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封神榜》
第59节

作者: 苏妲己也爱过伯邑考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如下:

  玉帝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有日、月、风、雨等作为臣工使者。
  由于玉帝既要管理自然现象又要管理下国,但是人手很少,所以就需要有人帮忙。于是呢,就请求元始天尊把十二个徒弟给自己。但是十二个人显然很少,而且元始天尊的徒弟数来数去,徒子徒孙加起来也就那么二三十个,一下子给十二个,又是得意弟子,元始天尊制定不愿意。但玉帝说什么也是自己人,又是天庭的老大,怎么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于是元始天尊找来通天教主和老子说:“师兄师弟呀!你看我们都是神仙,要为人间着想,但是呢,玉帝那人手不够,向我要人,你也知道我手上的人手也不多。你看这样,我们让自己的弟子历练一下,相互比试,一来呢,可以检验一下我们徒弟的成绩,二来也为人间做了间好事不是?”

  听了元始天尊的建议,老子不会同意,因为在封神里面讲,老子的徒弟比元始天尊的还少。但是通天教主会同意,因为他的弟子众多,良莠不齐,一来可以检验下弟子的成绩。二来可以完成教内的统一。
  在《封神演义》里,我们发现这么一件事,截教人类的弟子不是在仙山洞府就是在殷商为官,比如闻仲、崇黑虎。而妖精类的弟子虽然也有在商为官的,但是妖精类的占了大部分,且多在碧游宫。虽然闻仲的师傅是妖精,但是人类弟子并不和妖精的弟子来往。这样就形成了人和妖两派,所以呢,为了完成教内统一,通天就同意了。
  但是为什么老子在不可能同意的情况下同意了呢?因为元始天尊事先给老子通了信。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也是不满通天教主的做法的。而元始天尊也看准了这天,给老子说:“师兄呀,你看师弟做的实在不地道,收了那么多的妖精,我们想个办法,联合把他除掉吧。到时候世间神仙就都归你我俩管了。”

  老子本来就看不惯通天教主,加上元始天尊的教唆,所以就同意了,所以在三个人的会议中,两个人已经同意,通天作为师弟,就算没有任何利益,也是不同意也要同意。
  这样,就出现了三教共议封神榜的事情。
  但是封神榜并没有如此单纯,因为封神榜一开始就是一个计谋,如果是单纯的表面上封神,大家就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根本不会有后来的狐狸精、稚鸡精和琵琶精受命入皇宫作乱,也不会有灵珠子下凡哪吒出世,更不会又姬昌羑里七年……这一系列的事情了。
  2013-05-15 18:15:30
  【封神榜的由来3】
  那么谁是封神榜的幕后策划者呢?

  我们先对比一下【封神榜】对这个世界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格局变化呢?
  封神前:
  人间是殷商的天下,仙界是阐教、截教、人道三教并存。
  封神后:
  人间是西岐的天下,仙界是阐教和人道,截教被灭。同时带来的结果还有,西方教实力壮大,伏羲八卦流传于世。
  根据谁受益谁有嫌疑的破案原则,阐教、人道和西方教都有可能是【封神榜】的幕后黑手。那么究竟是谁呢?让我们来分析下。
  【封神榜】的提出有两点巧合,第一,阐教弟子中的十二金仙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而这个时候,玉帝刚好要请求元始天尊把十二金仙送入天庭为臣。第二,不知道女娲是谁的寿王【并不是笔误,确实是“寿王”而不是“纣王”,至于为什么,我们后面说。】在商容的建议下,参拜了女娲宫,并且刚好莫名其妙的题了首爱慕的诗,而六百年没有显灵的女娲娘娘又刚好看到了这首诗,看后便像被人**了一般要给寿王一个好看,于是轩辕坟三妖入宫,祸乱君心。

  说到这,我想大家也看出来了,事情巧合的蹊跷。

  【封神榜】最初由玉帝向元始天尊提出,再想想元始天尊和玉帝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封神榜】和元始天尊及玉帝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人道呢?《封神演义》全书,人道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在商周之战中,表现的也不积极,所以说,人道策划【封神榜】排除在外。
  西方教有没有嫌疑呢?以我看,虽然西方教在商周之战中获益良多,但西方教只能算是【封神榜】幕后黑手的帮凶。因为西方教当时实力弱小,并没有能力让天庭和元始天尊去做【封神榜】这件事情。就算是天庭和元始天尊为利益所动,西方教也不可能让女娲和天地人三皇参与到商周之战中来。所以西方教只能是【封神榜】实施的帮凶。
  2013-05-15 18:16:15
  【女娲1】
  女娲(拼音:nǚ wā),
  【简介】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又称女阴、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她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以及炼石补天。其他的功绩包括发明笙簧和规矩,以及创设婚姻。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 ,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也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氏有关。
  【称谓源流】
  女娲氏为上古氏族。《说文解字》释“娲”字为女娲之称谓,并以“化”解释“娲”字,表示“女娲”的词源和得名本身即与“化育”的功能相联系。
  传说女娲和伏羲均为风姓。
  郑康成根据《春秋纬》注《礼记》云:“女娲,三皇承伏羲者。”认为女娲是三皇之一。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也认为女娲是三皇之一。但三皇五帝向来说法不一,如《尚书大传》、《帝王世纪》等均将女娲排除在三皇之外。(参见:三皇五帝)
  【血缘关系】
  女娲和伏羲的母亲为华胥。古籍多提到华胥因为在雷泽踩了大脚印而在成纪生下伏羲。
  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蓝田县华胥镇,有华胥沟、女娲谷、炼石台等相关地名遗存。
  女娲与伏羲结合,为最早的婚姻。唐代卢仝在《与马异结交》诗中写道:“……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补了三日不肯归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鸦。月里栽桂养虾蟆,天公发怒化龙蛇。”
  【氏族首领】
  女娲氏最早以上古氏族的形象出现在古籍中。唐代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认为,在伏羲氏之后经历了数个世代,女娲氏便取代伏羲氏成为了氏族联盟的首领。女娲氏和伏羲氏均为风姓,表明这两个氏族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