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国梦》
第39节

作者: 日月重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太宗这边毫不知情,他正在兴致勃勃的欣赏自己宏伟的战略设计和高超的微操技艺,至于援军嘛,也记不清楚打趴下多少支了。光义只是有点奇怪,韩德让眼看着这么多援军源源不断的来撞墙,怎么还没吓得投降?
  现在撞墙的又来了,这次来的是老熟人耶律沙。耶律沙在上次战败后被派驻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主防太原的宋朝山后军。现在南京告急,耶律沙只好暂弃山后防线,率数万大军来救南京(其实宋军都集中在南京,山后根本无需防守)。由于这次来的数量比较大,宋太宗亲率御前殿直军迎战。虽然早知宋军步兵方阵的厉害,但是没办法,耶律沙还是硬着头皮冲阵。沙宰相这次面对御前殿直,比上次在白马岭更惨:冲锋途中就被弩阵射倒一大片——撞到重步兵方阵动弹不得——被宋军骑兵从侧翼包抄——宋军阵型推进压缩——耶律沙带着还没死的人赶紧跑路。

  宋太宗啐了一口:“这废柴,真会浪费老子的时间!”
  不过按惯例,对方跑路了你就要追击一下。但这次宋军最精锐的御前殿直军居然用了整整一下午“追”了十里路,最后没追到,不按阵型拖拖拉拉的慢慢往回走——狮子终于打盹儿了——累了那么久还拖欠奖金,不躺下睡已经很给你面子了!而耶律休哥就在这时赶到了战场!
  日期:2012-06-14 13:45:40
  虽然也很急于救场,但耶律休哥没有盲目出击,而是在高处仔细观察了宋军阵型,然后召集一大帮败军之将,共同研究作战方案。最后辽军临时参谋本部制定了三路出击,由耶律沙率中路军吸引,牵动宋军阵型前凸,休哥、斜轸分率精骑大范围迂回,从侧翼寻找宋军阵型牵动后的结合部突击的作战方案。而集中打击目标是凸出的万名御前殿直军,吃掉后再与城内守军夹击围城部队,至于剑神营嘛……光义你带回去,别说是人,开封街头的好多猴子恐怕都要失业了。

  说实话,当我读史至此,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这绝不是武悍的蛮族军头,这种科学配置作战资源的水平甚至在宋太宗之上!在上千年的对外战争中,汉民族还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对手。可是……可是为什么这第一次对面就是耶律休哥,我们这边却是光义?玉帝,老实说你是不是新近纳了个契丹族的妃子?廷议通过了没有?
  不过光义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当御前殿直军在暮色中空着肚子慵懒的往回走时,休哥的三万骑兵每人手持两盏火炬在高处往来奔突。夕阳下宋军看不清尘土中到底有多少辽军,只觉得光焰炙天,开始略有惧意。而宋太宗发现御前殿直军现在所处的位置很有问题——不但位置凸出,而且高梁河沿岸的开阔平原非常利于辽军骑兵包抄,于是赶紧下令后撤,汇入围城的三十万大军。然而这时耶律沙却掉头从正面扑向了他,宋太宗勃然大怒:“给我捶扁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

  光——义!
  耶律休哥在一旁冷静的看着,当他确认宋太宗没有立即撤离高梁河,而是迎向耶律沙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冰冷的从牙缝里抛出一句:“你已经死了。”
  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的精骑极速画出两道巨大的圆弧,分别从两侧翼精确的找到了宋军阵型的薄弱环节开始猛攻。殿直军脱离主阵太远,结合部遭到猛攻有点惊慌,但这毕竟是当时世界上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在这种情况下竟然仍不失阵型,激战中甚至让耶律休哥负了重伤!宋太宗觉得胜利的天平仍然偏向自己,然而不幸的是,他除了没有想到对方也懂得科学的战术,更没想到更重要的一点——对方是辽帝国的国有军队而非部族领主的私军。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如果是部落领主的私军,那这支军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领主抢钱,一切都围绕领主的个人利益,如果他的人身安全都已经受到威胁,那就算打赢又有何意义?这时他们会跑得比野狼还快。然而休哥不是部族领主,他麾下的将士也都是帝国的军人而不是谁的私有财产,他们要救援的这座城市是帝国的国土而不是谁的私有辖领,他们不是去抢劫而是抵抗侵略,保家卫国!所以,身负重伤的休哥没有退缩,已经不能骑马的他让部下以轻车相抬,继续指挥,几度昏迷不下火线!辽军将士深受鼓舞,向宋太宗御驾发起了热血澎湃的猛冲,拼命击穿了宋军侧翼!宋军惊慌失措,耶律沙和耶律斜轸也从另两个方向击穿阵型,御前殿直军终于全线崩溃。

  宋太宗左腿中箭,这下他终于知道打仗不是打游戏,腿伤不能骑马,所幸左右找来一辆驴车才勉强逃离战场。而真正的灾难发生在围城的三十万宋军身上,在正常情况下直接指挥这么多人已经是奇迹,现在仗打输了,总指挥却坐上驴车当了赵跑跑,面对守军和援军的夹击,他们除了溃逃别无选择。不过幸好辽军损失也很大,再无力追击,宋军只损失了万余人,绝大多数逃回了涿州(今河北保定)归建。

  此役史称“高梁河之战”,是宋太宗首尝败绩,也是宋朝建立以来首次战败。更重要的是,这应该算是中原汉族王朝首次面对国力不比自己差太多的国家(匈奴、突厥之流显然不能算国家,而高句丽之流又过于弱小),并在大规模攻城战中落败。而且宋人还发现一个问题:汉族人韩德让为辽帝国拼死尽忠,幽云地区的汉族百姓也没有表现出对宋王朝的丝毫亲近感,而是全力捍卫他们的祖国——辽国。不仅是幽云,其它地区也有类似情况,这是中唐以来形成的历史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节点,下面的篇章我们还会详细说到。

  顺便说一下,高梁河,你知道是哪儿吗?如果光义当时就知道,一定早就吓得屁滚尿流的跑掉而不会在这里留下一场败仗。没错,高梁河就是今天的——西直门!有人认为正是战神耶律休哥的英雄气概长留此地,尤其那架传奇般的轻车化作一股浩气,催生了那座令首都驾驶员无不景仰的世界第九大奇观。
  三十万宋军各自逃到涿州,人到得差不多了却发现一个问题:太宗不见了。实际情况是光义坐车走西直门,当然要来晚点。但一直没他的消息,又有人亲眼见他中了箭,难免会考虑他已壮烈牺牲。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大家开始讨论谁赶紧继位,大家基本认可宋太祖之子赵德昭最合适。然而就在此刻,宋太宗又回来了。
  我还没死,你们就在这儿讨论继位?太伤自尊了!而对他们的讨论结果赵德昭也难免会心怀芥蒂。不幸的是德昭偏偏跑来劝宋太宗:“您看这仗没打好就是因为奖金到不了位,现在打败了,赶紧补发太原的奖金,还能挽回一点士气。”宋太宗正有气没地方撒,怒吼道:“你现在还没当皇帝呢!等你三叔死了,你当了皇帝再发吧!”赵德昭挨了骂,心里很难受,又联想到自己的微妙处境,竟然找把水果刀自刎了。三叔伤心得抱尸痛苦:“痴儿,何以至此?”

  哎,光义,你还是不成熟啊!
  不过也别太小看宋太宗的管理学水平,尽管他对连续攻克太原、幽州自信满满,但也没忘记应急预案,他早已准备好了辽军反攻时的对策。宋太宗将防线后撤至中唐以来构筑的镇、定、高阳三关,以殿前都虞侯崔翰节制诸军,李继隆为都监,并授予他的重要发明《平戎万全图阵》,诏令诸将按图作战。辽军获胜后趁势反击,幽云十六州其实有三州在关南,早就被周世宗所夺,现在要趁机收复,燕王韩匡嗣率八万精骑向满城(今河北满城)扑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