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逆袭手册》
第18节

作者: 罗大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14 10:50:48

  乾坤大挪移(排遣机制)
  公司职员老周,某天在单位里受到了老板的刁难,感到很愤怒,可是碍于工作的关系又不敢对老板发作,他只好忍气吞声把愤怒憋在肚子里。等到下班回到家里,老周见媳妇正在收拾屋子,便不由分说,没头没脑对他媳妇进行了一通指责。老周媳妇感觉莫名其妙,可是她又不愿意与老周吵架,从而引发更大的战火,于是就顺手打了一旁的儿子小周两巴掌,责怪小周光知道看电视,不懂得努力学习。小周早把作业做完了,看电视也是得到大人允许的,忽然受到这莫名的责怪,他也感觉很委屈,不过他不敢跟妈妈叫板,否则后果更严重。那怎么办呢?刚巧家里养的狗狗摇着尾巴过来了,小周便顺势给了狗狗两脚,并呵斥狗狗说:你这条烂狗,你妨碍大国崛起了你知道吗?

  在以上整个的过程中,愤怒情绪经过公司老板、老周、老周媳妇、小周的接力传递,最终转移到了狗狗身上,无辜的狗狗成了老周一家人不良情绪的垃圾桶。这种把原本针对强势对象的情绪发泄到弱势对象身上的心理防卫机制,叫做转移机制。
  转移机制属于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在此我们不提倡使用。但是,转移机制再向前发展一步,就是排遣机制,这就属于成熟的防卫机制了。
  著名的CCAV主持人赵忠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组织上下放到五七干校学习深造。那时候还没有CCAV,赵忠祥供职于老北京电视台(殃视前身),下放之前赵忠祥是老北京电视台唯一的男性播音员,绝对是人人羡慕的一个职业。
  五七干校啥样呢?首先,交通闭塞,位置偏僻,地处河北河南交界的山区。其次,条件艰苦,住的房子是土坯放,透风漏雨,阴暗狭小,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纱窗。最后呢,所谓的“干校”其实就是农场,所谓的学习深造,就是干农活。在五七干校深造,唯一比劳改犯要好的地方就是稍微有点自由,节假日可以休息。
  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一个生活在北京的电视主播,一下子放到偏远山区的劳改农场去干农活,先不说能否适应环境,单是这个人生落差就很难接受。为啥呢,因为当初下放五七干校学习深造的人,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得去,即使能回去,也很难保证能够回到原先的工作岗位。更要命的是,到干校报道之后,赵忠祥被分配当了饲养员,专门负责喂养干校养的几头肥猪。
  对赵忠祥来说,养猪那可是高科技加重体力啊,别的不说,光是打扫猪圈这一件事,就够难为他的。你想啊,北京电视台的播音间啥样啊,猪圈啥样啊,那味道能一样吗?那感觉能一样吗?赵忠祥从小没干过农活,对养猪的事儿更是两眼一摸黑。
  面对这样的命运转折,面对这样的人生落差,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工作上的困难,一开始赵忠祥也曾苦闷消沉,也曾愤愤不平。但是呢,人家赵忠祥没有跟老周一家人似地,把自己的郁闷情绪随便往弱势对象身上发泄,人家赵老师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当时赵忠祥的宿舍隔壁,住着一位大学的文学教授,劳动之余,赵老师就从教授那儿借了几本唐诗宋词之类的书,每当感到孤独苦闷的时候,他就背诵欣赏诗词歌赋聊以自慰,在吟诗颂词的过程中,借着诗歌的意境,借着古人的情怀,抒发自己的郁闷,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那时赵忠祥最喜欢的诗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经常自我解嘲说“养猪在干校,偶然出深山”。
  借助古人的智慧,借着文学艺术,赵忠祥成功排解了苦闷情绪,保持了自己内心的和谐与平静。而且,这段人生逆境中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为他后来的主持人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种借助文学艺术、休闲娱乐等健康方式,排解不良情绪的做法,就是排遣机制。虽然咱们的赵老师人品确实不咋地,但不得不承认,人家确实很会处理问题。
  设想一下,如果把赵忠祥换成老周,估计老周每天都要通过虐待那些肥猪,以发泄他心中的怨气。屌丝为啥是屌丝啊?高富帅为啥是高富帅?看到这你明白了吧,二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确实存在高下之别。同样是释放不良情绪,老周的做法是破坏性的,是缺乏理智的,而赵忠祥的做法则成熟理性的多,他既宣泄了负面情绪,又不伤害无辜的弱者,还让自己增长了知识,这就是智慧。
  老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的意思,不是让你把不良情绪憋在肚子里自己生闷气,他是说你不能胡乱发泄,你应该用更理性、更智慧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不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