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人袁世凯——辛亥百年,世事新说》
第58节

作者: 临川之笔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01 23:17:56

  中国病人袁世凯 111
  事情的真相是,康有为根本就没去都察院。而清朝人民虽有集会的自由,但实地考察一番便会发现,松筠庵巴掌大点地方,容纳一千人非常困难。即使勉强挤下,也是人贴着人,且分散于各个房间,何谈集会?
  唯一可以确证的上书是由梁启超组织的,只煽动了80多个广东举人,而同一时间陈景华领导的上书则联合了将近300名粤籍举人。康有为自封公车上书的领袖,其影响力却不过尔尔。
  如果表演仅限于此,还可以理解为康有为爱国心切以至于丧心病狂。问题是他为了塑造自己伟光正的形象,不惜混淆是非,抹黑他人,这就给历史研究工作人为地设置了许多障碍。
  首先,光绪盖玺的日期是5月3日,而在康有为的记载里,5月2日都察院的人就未卜先知地告诉他说皇帝已经盖玺。
  其次,都察院三个堂官裕德、寿昌和沈恩嘉都反对议和,底下20多个御史更是轮番上折子,不眠不休。
  此外,仅5月2日一天,都察院就向朝廷代奏了15件来自官员和举人的上书。试问这般呕心沥血推左愤的国家机关,有何必要同一个连公务员都不是的康左愤作对?
  整天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康有为其实忽略了一点:高层也分左中右。
  成立于前一年的战时机构督办军务处(最高军事委员会)尚未撤销,五个大佬里(复出的奕䜣、庆亲王奕劻、翁同龢、李鸿藻以及兵部尚书荣禄)除了奕䜣和奕劻主和外,其余三人全部反对签约。

  这显然不是康有为这个层面所能了解,他最多也就知道军机大臣孙毓汶是个主和派。
  仍然有些玄幻,毕竟只是布衣。但以康有为的交际能力来论并非全无可能。
  他是在粤籍军机章京凌福彭的介绍下认识的张荫桓。这也是张荫桓人生噩梦的开始。
  张没有科举功名,早年花钱捐了个知县,全靠实干一步步爬到高位,结果就遇到了让他一见倾心的命中煞星:最佳损友康有为。
  学问大、口才好、心气高,招招命中尊师重道的张荫桓的软肋,从此为康有为奔波劳碌,在所不辞……

  康有为考中进士,想当状元,天天求张荫桓帮他运作,结果被阅卷大臣斥退;康有为想巴结翁同龢,苦无门路,张荫桓立刻代为引荐。
  如此任劳任怨的下场便是受政变牵连,流放三千里,死于非命。引为至交的康煞星还在各种场合对其为康党做出的贡献讳莫如深,恨不得划清界限。
  要不是张荫桓有写日记的习惯,无名英雄多半当定了。
  更扯的是,张荫桓遇人不淑也就罢了,还把好友孙毓汶搭了进去。
  身兼位高与主和两大因素的孙毓汶光荣地成为自传体小说《我史》里的大反派,他千方百计地阻挠康有为的活动,在松筠庵集会时派翰林院编修黄某前去砸场。
  黄某单枪匹马,“飞言恐吓”,居然就吓呆了刚才还忿忿不平的举子们,许多人当场请求撤销签名,让人不得不怀疑查无实名的黄某是否便是黄飞鸿。
日期:2011-11-02 22:19:15

  中国病人袁世凯 111

  事实上在1895年,拒和不是少数派报告,而是终南捷径。
  比如翰林院编修王荣商,就因为声嘶力竭地拒和,半个月内跳了两级,擢为侍讲。
  当年夏天,康门弟子编写的《公车上书记》出版,梁启超作序。序言中只字不提康有为是公车上书的领导者,盖因时议未消,当事者众,忌惮舆论,不敢造假。
  而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真相杀手康有为又开始炒作《公车上书记》,说此书“为人传抄,刻编天下”——这可真是高估了国人对时政的热情。
  图书市场上卖相最好的书永远是成功学和养生,康有为想逆市而为,其结果便是《公车上书记》一再滞销。《申报》上六次声势夺人的广告显示,两个月内,该书售价便从实洋两角跌到了四分。

  可能你会问:康有为好歹也是搞国学的,为什么思想品德不及格?
  要怪就怪他投错了胎,生在一个无论你搞什么先得被万恶的教育体制搞一遍的国度。
  从小博览群书的康有为在广州府连考三次,16岁才混了一个秀才文凭。
  考海无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就在同一个考场,三战三北的洪秀全精神分裂,发疯去见了上帝。
  由此可见,康有为的心理素质还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不过也难怪,据他回忆,自己出生时有异兆(大火赤流星,子夜吾始生)。而这类始终声称天将降天任于己的人,一般不是待在疯人院就是颠倒众生折腾天下。
  上天似乎在考验康有为的耐心,以确定他就是那个“Chosen One”。于是,接下来13年的时间里,康同学的身影辗转出现在广州和北京的考场,其结果却是六考六败。
  1893年,康有为已36岁。搁今天,这把年纪考公务员都不让报名了。
  所幸心力强大,硬是拼了老命再进考棚。
  居然,就中了。
  此后一帆风顺,时隔两年竟高中进士。真可谓旦夕祸福转念间。
  其实也不奇怪,县试(考秀才)和乡试(考举人)注重文采,文学天才加点八股训练便可应付,像梁启超这种“笔端常带感情”的一考一个准。
  至于中进士、点翰林,则必需真才实学与真知灼见,光靠耍笔杆子是糊弄不过去的。因此,不通的举人随处皆有,狗屁的进士则不多见。
  而康有为的问题在于:积累甚广,想法很多,文字功底却并不出众。故常年困厄于地方。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苦其心志、厚积薄发。
  十年寒窗,康秀才追随理学大师朱次琦精研宋明理学,进而由儒入佛,旁及西学。在朱老师病死后又四处游历,访名山大川,交鸿儒达官,足迹远至香港。
  英国治下的香港吏治清廉、街道整洁,康有为深受刺激,转而攻读为数不多的一些翻译过来的西方书籍,生生把自己逼成了一块吸取知识的海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