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对中国军事影响最巨大的一场战争——被遗忘的往事:海湾,第一场高科技》
第57节

作者: 河流林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04 13:47:29

  112
  为了彻底解除苏联的核导弹威慑,使美国可以生活在安全的保险箱里,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即: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动能武器等)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按照计划,从1984年财政年度到1989年财政年度将用 250亿美元来研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以便到90年代初决定是否和如何发展这种系统。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这个系统针对弹道式导弹弹道的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分四层拦截,以确保对来袭核弹的99.9%摧毁率。同时在核战争发生时,以反卫星武器摧毁敌方的军用卫星,打击削弱敌方的监视、预警、通信、导航能力。

  “星球大战”计划是继阿波罗登月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极其富有科学前卫性的计划,不过其看起来更带有《儿童科学画报》般的科幻色彩。由于费用极其高昂和技术难度过大,已经远超出了时代的科学技术能力,星球大战计划中的许多项目最终无限期延长甚至终止。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已经花费了近一千亿美元的费用后,宣布中止“星球大战计划”。不过,有一种观点认为:星球大战实际是美国进行的一场战略欺骗,为的是将国民经济不如自己的苏联拖入超额军备竞赛之中,从而最终造成头号战略对手苏联经济不堪重负而崩溃。苏联的被拖垮,实际也确实有因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竞争而大量投资军事项目导致国民经济更加畸形的因素。美国号称要在“星球大战”计划上投资一万亿美元,不过到90年代宣布中止项目为止,实际仅投入了近一千亿美元,还不到宣传的项目投资十分之一。

  不过,也正因为反导技术的极度复杂和困难,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威胁才格外迫切和令人紧张,成为了多国部队总司令部不得不烦恼的问题。
日期:2011-11-04 14:00:04

  113
  不过,从技战术角度看待,具体到美国对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防御上,其威胁程度和拦截难度则显著的降低。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第一,“飞毛腿”导弹是苏联六十年代的技术水平,性能已经明显落后。其
  飞行弹道不够高,其末段飞行速度只能达到3M左右。其拦截难度相对较低。
  第二,沙特阿拉伯战区的地理环境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人口稀少。沙特阿拉伯的城市也往往位于沙漠中或海边的小块绿洲地区。在来袭导弹的末段,即使拦截失败,只要拦截的爆炸冲击波能影响到“飞毛腿”导弹的飞行,把“飞毛腿”导弹的弹着点影响得有所偏离,也可以大大降低对地面目标的附带破坏效果。就算是反导成功。
  第三,美国冷战时期为防范苏联核导弹,建立起的完善的导弹预警卫星体系。此时通过测控,可以让足够数量的DSP导弹预警卫星向伊拉克上空集中,从太空对伊拉克发射地对地弹道导弹进行实时监测。为己方防御提供第一手预警时间。
  第四,伊拉克的太空战和电子战能力十分低弱,根本不具备任何卫星测控能力。既无法确定美国卫星越过伊拉克上空的时间,也根本不具备任何干扰对方导弹预警卫星数据链传输的手段。
  第五,“飞毛腿”导弹由于是苏联六十年代的技术水平,技术已经明显落后,
  故其在末段俯冲攻击时弹体和发动机与弹头不分离,其雷达反射面积和着弹面积都较大,增加了被拦截的几率。
  第六,“飞毛腿”由于技术较老,没有任何现代突防技术。既不能携带多弹头,也没有假弹头,更没有速燃火箭技术,更没有机动变轨技术。它的飞行弹道是完全固定的,只要测出关机点的参数,就能推算出它的运动参数,从而为拦截做好准备。

日期:2011-11-04 14:24:02

  %114
  为了应对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威胁,美国战前就在沙特阿拉伯专门部署了最新的MIM-104“爱国者”防空导弹。“爱国者”是美国于1980年代中期最新装备的高空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由美国著名的雷西恩公司出品。全系统由相控阵雷达、导弹及发射装置、作战控制中心和电源等部分组成,全套系统被安装在若干辆制式卡车和拖车上,具有较高的机动性。“爱国者”导弹长5.18米,弹径0.41米,单发弹重约9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接近6马赫。导弹对飞机目标作战时的最大有效射程为80公里,对战术弹道导弹作战则为40公里;最小射程为3公里,最大射高为24公里,最小射高为150米,只具备末段反导防御能力。部署到沙特阿拉伯的,是最新的增强了反导能力的PAC-2改进型,采用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模式化的数字式弹上制导设备、惯性加指令加半主动寻的制导方式。其战斗部内装91千克高爆丨炸丨药,装有无线电近炸引信,采用破片效应摧毁目标,有效毁伤半径为20米。因为是80年代研制,设计思想仍是飞向来袭导弹附近爆炸,利用冲击波和破片破坏来袭导弹,或者迫使来袭导弹偏离预定路线而错失预定目标。这种设计思想不如导弹直接碰撞击毁来袭弹头的思想先进。不过“爱国者”防空导弹的战斗部设计威力相当大,PAC-2型战斗部产生700块重量为45克的碎片,在爆炸冲击波推动下,其撞击“飞毛腿”导弹的动能相当于一辆大卡车以130公里的时速撞墙。

  和世界上当时其他地空导弹相比,“爱国者”在当时有几大先进之处:
  一是采用了一部AW/MPQ-53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这一部雷达可完成搜索、识别、跟踪、照射目标、引导导弹和电子对抗等多种任务,相当于过去9部老式雷达的功能,在120°扇面内可同时监视100个目标,并同时跟踪其中8个目标和向3枚导弹传送中段制导指令,并对3枚导弹进行末制导,拦截3个来袭目标。相控阵雷达采用了电扫描方式,不但反应更快,而且有32种工作位态,变化多,抗干扰能力强。其探测距离达150~160公里,对于飞毛腿大小类似的目标,通常可以在80公里左右锁定。

  二是制导体制采用了指令与半主动寻的复合制导的方式,制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很高。生产商雷西恩公司自称双发齐射时对飞机目标的命中率达到90%。
  三是电子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很高。每个“爱国者”防空导弹连都拥有高自动化的指挥控制车,这是整个爱国者导弹连的中枢。导弹连的预警雷达和所有发射车都与指控中心交联,实现了自动传输信息,淘汰了老式导弹各系统交联程度低、接到语音口令再手工录入的老式操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指控中心包括三位操作员的操作台及控制全导弹连的中央计算机。操作人员可以查看系统正在跟踪的所有目标的状态,也可以在受到强干扰时选择人工干预模式,从而锁定正确目标,还可以选择使系统在全自动模式下运行。在全自动模式下,全连的导弹瞄准和发射可以自主运行而无需人的介入,大大提高了导弹系统的反应速度。此外还有一个连级通讯站,使导弹连与地区防空指挥中心交联,能够第一时间获知远超出本连雷达搜索范围之外的情报。正因为采用了如此先进技术,所以按照“爱国者”防空导弹的设计,它最大可以探测、瞄准并击中以3~5M速度飞行的来袭导弹。

  四是组合灵活,结构紧凑,机动性好。老式的美制"奈基"Ⅱ和"霍克"导弹的零部件达三万个之多,而"爱国者"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还不到三千个,这就大大提高了维护的简便性。导弹系统的组成单元也很灵活,由于指挥控制中心软硬件有足够的冗余量,一个爱国者导弹连可以根据敌情威胁灵活配属多辆导弹发射车。每辆发射车可以装备4枚PAC-2导弹,一个连可以只配4辆发射车,但也最多可配备16辆发射车。全部装备均可以通过载车和拖车进行机动,部署灵活性很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