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6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24 17:47:29
  六、扶苏、蒙恬(1)
  反正,赵高成功了,他从此成为这个帝国事实上的领导人,但在眼下,还有一系列繁琐的事等着他去做。

  首先是保密工作。嬴政死了,还要表现得和他没死时一样,这是非常考验一个人演技的活。好在政治家都是好演员,李斯每天早上李斯照旧带着群臣在辒辆车前奏事,表情严肃认真,丝毫不像是在与空气说话;胡亥每天照旧请安,好像敬爱的父亲依然健在;赵高则要侍候皇帝的起居,每天端茶倒水送饭,比嬴政活着时更加殷勤。尤其是嬴政的尸首很快就开始腐败,气味难闻到令人作呕时,这些人还能色愈恭礼愈至,真的是很不容易。当然,最苦的差事留给了那些不知名的小宦官,他们得轮班待在车厢内“伺候”,并回答百官奏事,真的是生不如死。不久后,尸体腐烂的味道就越来越浓重,飘散到车厢之外。赵高急了,赶忙找人拉了一车鲍鱼来跟在辒辆车的后面,以臭掩臭,这才勉强糊弄过去。

  紧接着是第二个更棘手的问题,长子嬴扶苏,嬴政钦点的继承人,该怎么处理?
  当然是除掉!
  可怎么除掉?
  很难!在大臣眼里,扶苏是仁厚的君子。嬴政焚书坑儒,扶苏数次进谏,尽管最后被打发到边疆带兵锻炼,但却赢得了帝国官员们交口称赞。
  在百姓的眼里,扶苏更是耶稣基督。真实的扶苏或许并没有传说地那么好,只是由于百姓日子过得太苦,需要一个活下去的希望,好脾气的扶苏就被一步步捧到天上。老百姓把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赋予扶苏的身上,仿佛只要他一即位,天堂就会降临人间。
  官心,民心,都集于扶苏一人身上。更可怕的是,一个能凝聚军心的人,在一旁默默辅佐他。这个人,就是蒙恬。
  日期:2013-04-25 11:18:16
  六、扶苏、蒙恬(2)

  蒙恬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爷爷蒙骜是仅次于白起王翦的秦国军神,赵魏韩三国都挨过蒙骜的打,总共被蒙骜拿下七十三座城池;父亲蒙武,随王翦攻伐楚国,杀项燕,虏楚王,也是战功赫赫。蒙恬因为是军三代的关系,很早就坐上了高级将领的位置,成为当时许多军人羡慕的对象。当然,蒙恬决不是只会拼爹的蒙衙内,他很快就在攻打齐国的军事行动中用一场大胜证明,自己一点也不比蒙家的父辈们差。

  不过,这样的胜利并不能奠定蒙恬在帝国地位,毕竟秦军当时已呈风卷残云之势,灭齐只是时间问题,换别人来一样可以取得胜利。所以,这一战只是一个投名状,证明了蒙恬可以胜任领军之职而已。
  真正的考验不久之后才到来。那一天,嬴政交给蒙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带三十万兵,北出五原,打匈奴,好让被谶语所困扰的皇帝转转运。蒙恬就一声不吭地就领兵出征了。
  要知道他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多么强劲的对手,秦之后的汉朝据说很强大,可开国皇帝让匈奴围过,十七八个公主让匈奴单于睡过,长城好几十次地被匈奴踩过……后来耗光了一个盛世的积蓄,才算把匈奴打退了,可西汉没多久自己也挂了。就算是东汉最后把匈奴打跑,军功章里老天爷占了一多半功劳,要不是连年雪灾,真指不定谁打谁呢。
  而蒙恬,是硬碰硬地与匈奴交手。虽然秦帝国也是一个刚建立不久的国家,虽然那一代秦军也没有多少与游牧民族交锋的经验,但蒙恬一去,匈奴就被打得稀里哗啦往北跑,从此南下放个屁的胆量都没有。因为一群由绵羊领导的狮子,永远也战胜不了由狮子领导的绵羊。那时匈奴的头曼单于,根本不是蒙恬的对手,富饶的河套地区最终落到了秦的手中。
  蒙恬却就此停住了脚步,他没有像后来的卫青霍去病一样,带着军队横行草原,快意恩仇。一个真正的将军不能光有热血,更应该有理智。蒙恬知道,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无论多么英勇善战,也无法抵消游牧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于是,他选择了筑城。数年间,一道壮观的长城横亘东西,阻绝了匈奴人再次南下的脚步。而蒙恬,以及他所统领的三十万秦军,也硬是在北方扎下了根,一守就是十年。

  在这十多年里,蒙恬成为了帝国过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嬴政为了笼络他,让他的弟弟蒙毅坐电梯似的升官,没有几年就官至上卿;而且,嬴政还将长子扶苏派到他的军营中实习,这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帝国官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扶苏、蒙恬,这时那个时代最强势的组合,帝国的希望,要除掉他们谈何容易?
  日期:2013-04-26 17:09:55

  七、一石二鸟(1)
  看上去越是难的事,有时做起来就越是简单——至少在赵高看来是这样的。要除掉扶苏、蒙恬,既不需要像汉景帝平七国之乱一样大动干戈,也不需要像康熙除鳌拜一样赌上性命来冒险,只需要一封诏书,一个使者,若干随从,足矣。
  赵高与李斯连夜商议,拟好了一封伪诏,内容荒诞到无厘头的地步,大意是这样的:
  经查,嬴扶苏与蒙恬两位同志所犯错误如下:

  1、两人在工作上长期不思进取,业绩止步不前。(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
  2、扶苏同志因工作调动关系,长期以来对朝廷心怀不满。(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
  3、蒙恬同志与嬴扶苏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对扶苏的行为听之任之,没有制止扶苏的错误行为,也没有检举揭发,有伙同之嫌。(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
  经组织上讨论,作出如下处理:

  1、都去死!2、军队工作即刻交予副将王离。
  诏书写好后,刻上公章,拿出天子剑,就交给使者送出去了。整个过程草率得离谱。
  蒙恬接到诏书,气得都差点笑出来。其一:他工作上要求进步是很容易的,可大秦还造的起第二道长城吗?其二,扶苏心怀怨恨,隔那么远你们怎么知道的?其三:扶苏的职务是监军,原则上是扶苏监督自己的工作,现在朝廷居然反过来要求自己监督扶苏!
  于是,他觉得这份诏书有蹊跷,不像是出自始皇帝之手,毕竟虎毒不食子。所以他赶紧建议扶苏,不急着上路,提请行政复议。
  可扶苏已经崩溃了,他泪流满面,伤心到无法正常思考了。一边是手头的天子赐剑,一边是使者在外面高声催促他赶快去死。扶苏连挣扎一下的想法都没有了,他哭着说:父亲叫儿子死,还复议什么呢?接着就拔剑自杀。

  蒙恬却不愿意死,至少不愿意这样不明不白地死。知趣的使者没有在军前处理主帅,而是把他带到了阳周,双规。蒙恬就这样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军营。
  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就这样完成了!这简直是个奇迹。
  使者回报后,李斯高兴得快哭了,他日夜担心这二人会起兵造反,担心得茶饭不思,结果这么容易就搞定了,这运气真是好到天上了!
  赵高微微笑着不说话。只有他知道这决不是什么运气,而是早已注定的结局。在动手之前,他早已把扶苏蒙恬二人琢磨透了。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个人,不会反,也反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