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第36节

作者: 含笑看吴钩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05 10:41:24
  祖郎并不是一个顽冥不化的人,可又觉得就这么向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孙策俯首屈膝,一时间还抹不开这个面子,所以选择了沉默不语。
  孙策旋即看出了祖郎的心思,于是又进一步表现出自己的诚意——
  当场为祖郎打开枷锁和镣铐,还亲自为其披上衣物。
  整个过程,尽管祖郎仍没有什么表示,始终一动不动,但双眼开始涌出了泪水,加之羞愧,头一直深深地埋着。显然,这位山越武者那颗刚强的心,已经被感化了。
  无怪乎!当初受伏后的他能够很快振作起来;
  无怪乎!那支区区千余人马的部队竟能够在数年间迅速地发展壮大;
  无怪乎!像周瑜这样才华横溢的俊彦会甘愿誓死跟随着他。

  明白了,这一切我都明白了!大家是被孙策牵引着,而且越接近就越发觉他的伟大,换句话说,就是男人发现了男人中的男人,于是才会被深深地吸引。
  相应地,对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祖郎亦追悔莫及,那仿佛是一场噩梦,一场想起来就痛心疾首的噩梦……
  (看看我!看看我!那时候到底被哪一路的魔鬼蒙蔽了眼睛?)
  祖郎就这么涕泗纵横了好一会儿,而他心中那些正翻江倒海般的思虑,孙策其实也猜测到了七八分,因此当班师回吴时,为了安抚祖郎的愧疚情绪,他特意让其在前面开道,以示恩宠,如此厚待有加,也算是给足了这员降将面子。
  事业为重,降敌以为我用,
  洒然以对,一泯昔日恩仇。
  这就是孙郎的器量!
  日期:2015-05-05 15:32:33
  【周泰战宣城】
  孙策针对吴郡及丹杨等地的清剿行动,如同秋风席卷落叶一般,进展得相当顺利,以山越为主的一股股反抗势力,不是被连根拔除,就是一一呈现鸟兽状四散而逃,通过这次行动,江东部分较为偏远的县份都先后得到了平定。
  不过,整个行动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前线捷报频传的同时,个别原本风平浪静的地方却偶起波澜。
  宣城,是位于丹杨郡治所宛陵以西的一个县城,剿匪期间,鉴于这里的治安相对较好,孙策也就没有留下重兵把守,只是安排了自己的弟弟,年仅十七岁的阳羡长孙权带领一支不足千人的小部队驻守。
  不料就在他率主力前往泾县、临城等地攻打祖郎时,宣城周边突然从四面八方涌出来大批山越人,这股来犯之敌多达数千之众,他们集结成军后,立即有组织地对宣城展开了围攻。
  客观地讲,作为一名统兵将领,孙权接受了这项守备任务后,理应马上调集人力,对城内的防御工事进行修缮和加固,尤其是在当时敌情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更不应有丝毫的懈怠。

  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或许是由于年轻而经验不足,疏忽大意的孙权,根本没有在宣城做过任何的备战工作,结果当敌人一窝蜂地杀上来时,他和他的那支小部队在人数处于劣势,且无城防依托的情况下,很快便被击溃了。
  等到大量的山越人杀入了城内,孙权才急急忙忙爬上战马,而这时,有个别冲在最前面的敌兵,离他不过几步之遥,对方挥舞的长矛几乎可以刺到他的马鞍。
  日期:2015-05-05 22:33:11
  可以想象,主将尚且如此狼狈,士兵就更加惶恐无序了,整个部队慌张得搅成了一团,首尾难顾,毫无御敌的章法可言。

  总之,局面就一个字形容——乱。
  就在所有人都无法保持镇定,乱得团团转的时候,孙权身后忽然杀出一员如恶来一般的猛将,他情绪激昂,左突右冲,仅凭一己之力便将大股逼近孙权的敌兵逐一杀退,然后紧紧地护佑在孙权马前,正是由于此人紧要关头的适时出现,战况才有所改观,孙权的部下渐渐从混乱中恢复了过来,并稳住了阵脚,开始有组织地展开反击。
  直至击退敌人以后,那员力挽狂澜的猛将也已血染战袍,身负重伤,毫无知觉地昏死了过去。事后孙权探望他时,仔细地数了数其身上的创伤,竟有十二处之多!
  这员舍命护主的无敌悍将,就是九江下蔡人(今安徽凤台)周泰。
  周泰自投奔孙策以来,一直和蒋钦随其左右,孙策渡江东征,他屡立战功,后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孙权很喜欢这位性格谦虚谨慎,又作风勇猛的战将,于是经过一再恳请,才好不容易把他要到了身边,这次宣城遇险,倘若没有周泰的奋勇表现,陷入险境的孙权绝难全身而退,结果极有可能丧命于此。
  不久,得知此事后的孙策深受感动,为表彰周泰的忠勇,将其任命为了春谷长。
  【纮去瑜来】
  降服祖郎,同时平定以泾县为中心的丹杨南部六县,这标志着孙策的这次清剿行动已获得圆满成功。至此,他对江东三郡的统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或者说,这时候他才算是真正把江东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是岁,乃为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矣。
  这一年,北方的版图继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便是曹操的实力又迅猛地得到了增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