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鬼话 倒二代的盗墓生涯 催悲的下地实录》
第1节

作者: 盛装的瓶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言
  四川在明末清初时,长期的战乱和恶意的残杀导致了其人口锐减,民不聊生。从明末的六百万人,到长达十三年的抗清战争后,只剩下九万人,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比例。整个四川是十室九空,行数里不见活人,只有尸骨遍地;城毁房塌,残垣断壁,惨不忍睹。
  而存活下来的这九万人,依然要面对战火硝烟的威胁,川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
  袍哥会第一代扛把子是一个叫李二爷的奇人,没有人清楚李二爷师出何门,家在何处。据传李二爷右手食指和中指奇长,远处看来很像只有二根手指,所以江湖人送了个李二指的外号。李二爷真名没人知道,只知道他是昌坟的。所谓昌坟,就是盗墓。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只有大金条才是硬性货币。四川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几千年的朝代更替中,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成就了好多王侯将相,因此大墓也比较多。想要昌盛就去挖坟,这是当地人的理解,于是盗墓者就被人叫成了昌坟者。真正懂行的人,把它叫做倒斗。李二爷那二根奇长的手指,就是为了倒斗而从小练就的,为的是进墓之前,探明墓中的机关陷阱。

  李二爷年轻的时候,靠着家传的本事,盗了不少打斗,也得了很多宝物,积累颇丰。在中年时期,凭着这些宝物和不凡的身手,被一位尚书大人看中,并视为左右手,尚书大人对他极为倚重,无论是平叛还是出行,都叫他留在身边。二爷为人豪爽,重义轻财,得到了好多江湖草莽的敬佩,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有一群追随者。南明建立后,由于尚书大人和朝中权臣政见不和,受到排斥,整天郁郁不得志,便萌生退意,回到了成都府,李二爷便成了成都府的一名侠客。二爷在成都府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赢得了很好的名声。不管盘口大褂的贵人还是衣衫佝偻的乞丐,见面都拱手叫一声:“李二爷!”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成规模。李二爷在四川的名声越来越响,跟随李二爷的人越来越多。在众兄弟的一致推举下,李二爷学着桃园之义、梁山好汉建立了袍哥会,袍哥会开立山堂,拜关公,歃血拜兄弟,烧三把半香。袍哥会的宗旨是:团结川人,传承川人血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后来四川的战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张献忠入川、清兵入川,差不多屠尽了川人。在经历了几次惨痛的教训之后,川人意识到只有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使川人血脉幸免于难。在大家的一致推举下,李二爷又挑起了川人逃难的头领这个重担。他卖尽了大半辈子积累的财宝,换成大金条,带领着难民四处躲避战乱残杀。
  由于人数太多,目标太大,李二爷不得不根据当下的情势和四川的地形,把难民分为了许多股。选了几个信得过的袍哥会兄弟,给他们一部分钱财,让他们各自带领一部分难民,四处散开,化整为零。
  李二爷散尽千金,带领着自己的那一部分人,开始了盗墓生涯。后来湖广填四川,政局稳定,川人陆续回到了成都府。李二爷也带着袍哥会重回成都府,对成都府进行了重新建设。
  在当时,江湖上有着许多的盗墓团伙,有曹操时设下的摸金校尉的传人,有职业挖沙的土夫子,有各地为了发财的散盗。这些人各有手段,各领**。所以在当时,盗墓这一行就跟现在找工作一样,竞争力也挺大。但李二爷的手段高明,思维谨慎,作风侠义,成功的带领着众兄弟盗了几个大墓,名声也越来越大。无论是白道还是黑道,都非常敬佩。

  李二爷盗墓从来不用洛阳铲,也不用摸金校尉的那套观星拜神定墓穴,只凭着家传的风水术看斗,一闻二尝,就能准确判断地下的斗为那个年代,规模如何,可谓本事十分了得!
  李二爷在当时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鼠盗。这主要是因为他身材矮小,下墓时只穿黑衣(也就是老鼠服),打的盗洞又小,犹如鼠洞一般;下都异常准确,基本不走空。这一切都是我从爷爷那里听来的,从小我就听我爷爷反复说十分敬佩这位李二爷,可惜没有跟他生在一个年代,无法瞻仰其尊荣。
  2012-06-25 23:22:48
  第一章 盖碗茶
  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总是一手牵着我,一手拿着玩具。我想要去那里,爷爷就带我去那里,一头银发的爷爷永远都是一副慈祥的面孔。我父亲是个不太负责任的人,生下我后总是说很忙很忙,经常几个月家也不回。母亲一个人带着我,形单影只,其中心酸困苦,难以言语;不得已下,母亲下定决心和父亲离了婚,丢下了年幼的我,远嫁他乡。我小小年纪便孤苦伶仃,只有爷爷还疼我爱我。奶奶在还没我的时候,就已经与世长辞了;别人的童年是动画片,连环画什么的,而我是听着爷爷讲着他自己离奇的故事长大的。

  爷爷的一生很不平凡,早年参加过川军,出川参加了淞沪抗战。在那场地狱般的战争里,爷爷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并回到四川。后来下过斗盗过墓,成婚较晚,五十多岁才有了我父亲。爷爷最爱说的口头禅就是我们汪家是三代的光棍,死了奶奶的爷爷和离婚的父亲加我正好三代。
  我总是吵着问爷爷:奶奶是什么样的,但是爷爷从来不说。晚年的爷爷生活很糟糕,记性总是很差,还经常嗑黑色血快,身体孱弱,三天二头进医院。我经常问爷爷为什么不去看医生,爷爷说这是死期到了,怎么治都不会好的。
  终于,那一天还是到来了。我最亲爱的爷爷也离我而去,我真的是一个人了,在这个世界里,举目无亲,倍感孤独。父亲还算有点良心,回来办了葬礼,然后把我接回了他家。那年我才十七岁,正是叛逆调皮的时候,上学不好好上,三天二头的被老师叫请家长。父亲便再也没出门,总是在家陪着我,教育我。父亲很是严厉,一般我犯了错误就是一顿暴打,用今天的话说父亲是有暴力倾向。也不知道被打了多少次后,我变老实了,算是被父亲打怕了。如今看见父亲我依然的害怕,是那种从骨子里的怕。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着什么可靠的工作,便一直待在家里,父亲也没说我,只是让我再找找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工作。父亲接我回家后基本不出门,总是在家里练字看报纸、种花养草,我也不知道父亲钱是那里来的,生活过的不好也不坏。

  这天,院子里榆树上的知了没完没了的叫着,我穿着大背心和父亲在四合院坝子里乘凉,父亲端着盖碗茶眯着眼睛正在午睡,我不太喜欢茶叶的味道,正喝着加冰的可乐,玩着手机,搜搜有没有最新的**教育片,顺便和网上认识的妹子调调情。
  正和妹子聊的起劲,一阵敲门声响起来了。我起身推开我家不知道什么年代的破木门,看到门外站着一个中年男人,夹着一个公文包,我刚开门后,他就对我笑。
  我问道:“请问你找谁?”
  中年男人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笑着说道:“请问汪洋在家吗?”
  汪洋是我爹,虽然我看着人一脸猥琐相,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我转过身看了看父亲正睡的香,问道:“找我爹什么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