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三个菜鸟的销售通关之路》
第36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15 20:48:20

  第十二章茶壶的把
  接下里的几天又是产品学习,不过不再是李渔从前熟悉的S7系列产品,这次成了G3。G3是瑞和的一套高端产品,历史远比S7短的多。但是命好,一出来就被瑞和上上下下捧在手心,成了瑞和对外宣传的主打产品,用唐思哲的话说,这是明星产品,是未来十年瑞和的主要战略平台。而从前的S7虽然现在还是往家里拉黄金的主力牛,但是被淘汰的命运似乎不远了。
  G3从前是不允许渠道卖的,理由是太复杂,渠道不会卖,其实真实的原因是这东西的成熟度还不够,怕代理给卖砸了。而且价格偏高,一般都在百万以上。几百万、上千万的单子也不鲜见。代理商也确实没有足够的能力卖。很多时候就是提供个项目信息。
  今年这个口子算是开了,这要归功于古政农,他是再三向唐老板争取才得到这个机会的。但这不仅仅是个能不能卖的问题,还是个会不会卖的问题。这东西分公司卖的都很艰难,何况实力远逊分公司不止一筹的代理商。古政农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渠道部才一分为二,李渔他们负责帮着代理卖,以弥补能力问题。
  李渔已经有了不少关于产品学习的经验,而且在他看来,G3虽然被描绘的像个神,但是骨子里面还是和S7一样是个人。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小公司买不起。就像明星总会嫁豪门一样,G3总是卖给有钱的主。但是并不能说明星嫁了豪门,明星就不是人了,骨子里没什么区别。
  既然骨子里没区别,那就只有在卖相上找区别了。所以产品培训完毕后,接下来就是销售培训,这让李渔和路峥嵘都大开了眼界。原来销售有这么深的学问。这东西实在是博大精深,远不是俩人从前理解的正直、勤奋或者坑蒙拐骗。
  期间最让李渔兴奋的是一位老先生的授课,老先生不是瑞和的人,是位外企退休的老大,在国外混了几十年,晚年叶落归根做培训。老先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都非常值得尊重,更关键的是他结合的也很好,李渔越来越觉得销售是门严谨的科学,只要是有逻辑的东西,李渔都喜欢。他尤其喜欢销售中流程、体系化的东西,最厌恶的就是那些貌似一针见血的绝招。他觉得绝招这个东西,换个环境往往就是自残。所以没多少用,学多了还伤身。

  路峥嵘则相反,他最感兴趣的是那些老销售的经验传授。那些东西听起来支离破碎,但却是招招致命,既符合国情又符合自己的爱好。他听的如痴如醉。路峥嵘喜欢绝招,尤其喜欢听销售案例。他厌恶一切繁文缛节。
  路峥嵘把自己觉得有兴趣的东西简单的整理了一下,尤其是一些狠招,在他看来,销售这种事不可能按照一个模子去打,那是书呆子的做法。所以流程也罢、体系也罢,屁用没有。都是那些大仙们忽悠新兵的玩意。
  销售培训搞了几轮,几位集团的大仙轮流上阵,观点其实也不尽相同。有点各说各话的意思。培训就是这样,任何的理论都要和自己过往的经历相结合,这样生出的孩子才是自己的,相同的理论,不同的经历生出的孩子也会完全不是一个模样。
  这个部门最熟悉G3的是黄璞,黄璞三十几岁的样子,南方人。口音比较重,李渔经常听不明白他说什么。而且这位领导基本是不修边幅,好像也不怎么洗脸、洗手。工位和李渔挨着,桌上一天到晚乱糟糟的,跟脸上的样子差不多。不过乱七八糟的工位上却养了一缸小金鱼。活泼可爱,生机勃勃。黄璞对它们的照顾远比对自己的照顾用心的多。
  学习产品的过程中,李渔不懂的问题就直接找他,黄璞总是吧嗒两下眼,就能告诉李渔最精准的答案。问过几次之后,李渔觉得自己应该找黄璞好好请教一下如何学习产品了。从前那种下死功夫的方法也许需要改进。
  “黄总,有时间吗?想再请教一个问题。”早晨起来,李渔又凑到了给鱼喂食的黄璞跟前。黄璞给鱼喂食的次数比吃饭的次数要准时的多。

  黄璞注意力从鱼缸移到了李渔身上,眨了眨蓬松的睡眼,说道:“叫我老黄,别叫我黄经理,听着别扭。”然后又看了看李渔记问题的大本子。“说吧,什么问题。”他挺喜欢眼前这个小伙子,现在这个年代,很少再有人这么认真的做一件事了。
  “我还是不明白,采购组织中这个参数为什么这样设置?”这个问题李渔曾经请教过黄璞,当时似乎明白了,但现在又有些糊涂。
  黄璞放下鱼食,看了一眼李渔道:“小鱼儿,坐下来,我给你说说产品应该怎么学。你那是瞎学,简单的S7产品还能对付,复杂的产品,像G3,你那样学一辈子都学不会。学会了也卖不出去。”黄璞也像大家一样,管李渔叫小鱼儿了。
  这正中李渔的下怀,于是忙不迭的坐了下来。
  “小鱼儿,你首先要清楚,你从前买的产品叫流量型产品。流量型产品的一个特点,就是客户比你还明白,你想想是不是?”
  李渔想了想,是这么回事。去年自己的客户中,大部分会计的水平都比自己高得多。于是点了点头。

  “既然人家比你明白,你想卖出高价几乎不可能。人家是老中医,你怎么下药?所以很多时候,你只有拼价格。”
  李渔又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感触更深了,价格方面,每次都被客户砍得遍体鳞伤。
  黄璞端起一杯水喝了一口,才发现是昨天的茶根,郁闷的又放下了。“现在你做的事,和从前最大的不同,在于由销售产品转向了销售方案。而方案意味着服务、整合、客户化、实施、风险等等很多复杂的东西,他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
  为什么不是卖产品呢?理由也很简单,你的对手在卖方案,而你的客户更喜欢提供结果的人,而不是提供工具的人。并且愿意为此结果支付更高的价格。”
  “结果?”李渔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黄埔的意思:客户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而产品只是解决方法中的一个因素。而再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比起来都是半成品。不过还是有点疑惑
  “他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李渔要深入的理解一下,他去年看过不少财务软件方案了,大部分其实还是产品说明书。
  “区别大了,产品是一大堆功能的罗列,就像你现在看到的那些菜单、单据。方案是这些功能怎么帮助客户,或者客户怎么用!”
  李渔从前也模模糊糊的知道这个道理,但却不是太明白。仔细咂摸了半天,还是觉得有点晕。疑惑的问道:“还是不太明白,这两者之间怎么区分。”
  “其中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你的,一个是客户的。”黄璞瞪着一双小眼睛解释着。
  李渔又认真想了半天,还是没明白。他觉得智商有点不够用。挠了挠头,迷茫地看着黄璞。

  “我问你,你现在怎么学采购这个模块?”黄璞一着急,又端起了杯子。
  “先看有哪些菜单,接着看有哪些单据,接着看有哪些流程, 其他的再看看一些参数设置、报表格式等。大概就这样吧。”李渔确实是这么干的。
  “那你记住什么了?”黄璞盯着李渔道。
  李渔想了想,对这个模块的理解还是以浆糊为主。于是沮丧的说道:“没记住多少东西。”
  “这就对了,我告诉你怎么学吧。学产品你首先要明白这产品是怎么出来的,它可不是凭空掉下来的,他一定是来源于客户的需求,然后加工、提炼、整合成一些业务模式和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设计、编码什么的。
  简单的说,为什么茶杯有个‘把‘,那是因为要端着。所以,你要了解的是客户为什么端着和怎样端着,而不是向客户解释‘把’是怎么构成的。你了解了客户是怎么端杯子的,就明白‘把’为什么做成这样了。你们学习产品都是在记功能,而不是想这东西客户该怎么用它。产品是为使用设计的,不是为功能而设计的。尤其对销售人员和售前顾问来说,更不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功能中去。
  你记住:不要老盯着产品,要考虑客户的业务模式。不要老盯着功能,要考虑客户的业务流程。不要老盯着单据,要考虑客户如何控制关键业务点。不要老盯着报表,要学会在产品中测试各种业务形态的软件实现方式。”说完,黄璞一仰头把昨天的茶根都喝了进去。
  李渔赶忙接过黄璞的杯子,替他重新沏好新茶。这一切忙完,又不失时机的问了一句:“黄老大,关于客户的业务知识我从哪能得到?”

  “找我啊,”黄璞喝了口新茶,美滋滋的说道。“我可以教给你一些。当然了,你也可以多向其他一下老家伙学习,他们也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行业,尤其是朱总手下的人。大家都在一起办公,方便一些。但是最重要的是向客户学习,那才是一手的资料。”
  李渔点了点头,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了,正好有个任务,去秦皇岛做个调研。 “黄璞边喝茶,边说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