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封神榜》
第58节

作者: 苏妲己也爱过伯邑考
收藏本书TXT下载
  重新写这个故事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事情。

  这些东西我本想融入这个故事里,但是文笔单薄,俗事缠身,最终没能如愿。
  这也注定了,这个故事我还要重新融入新的故事情节。
  不过,匆匆忙忙的结束了故事,但是故事的顺序基本调整好,一些问题也解决了。
  比如为了展现在黄飞虎叛逃后,故事就移出朝歌,我想出了九尾之灵的巫法。凭借这个,掌控整个故事,以一个外人的角度,讲述商周之战那XUE流成河中的人和事。
  而且后来,关于羽麟本人也销声匿迹,而实际上,在和尚心中,羽麟在商周之战中应该有很多戏份,但是和尚没写,而在这些天里,和尚也想好了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戏份。那就是讲述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和【真实故事】之间的区别。【口口相传的故事】由故事情节带出来,【真实故事】由故事的主角自己讲述出来。比如兵神蚩尤,大地之母女娲……讲述自己的一生,和那些故事中不通的地方。

  这些,和尚都想写进来。
  如果这些真的都写了,估计就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多两倍的文字。估计也能达到和尚预想的,将这个故事写成三个部分,字数在五十万左右。
  奈何最近妲己工作累的头疼,所以先讲述一个概况。
  因为故事的主线、时间、事件都理顺,所以添加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些。而且现在发的后半部分的一些情节也相对凌乱。下次修改也会注意理顺。
  另外,妲己认为本书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对人物感情的描写不够细腻,对场景的描写不够细腻宏大。
  所以再次写的时候也会改进。
  ……

  总之,故事不会结束,妲己会继续。
  又比如,琵琶、稚鸡两个妖精的真实来历,轩辕坟到底有着何种神奇之处
  又比如,历史上,殷商真正灭亡的原因(答案是因为酒,想不到吧。)
  2013-05-15 18:14:28
  【封神榜的由来1】
  在谈《封神演义》前,我们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封神榜,它又是怎么来的。

  封神榜提出是在《封神演义》在第十五回中: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间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这说的很简单。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所以元始才会封神。但是风神是谁提出来的呢?有人说是玉帝,因为正是因为“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才会有三教并谈,出现所谓的“封神榜”。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类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把文中的“命”当做是命令的意思。这样认为我个人认为并不妥。原因如下:
  在说这点之前,我们先看看昊天上帝是个什么人。
  古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已有昊天上帝,称为“类”。在殷商甲骨文中,昊天上帝是“帝”,或称“上帝”,他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风、雨等作为臣工使者。很明显,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而问起就出在这里。因为玉帝的出身和元始天尊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据《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中记载:至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国,其国王名净德时王,妻宝月光王后,惟以仁慈侧隐加之国人,躬行五岭未尝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灾害不兴。但以年老无子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诚心向道。勇猛黄老(即中黄子,初开天地时五老之一)曰:因缘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虚至真之气投圣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为三才之圣,上真以为如何?黄老点头,即将碧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此乃天外灵宝,遂变一婴孩身。这时净德时王在寝室中忽见祥光照耀宫殿,作百宝色。有许多仪仗,护一九龙辇,浮空而来,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儿面园耳大,眉清目秀,遍体毫光罩定。国王与王后心甚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二真曰:下愚无嗣愿乞此孩为子,伏惟哀润听许。黄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证无极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国王上前拜领,二真从宝椅中托出递给,国王双手来接,重如山岳,挣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觉,是一梦,急召王后言之,所见相同。至此后,国王精神倍长,三年后王后生下一圣明王子。自幼即舍国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十万劫,方证玉帝,总执天道之神。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元始天尊就是玉帝实际的生身父母。而又根据道教典籍中“三清四御”的说法,元始天尊的身份是高于玉帝的。既然玉帝的身份地位低于元始天尊一个等级,那就是和元始天尊的十二个弟子,也就是文中的十二金仙地位是平等的,怎么可能命令,而且这件事,玉帝显然是找的元始天尊,让元始天尊把十二个弟子送入天庭称臣。也就是说玉帝找的比自己地位高的元始天尊,更不可能是命令。

  第二,如果将这个“命”当做命令讲,那么根据玉帝统领三界来说,他的话就是说一不二的,让十二金仙称臣就是称臣,根本不可能有商量的余地,更不会出现什么所谓的“三教并谈”。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玉帝并不是命令十二金仙称臣。
  有人说,昊天上帝是有了后台,所以才会命令元始天尊的。但是这是不实际的。为什么呢?
  2013-05-15 18:15:03
  【封神榜的由来2】
  首先,原始于昊天上帝来说有造身之恩,而且元始天尊的身份高于昊天上帝,就算又后台的话,也不可能是命令。
  其次,玉帝那时候的势力很小,如果昊天上帝开口就命令元始天尊让十二金仙称臣的话,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元始天尊会联合通天教主、老子两人灭了天庭。因为元始天尊就这么几个宝贝徒弟,昊天上帝张口就命令十二金仙称臣的话,只能适得其反,除非他活得不耐烦了,否则不会这么做。
  第三,一个不可能的假设,昊天上帝找了一个强硬的后台,强硬到不怕元始天尊师兄弟三人联手。为什么这个假设不成立呢?因为如果这样的话,老子和通天教主会躲的远远的,昊天上帝让你元始天尊的十二金仙称臣,有没让我的徒弟称臣,我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徒弟去替你的徒弟受罪。所以这个假设成立的话,就不会有后面三教并谈的封神榜。
  既然这个“命”不是“命令”那又该当如何解释呢?
  人认为,这个“命”应该当做【请命】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