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传》
第3节

作者: 风雨夕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试想,一个在族源上来处不同的人,如何对他人产生刻骨的忠诚?对吕布来说,谁都一样,都是外人。在攀高枝的过程中,他对丁原失望,对董卓失望,对所有人失望之后,被人骂成了狗。

  一条狗的哲学是这样的:在大族争战的夹缝里求生存,只能随机应变--只不过是他变得更露骨而已。“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吕布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他也是一个卖艺人,只是在道德上更无牵挂,脸变得更快。他本来就没有必要死忠于谁,他忠于自己。
  其实除了吕布,反复的形象大有人在,除了刘备靠着那微薄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皇族血统,没有反复,但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孙权、刘璋、甘宁、姜维这些人,活脱吕布第二,何止三姓?罗先生没有过多指责这些人,甚至让他们成就了霸业。
  我认为:时逢乱世,不唯君则臣,臣亦择君也。
  中国历史上的圣火、君子是太多了,吕布没那么高的智慧,他挤不进去,也不想挤这个热闹。
  日期:2011-11-09 20:03:00
  003董卓时代
  在吕布正式开始之前,还有必要说说董卓。董卓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代表了一种时间或者说一段历史,即“董卓时代”。这个时代概括了吕布刚出来混世界时,周围的环境和形势。
  看下董卓的资料:
  姓名:董卓
  字:仲颖
  生卒:?-192
  籍贯:陇西临洮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
  性格:放纵任性、粗野凶狠,典型黑社会老大

  官至:太师、郿侯
  董卓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了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董卓原本是并州刺史,趁京都大乱之机率草原铁骑乘虚而入控制了政权,成为京都最有威权的人物。有关这一点,可以看到,后面即将出现的曹操其实师承董卓,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手法。

  董卓入朝乱政,“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协众,睚眦之隙必扳,人不自保”。董卓的残暴本性与政治野心相结合,便直接导致了对东汉政权和社会的巨大破坏。
  有关董卓的残忍,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其一:董卓率军初次进兵洛阳时,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手下士兵,实行所谓“收牢”运动。此运动实际就是鼓励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董卓却利用搜括来的钱财,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
  其二:控制中央政权后,董卓残忍不仁的恶性更加膨胀,经常派遣手下士兵四处劫掠,残暴百姓。汉献帝初平元年二月,董卓部属的羌兵在阳城抢劫正在乡社集会的老百姓。士兵们杀死全部男子,凶残地割下他们的头颅,血淋淋地并排在车辕上,令人触目惊心。此外,他们还趁机掳走大批妇女和大量财物。回到洛阳后,他的手下将领把头颅集中起来加以焚烧,而把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

  其三:朝中许多官员被董卓邀请去赴宴。官员们都莫名其妙,不知董卓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宴会上,董卓兴致高昂,招呼大家不要顾忌,畅怀痛饮。酒过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对在场的人说:“为了给大家助酒兴,我将为各位献上一个精彩的节目,请欣赏!”说完,击掌示意,狂笑不已。顿时,整个宴席变成了肃杀的刑场。董卓把诱降俘虏的几百名北方反叛者押到会场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们的舌头,然后有的人被斩断手脚,有的人被挖掉眼睛。其手段之残忍,令所有在场官员和士兵惨不忍睹,许多宾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吓得抖落在地。董卓却若无其事,仍然狂饮自如,脸上还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另有一次,董卓把俘虏来的数百名起义士兵先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火活活将他们烧死,可谓残忍至极。

  其四:迁都长安时,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阳,董卓将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批建筑物全部焚火烧毁。昔日兴盛繁华的洛阳城,瞬时之间变成一片废墟,凄凉惨景令人顿首痛惜。为了攫取财富,董卓还派吕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尽收珍宝。整个洛阳城狼藉不堪,在董卓肆意践踏破坏下,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曹操对此愤怒不已,他写了一首诗《薤露行》,予以讥讽:

  贼臣持国柄,杀主死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综上所述:自董卓掌权后,制度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严重阻碍了整个国家政权机器的正常运转。其中,他颁布的法律刑罚尤为混乱无度,不成体统:对普通老百姓往往实施严刑酷法,而对亲信家族,则违法不究,一切都取决于董卓的个人的意志。《魏书》记载:董卓专门指派司隶校尉刘器登记所谓“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的臣民,凡是册上有名者,都应处死,财产没收。不久,整个社会便民怨沸腾,冤狱遍地。

  日期:2011-11-10 14:50:47
  004拳头大的出来说话
  董卓上台后,已经没有宦官势力和外戚势力的隐患了,兵权和行政权全部归于丞相手里,丞相驾于百官之上,之前汉朝实行三公官僚体系,即把国家的司法、行政、军事的权利分在三个人的手里,即司空、司马、司徒这三个人直接对皇帝负责,然而到了外戚干预政权的时代,大将军这个职位就超过了三司的权利,董卓上台后设立了丞相一职,就是架空了皇帝的权利,自己就位于三公之上了,可想而知,这权利有多大,这诱惑又有多大,离天子的位置只差一张纸的厚度而已。

  但是权利越大、别人对自己的仇恨和嫉妒就越大,董卓在权利的最高处,没有感觉到“高处不胜寒”,反而随着权利欲望的膨胀,干了许多倒行逆施的事情,自己已然处于众矢之的赴首待戕了。
  董卓同志坐稳京师,权力迅速膨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许多人的警惕和仇恨。所以,在九月初五的温明园宴会上,他遇到了公开的挑战。
  温明园原是大宦官张让的一处园林,后来张让挂了,其家产被皇家籍没。温明园被籍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明白,挣钱再多也是没用的,没黑没白的拼命挣钱,挣多少算够?您带的走吗?去看看如今的遗迹胜地,主人均已无处寻觅,拿钥匙的都是景点的管理人员。所以,哄着自己玩,让自己高兴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

  温明园籍没后,朝廷就把它赏给了董卓,以表彰他“勤王定国”的功勋。实际上就是自己赏自己,自我加冕。
  董卓跟他的谋士李儒商议了一下,决定邀请京里及司隶区的文臣武将在温明园摆一场盛大筵宴,借机宣布一件重大国事。什么样的国事值得他如此重视、需要向众人宣布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