梁出了个主意:要抢占道义的制高点。
  怎么抢占?范曾提到一个人——楚王。树起这面旗,你就抢到了道义制高点。
  范曾给项梁分析:当年楚怀王那样的昏君被骗到秦国客死他乡,人们至今依旧同情他,可见楚国的王室还是很有影响力的。陈胜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不立楚国王室之后而自立。他陈胜算什么东西,也配当王?现在楚地各路兵马都汇集到项将军帐下,不光是为讨口饭吃,大家更是希望你能真正复立楚国王室之后,让楚国复兴起来。所以,要赶紧拥立一个楚王,遵从民愿。
  项梁很赞同范曾的观点。于是他四下派人寻找楚国王室后裔,最后找到一个楚怀王的孙子,名叫熊心。当时那个娃混得比较惨,在给人放羊。于是项梁赶忙把他接到军中,立为楚怀王,定都盱台。封陈婴为上柱国,项梁自封为武信君。一时间,反秦起义又掀起一个小**。

  范曾的这一招,替项梁在政治上挽回了局面,立了大功,因而他从此成为项家人的高参。
  另一个重量级人物比范曾还稍早一点到达。此人装束很奇特,带着一个竹帽子,手底下有数千兵马,算是个加强旅长。项梁看此人相貌不俗,再拨给他五千兵马,让他当一个师长,带兵去攻打丰邑。
  项梁不知道,让他打发走的这个人,今后将拥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此人本名刘季,自己后来起名叫刘邦,江湖人称沛公,后人称他为汉高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