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国梦》
第42节

作者: 日月重开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既然我这么谦虚,就希望您也能谦虚一点。这个时代的史料纷繁复杂,后世评论又往往带有政治倾向。这个时代更处于一个人类社会形态大变革时期,常常会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藩镇之祸”这类很肤浅的表面见解。所以,希望您在谈到这些问题时能够谦虚一些,不要太趾高气昂的用现代人的口吻去苛责古人,更不要带有偏见的把古代公共管理者想象成傻子或者楼下那些情痴。尤其要屏蔽掉这几条常见的偏见和误解。

  一、宋人软弱,游牧彪悍,可以随便欺负宋朝玩儿。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无脑的一种偏见,无论是军事学还是管理学,都绝无基于对方性格强弱的判断依据。而且宋人最尚气节,远比贪财怕死的游牧部族强硬得多。再说,宋朝320年,是最长的一个汉族王朝,软弱的能挺这么久?国际竞合需要极大的智慧,以一句软弱、彪悍度之,似乎反而是在侮辱辽夏金元的智力。

  二、辽夏金元瞧不起富而不强的宋人,时刻想侵吞宋朝。真那么容易,那为什么三百多年都没侵吞下来,四个被“弱宋”搞死了三个,第四个也差点被拖死?要说今天的美国也很富,民风也不彪悍,那你估计蒙古想不想侵吞它?何况宋朝是最富强文明的国度,所有人其实都很崇敬。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公开说:“愿来世生中国为民。”《天龙八部》居然写他还想侵宋,你不如借十个胆子叫水扁去把他含泪热爱的美国爸爸灭了算了。

  三、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巨大。马镫发明后,骑兵确实厉害了不少,但自唐以来,步兵阵型日益复杂,骑兵的优势已经很小,即便是机动优势也不再突出。宋代大兵团作战,强调兵种配合和后勤连贯,你骑兵抛开大部队跑那么快,急着去让人砍死好重新投胎,来世生中国为民么?四国对抗宋朝并无军事上的战术优势,只是进化到了国家形态,持续作战的战略保障能力产生了飞跃。

  如果屏蔽了这些偏见,尽管本篇不是主线,我们应该也能获得一些启示。
  日期:2012-06-18 15:26:20
  六、巅峰处的大调整
  看了这么多支线,是不是都忘了主线了?其实这部分内容也不无意义,宋代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似乎发展到了顶峰,但各种新情况和巨大的外部效应也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
  辽国的崛起体现了隋唐建立完善政府组织结构范本后,游牧民族可以照此快速建立起规范帝国,以前中原王朝面对的是匈奴、突厥这样的游牧部落,从此就要面对辽、金这样的帝国了。以往霍去病带上几千精骑,冲上草原去砍几万脑袋(其中包括大量妇孺),匈奴这个民族(确切的说是部落联盟)基本上就散架了。但宋军砍了几十万辽国正规军的脑袋,你看大辽帝国散架没有?当然,这也说明中华帝国发展至唐代,才终于形成了所谓的东亚文明圈,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圈,而不是以往的1个文明帝国+n个野蛮部落。其实辽国的存在对宋朝发展也不无好处,北宋连续一个半世纪的国内和平辽国也不无功劳。草原上游牧部族星罗棋布,即便匈奴、突厥这样的强势联盟管理力度也毕竟有限,难免常有些部族忍不住到中原来抢一把。比如唐代突厥自身向唐称臣,契丹向突厥称臣,但突厥却无法约束契丹经常把唐朝打得满头包。辽帝国的高水平管理带给了蒙古草原史上最安定的一段时期,客观上为宋朝边境安宁创造了条件。但辽国又扶持西夏抗衡中原,这其中的国际博弈就相当复杂了,也促使中国人开始走出原始的“天朝上国”思维模式,用更加国际化的视野来思考公共管理的智慧。

  西夏是一个典型的地方官利用部族社会基础谋求事实独立的例子。宋朝严格实施中央集权,但显然对部族聚集区的认识不够,最终使某氏带领当地部族形成割据。这也促使宋廷转变思路,对越南、朝鲜、大理等尚未归化的封建领主辖区采取更灵活的策略,不再强行收归国有,有些领主反而更加忠诚。西夏的割据还产生了很多现实后果,最主要的是隔断了亚欧大陆桥并牵制了宋军太多精力。宋神宗多次和东罗马帝国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Alexius I)商议夹击西夏和塞尔柱突厥,但不太清楚西夏和塞尔柱之间是如何结盟,总之他们分别在东西两边顶住了两大文明帝国的一轮大规模进攻,之后两国再未共同夹击过中亚。不过后来宋军改用“浅攻”蚕食西夏领土的战略却成效显著,若非太监王贪功掉头灭辽,假以时日,必有机会了结这个心腹之患。这倒不能以管理学原理解释,确实有很大偶然性。

  金国的突然爆发造成靖康之难,更点出了汉式中央集权帝国的一个致命缺陷——主权过于集中,风险太大。上亿人口的主权都集中于同一个政府,管理效率虽高,但也将所有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这唯一一个政府一旦出了问题,立即全盘崩溃。周代犬戎也曾突袭镐京,劫走周王嫡支,但天下分封给许多诸侯,周天子挂了诸侯们还在,不至于一篮子全碎。尽管北宋宗室唯一逃脱的宋高宗(康王赵构)奇迹般的重建南宋,但我倒认为这反而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非汉式帝国自身的某种内在优点。

  毫无疑问,蒙古的战绩远超前三者,但这倒未必能说明蒙古模式最好,更多是因为遇到了全世界文明的集体低谷。当然,蒙古很好的吸收了管理工程的思想,才能支持超大规模的全球战争,一支没有高明管理工程技术的军队是不可能横跨欧亚的。而在蒙古(元)与南宋的对峙中,蒙古更是多次体现出这方面的高超水平。其实宋蒙两军战术层面的正面交锋总体说来宋军还略占优,但蒙古绝非靠强攻硬拔,而是以长期战争消耗南宋国力,逼其自亡。在这个长达四十五年的漫长过程中,蒙古帝国从大半个地球搜刮资源,源源不断的供应前军。前线部队不断的补给、撤换、轮休、整编,而轻重步兵、轻重骑兵、工程机械部队、火药武器部队、江淮水军、海军各兵种密切配合,调度有序,远非成吉思汗时代骑马打猎的原始战术可以比拟。

  另一方面,宋蒙世纪对峙最终以蒙古坚持到胜利告终,也点出了中国特色封建社会发展至宋的又一缺陷——经济路径依赖。南宋表面上看经济发达,但形成了对经济手段的依赖,连配置战争资源也不例外。组织同样规模的战争,南宋政府的花费比蒙古高得多,四十五年打下来,宋朝非亡于战败,而是亡于长年耗战引发的经济社会全面崩溃。相反,蒙古作为奴隶制部族领主社会,领主无需出钱请公民参军,直接让部属奴隶上场卖命即可。最终,野蛮战胜文明,无数文明成就付诸东流。尽管这并非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但这也让中国的公共管理者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辽夏金元四大帝国,在中国特色封建社会发展至巅峰时应运而生。历史从不直线前进,也从不孤立发展,任何阶段都会有新问题等着你去解决,即便达到了理论上的巅峰,仍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调整。但宋朝的灭亡和前面的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上升途中的调整还不太一样,而是达到巅峰后的大调整。这次大调整后中华帝国应何去何从?中国的公共管理者们又将如何审视这些问题,继续完善国家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管理方式?

  日期:2012-06-19 09:06:48
  第十篇万里海疆日月悬——明太宗朱棣
  四、宰相的终极形态
  当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这艘巨轮驶过无数惊涛骇浪,曲折而至宋朝,各方面都臻于完善,但很多新问题也浮出水面,最后一记上帝之鞭,一切又都烟消云散。所幸日月重开大宋天,洪武大帝再造神州。
  明太祖总结宋朝的问题,主要有几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