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鬼话 倒二代的盗墓生涯 催悲的下地实录》
第2节

作者: 盛装的瓶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中年男人说道:“没事,我是他朋友。”说完他就毫不客气的进了院。

  中年男人走到父亲身边,看着我父亲睡觉也不叫醒他。只是坐在边上,耐心的等着,我去泡了杯茶给他,他笑了笑,接过手端着。然后我推了推父亲,父亲从睡梦中醒过来,有些恍惚的看着我。我说道:“有客人来。”
  父亲看见中年男人,有点疑惑的问道:“找我什么事?我不认识你吧?”
  只见中年男人也不说话,直接坐到了父亲的边上,然后掏出了公文包。
  我拿着凳子坐在了最边上,假装看着我的手机,眼睛却瞟向父亲那里。只听见那中年男人说道:“请你看看这封卷宗。”
  父亲接过卷宗,慢慢的翻看着。我看着父亲看卷宗的脸色越来越不好,这让我觉得有点惊讶。在我眼里,父亲是一个荣辱不惊的人,平时也没见他变过脸色,小时候打我也是那个不笑不哭的脸,但是如今脸色大变,我心中突然有种强烈的好奇感,很想知道卷宗上到底写的是什么。

  父亲接过中年男人的盖碗茶,然后直接把茶叶倒掉了,然后看着中年男人,中年男人什么话也没说,依然笑呵呵的看着父亲。我依稀记得爷爷给我说过的袍哥茶阵,盖碗茶是四川佬的最爱,茶馆里卖的都是盖碗茶,没有一壶一壶的,有一个提着热水的跑堂来回的斟茶。在袍哥会中,有一套独特茶阵,目的是探测对方的深浅,到底是是同门中人,还是个嫩头青。一般茶阵分为很多种:有求救的单鞭阵、试探兄弟的木杨阵、认兄弟的梅花阵、拜兄弟的桃源阵、开堂会的二十四碗梁山阵等等。而刚才,那中年男子用的就是单鞭阵,碗盖放在左边,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卷入掌心,大拇指拖着盖碗茶的茶杯底,食指环过茶杯往前递。而此阵目的就是寻求帮助,假如父亲要帮忙,就把茶喝掉,不帮忙就把茶倒掉。

  父亲显然是不帮忙,而中年男人也不说话,也不走。就坐在父亲边上,仿佛很有信心要父亲答应一般。
  我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但是父亲和他加起来也没说几句话,父亲看卷宗,而中年男人只是用个了茶阵暗语来探父亲的意图。父亲拒绝后,我就一直在观察着父亲,只见父亲的脸上恢复了平时的那张老脸,只是有些阴沉。但是让我惊奇的是,没过几分钟,父亲拉了张死人脸,对中年男人说道:“我答应你,你走吧!”
  中年男人说了句多谢,便慢条斯理的走出了院子。我起身关上门,然后拿上扫把去打扫父亲倒在青石板上的茶叶。父亲什么也没说,拿着卷宗进了屋子,然后关上门,老木门被打的“啪”一下!我相信在刚才,父亲倒掉茶后的那几分钟里,心里肯定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究竟是什么事情,让父亲如此失态,我不得而知,虽然我很想知道。

  晚上,平日里都是父亲做饭,今天父亲却没有做饭。我又不敢打扰父亲,便自己下厨房做了二碗黑漆漆的鸡蛋面。
  我战战兢兢的去叫父亲吃面,父亲端着碗就吃,我和父亲就蹲在自己家的屋檐下,稀里哗啦的吃着我做的清汤挂面,味道真心难吃,但是父亲的心境好像不在这里,吃的很快。我探试着问道:“今天那人找你是什么事啊?”
  父亲并没有说话,只是埋头吃着面,偶尔发出些不和谐的的声音。吃完,父亲继续躺在院子里的椅子上,一声不坑的抽着烟。
  我给父亲泡好了茶,端给了父亲。父亲却让我坐下来,然后开口命令道:“明天我要出门,你要和我走一趟!”
  我赶忙问道:“什么事儿?”

  父亲说道:“我们去斗城。”
  斗城也就是今天的遂宁,遂宁自古以来就是川中重镇,相传为观音的故里。我很纳闷,不想再问他,但最后还是忍不住:“我们去斗城做什么?”
  父亲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你给你表叔打个电话,叫他马上来一趟。”
  祖爷爷有一儿一女,儿子就是我爷爷,还有个小爷爷十几岁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姑奶奶。她嫁在贵州,命却不好,姑爷爷因病早亡,只得由姑奶奶自己拉扯个儿子,也就是我表叔。表叔年轻时候想参军,但是姑奶奶家过于贫困,在当时参军是极其光荣的事情,如果没些门路就无法参军。于是姑奶奶找到了爷爷,爷爷帮表叔安排走后门(暗箱)参了军。表叔退伍后就经常待在四川,跟我父亲打的火热,时不时的出现来我家转转。

  给表叔打完电话后没过多久,这家伙就来到了我家。表叔个雷厉风行的人,估计跟部队的历练离不开关系,表叔身材不算高,也不魁梧,但是很有力。表叔叫张横,和水浒里面的船火儿张横同名,父亲却叫他混子,也不知道是谁改的外号。
  他进了院子就直接找到了我父亲,然后就一起出了门。
  对于我父亲的职业,我听到过无数种他自己的说法,但是我从未看见他做过什么事,唯一的就是玩失踪。我从小就极其想知道我父亲究竟在做什么,这种好奇心越来越强烈,而如今,打开父亲神秘职业的钥匙就在眼前,这种好奇心促使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要看看卷宗里写的到底是什么。
  父亲的卧室很简单,一台电脑加几盆兰花,几副无人提字的字画和几个大书柜,再加一张床。在书架上我顺利的找到了下午中年男人留下的卷宗。
  厚厚的牛皮纸袋中只有几张薄薄的纸,抽出来后,看见两张写满字的纸和一张结构草图。

  2012-06-25 23:23:04
  第二章 鳖灵
  其实卷宗中也没有写什么重要的事情,主要是叙述了一个故事,我把故事整理出来:
  三千年前,正当中原处在西周末期。当时的四川为蜀国,蜀国当时还不叫蜀国,没有统一的规范。当时的王叫杜宇,史称望帝。大诗人李商隐有句诗写道“望帝春心拖杜鹃”就是写的他。望帝发展生产,带领着蜀国人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让蜀地绽开文明之花,受到所有蜀国子民的爱戴。然而在当时的蜀国,三峡一带尚处淤塞,四川盆地是一个近乎全封闭的围嶂。川内又有岷江、涪江等大河,川西雪山过来的大水无处排泄,于是盆地内经常洪水横流,巴蜀人民终年挣扎在避水逃难中。望帝虽然竭尽心力,筑堤开堰,又带领人民上山躲避,但治标不治本,依然不能平息灾难,望帝因此忧心忡忡。

  一直望帝都找不到方法来治理水患,一位大臣为望帝出了一个主意,祭司问神。
  问神,在如今听起来很荒谬,也就是些神汉巫婆的敛财手段。而在当时,人们是相当敬重神的,人们相信冥冥之中神主宰着一切,当时拜神是一件伟大而相当有意义的事。祭祀神需要相当多的条件,其中需要人祭、牛羊豕、粮食五谷(粢盛)、玉帛和大量的青铜器具。
  然而望帝从祭司那里得到的答案却是让望帝很郁闷,三个字:静待之。
  说来也奇怪,祭祀完没多久,江中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个长发披肩,一身赤裸的男人坐在一个木盆里逆流而上,到了如今的郫县,在一水湾处停留。众人得知后纷纷跪拜,以为神仙显灵。望帝听说此事,亲自带着百官去江口迎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