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逆袭手册》
第1节

作者: 罗大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6-25 19:58:00
  无论你是否同意,我都要在未做任何论证的前提下,抛出本文的第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无论你现在身处何种逆境,正遭受着多么大的痛苦,都请你不要放弃,因为你的放弃,就等于是上帝抛弃了你,那样,谁还能拯救你呢?所以,你想得到什么,想改变什么,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施舍,求求自己就可以了。以上这段话,并不是什么新观点,在很多的著作、文章、文艺作品中,已经被广泛引用,反复论证,比较著名的有好莱坞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等。

  我认为,在这个观点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上帝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才能成为自己的上帝呢?这就不是谁都能说的清楚,也不是一两部文艺作品可以解释的了的。
  此处需要明确的是,本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励志类文章,也不是教育指南类的文章,准确的说,本文应该算是“实用心理学基础知识普及读本”,或者说是一本“心理危机完全自救手册”。认为自己茫然、抑郁、焦虑、缺乏自信的人,感觉怀才不遇、对现实不满的人,陷入情感纠葛无力自拔、感觉生活压力很大、人际交往困难、处在崩溃边缘的人,如果你们能有耐心看完本文,这里不敢说一定就能解决你的问题,但至少会给你一个希望,给你一个依靠自身力量去战胜困难、克服命运、超越自我的思路。

  我要做的,就是把还没有成为上帝的你,推上神坛,给你神一样的力量。特别提示:神并非无所不能,神也有力不能及的时候,所以不要一看到“神”这个字眼,就认为我在忽悠你,真不是的。请相信,我的真诚是百分之百。
  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开始这场造神运动吧。
  日期:2012-06-25 20:31:04
  心理学与心理咨询
  什么是心理学呢?教科书上给出的定义是: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我认为,这种解释等完全是屁话,跟没说一样。从我多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实践来看,心理学其实还不能算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更应该算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门探索人类精神世界活动规律的“技术”。请注意,“技术”与“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

  本文呢,将尽可能少的使用心理学专业术语,而尽可能多的从哲学、社会学方面,结合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我个人的职业经历,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最有用的心理学知识普及给大家。这里需要提前说明一点,本文所涉及到的许多概念,与教科书上有着很大出入,所持观点,与中国的许多“主流”学者相反(但我可不是非主流)。但是,这正是本文的价值所在。至于原因,你懂的,此处不解释了。

  所谓的心理咨询,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上的困惑和不适。这种咨询,可以是医生对患者的指导,也可以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审视与反思。所以,学习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就是: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在我看来,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层面,即理性、情感和本能,这三者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紧密联系,它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软件系统。当这三大层面不太协调,出现冲突的时候,人的心理问题就产生了。如果这种冲突相当的巨大且强烈,人就可能心理崩溃(类似计算机的系统崩溃),也就是精神失常。如果这种冲突得不到有效解决,从而长时间的存在,并且形成惯性,那么人的性格将会发生扭曲,最终发展为人格障碍,影响人的一生。至于这三大层面的具体含义,后面再慢慢解释。

  我知道,看帖的人中,不乏心理学爱好者,也不乏专业人士。但是,请不要跟我扯佛洛依德或者荣格,更不要扯《梦的解析》、《精神分析》,那些都是哥玩剩下的,都他妈是浮云。这里要讲的,是我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是适合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心理学。人类内心世界的形成,与其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生存环境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佛洛依德那一套,你不能照搬。也就是说,现代心理学在西方是适用的,但在当代中国,其实是水土不服的。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澄清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学概念。这些概念,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被长期混淆和歪曲,以至于许多人被终生误导,因此必须予以正本清源。
  日期:2012-06-25 20:32:18
  自卑与自信
  你有自信吗?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大部分人觉得自己还是有点自信的。但我认为很难说,看看下面的案例,也许你会有新的认识。
  2005年,曾有一位姓李的河北女大学生,通过熟人介绍找到我做心理咨询,据其自述,她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当时小李同学上大二,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小李是个标准的大美女,无论脸蛋还是身材气质,都有明星的范儿。她的家境也很好,父母是大学教授,从小到大,家庭给了小李良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关爱,小李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时,父母还给她买了一辆帕萨特轿车。我想象不出,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感到自卑呢?

  据小李自己说,在读大学之前,她一直是非常有自信的。从幼儿园开始,她一直都是老师的宠儿,父母的骄傲,无论学习成绩还是个人才艺,以至于身高相貌,家庭背景,她始终算是同龄人中拔尖的那种。但是自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小李的自信便逐渐削弱,以至于到后来变成了严重的自卑。
  于是我问小李,我说为什么在电影学院你会感到自卑呢?小李说,电影学院的同学都很优秀,个个都是出类拔萃,而且这其中不乏富二代和官二代。在新的环境里,从各个方面与同学们对比,小李自认为她都不具备绝对优势,所以她开始慢慢变的自卑。我又问小李,怎样才能让你感到自信呢?小李考虑了很久才说,如果她能有一辆法拉利跑车,如果她的父母拥有亿万财富或者身居高位,如果她能被大导演看中一炮而红,成为大明星,那么她的自信心就能够恢复。

  这时我抛出了第三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呢?难道自信就等同于豪车、财富和权力?小李思考了很久,也没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么,现在,请看帖的朋友也思考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呢?
  日期:2012-06-25 21:53:07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所谓自信,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对比之后建立的。比别人强的时候,或者面对弱者的时候,他就感觉自信满满。当他比不过别人时、面对强者时,他便不那么自信了,甚至于出现自卑感。比如,有很多国人在人家北朝鲜人民、额塞俄比亚饥民面前往往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可怜人家吃不上饭,而当面对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富人时,他们要么表现出一种貌似谦虚的谦卑,要么就通过歪曲事实的做法硬去诋毁人家,反正就是以各种形式表现他的自卑。CCTV的新闻播报风格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表现,动辄就和发达国家比指标,或者抬出咱们老祖宗的四大发明来证明欧美人的老祖宗都是脑残。最让人无语的是,CCTV硬是把这种做法说成是树立民族自信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