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七大宰相风云录——治国之路上相权与皇权的爱恨情仇》
第38节

作者: 行光唱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08 09:16:37

  狄仁杰霍地站起身,由于动作太猛,惹得旁人睁着怪眼看他。因为没穿朝服,人们没认出他竟是堂堂的朝廷大理丞狄仁杰。
  狄仁杰快步赶到权善才家,只见权家笼罩在一片悲惨绝望的气氛里,来往的仆人行走匆匆,低着头也好像囚徒一般;权善才的女人和孩子哭哑了嗓子,在那里愣怔发呆;权善才母亲的尸体用条白布单裹着,刺人眼帘。
  “嫂子不要太过悲伤了。”狄仁杰走到权善才女人面前,沉沉地说了句。
  权善才的女人用哭红的眼睛望着狄仁杰,自从丈夫得罪了皇家,还没有人敢上她家问讯呢,这人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和朝廷要犯家里联系呢?
  狄仁杰从权善才女人的目光中看出了她的犹疑,说道:“我是大理丞狄仁杰,嫂子请放心,我一定在皇上面前据理力争,权将军着实是冤枉了!”
  “哇”地一声,权善才女人哭出声来,那两小儿也跟着抹眼泪,女人哭诉道:“我家夫君误砍了皇陵柏树,皇上降罪,怕是没有救的了,只可怜我这两个小儿,年纪尚幼,父亲就要离他们而去……”

  狄仁杰安慰着女人,又让仆人赶快找木料,先把尸体入殓了,免得时间一长,腐烂变味。
日期:2011-11-08 15:09:10

  3、巧谏李治
  第二天一早上朝,狄仁杰就对李治进谏道:“我前次要求赦免权将军死刑的奏章虽被陛下驳回,但我今天还是不得不说,权将军犯的罪并没有到被处死的程度!”
  李治一见狄仁杰这家伙当着满朝文武还在为权善才求情,不由很生气,说:“权善才砍了我父亲陵墓上的柏树,我作为一个儿子不孝已至于这种地步了,不杀他真是没办法向我父亲的在天之灵交待呀!我知道你是一个称职的好法官,但这一次一定要按我的旨意办,非杀权善才等人不可。”
  狄仁杰还是坚持不能杀,固执地劝谏皇帝。皇帝左右的人对狄仁杰挤眉弄眼,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了,皇上正在气头上,越说不是越找倒霉吗?可狄仁杰不管这些,他引经据典地讲起了汉文帝与张释之的故事:
  一次有人冲撞了文帝的车驾,惊了马,张释之依法判处他缴纳罚款。汉文帝却要判那人死罪,理由是,如果不是驾车的马性情柔和,就会出大乱子。张释之坚持罚款,并最终说服了文帝。还有一次,一个人盗窃高祖祭台上玉器被抓住,张释之依法判处杀头,文帝认为应该加重判处,诛灭全族。张释之讲明罪有轻重,惩罚也有等差,如偷先帝一件玉器就诛灭全族,那么毁陵掘墓的该怎么惩罚呢?又一次说服了汉文帝。

日期:2011-11-11 10:27:44

  狄仁杰给高宗李治讲述了这两件历史故事,启发高宗要尊重法律,然后又说:“我听人说,倒摸龙的鳞甲,触犯皇帝的尊严,自古到今都被认为是一件大难事,可依我的见解,却不一定是这样。生在暴君桀、纣的时代,这的确是难事,但生在贤君尧、舜的时代,却是容易的事情。我今天有幸遇到像尧、舜一般的君主,用不着担心因为直谏遭到惩罚。”
  狄仁杰说话很有艺术,把李治捧了一通。李治的脸色转缓和了,开始有些动摇了,但仍坚持说:“权善才所做的事情,于情于理决不能容。依法处罚虽然不能要他的命,但我的仇恨早晚必报,我一定要另想别的办法杀死他,现在就依你意见办吧!”
  狄仁杰一听,觉得高宗如果这样做,对国法的破坏同样很大,于是,他不避风险,接着向高宗讲不守法的害处:“大家都知道,法律是陛下制定的,法律上规定的徒刑、流刑和死刑,是有轻重差别的。哪有犯的罪不够死刑的程度,就下令把人处死的?现在陛下因砍了昭陵的一棵柏树就杀一位将军,千秋万代以后,人们会把您看做是怎样的君主?另外,法律既然规定下来,所有的人都要遵守,如果陛下一定要以个人的好恶为准,改变原来的法律规定,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拿什么当行为的依据呢?”

  一番话,把李治的心情说的稍稍平静下来,权善才也因此免予处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