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人袁世凯——辛亥百年,世事新说》
第2节

作者: 临川之笔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清朝的军队沿革如同一部丨毒丨品的发展史。
  吗啡最早是作为鸦片的替代药出现的,**因是为了戒断吗啡成瘾症而研制的。而从八旗、绿营到湘军、淮军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新生者无不是为了接替腐败者而诞生的,却迅速腐化到更为不堪的境地。
  直至1904年新军改编,装备新式武器,采用严格的征兵标准和西法训练,军官多由学习军事的留学生担任。全国分为36镇(师),其中第一至第六镇为常备军,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又称北洋六镇。

  每镇(长官称统制)分两协(旅),每协(长官称协统)分两标(团),每标(长官称标统)分三营(营),每营(长官称管带)分四队(连),每队(长官称队官)分三排(排),每排(长官称排长)分三棚(班),每棚(长官分正副目)14人。
  日期:2011-02-23 00:10:13
  中国病人袁世凯3
  驻扎在武汉的新军有一个镇和一个混成协,共计一万一千人。镇统叫张彪,协统叫黎元洪。所谓混成协,是指由各省自己征募的军队,兵员数接近“协”的标准,便可呈请北京,配给一些炮兵和骑兵,组成一支没有正式番号的机动部队。
  故事就是在这一镇一协里上演的,名为《亦正亦邪》。
  镜头切到了“邪”的一方,画面变成了冷色调,低沉的音乐适时地响起。湖广总督瑞澂(音同成)望着案台上的《大江报》,在那篇反动文章旁边批了一排字:淆乱政体,扰害治安。着即查封《大江报》。

  国共两党的历史教材能达成共识的不多,瑞澂算一个——***典型。不过说实话,此人在满人里真不算草包,当年在江苏布政使(江苏省省长)任上,办新政卓有成效,《清史稿》上说“中外交诵其能”。当然你会说,《清史稿》是满清遗老著名五毛赵尔巽编的,当然给满人唱赞歌了。但问题是,瑞澂后来的种种脑残行为近乎将湖北拱手相让给起义军,以至于赫然排在盛宣怀之后,成为那 些真正“爱我大清”的人日夜想啖肉寝皮的罪臣。

  因此,赵五毛的评语还是相对客观的。瑞澂在鄂督任上,处理湖南饥民暴动,惩治若干劣绅,为官比较清廉,声誉非常不错。之所以前后反差那么大,不能武断地认为他是影帝,只能说思想进步,品德优良并不妨碍一个人贪生怕死。
  《大江报》被查封后,总编詹大悲被判处一年半的徒刑。24岁的詹大悲是武汉反动组织文学社的文书部部长。该组织成立于半年前,志存高远,以“推翻清朝专制,拥护孙文的革命主张”为己任,社长是混成协的普通士兵蒋翊武(黎元洪跳进长江也洗不清了)。
  文学社一点也不文学,叫这名字是为了看起来和谐,其成员大多为新军士兵。这些反动士兵平日的精神享受就是看《大江报》,现在精神食粮没了,大家开始不淡定了。
  不淡定的结果就是开会,和另一个反动团体共进会一起,连续开了三次会,商讨合作事宜。第三次会议是在富二代刘公家召开的。能让富二代把兴趣从开跑车撞人转移到造反这件事上来,可见清政府有多不得人心。
  刘公他爸是襄阳首富,一般这种不差钱的富一代对下一代的期望就是走仕途,毕竟在中国,士农工商的传统排序还是深入人心的。刘公利用中国人的劣根性,写信给他爸说要捐个道台(厅级)当。刘老头二话不说,赶紧给汇了五千元,让刘公把这笔前作为买官的铺垫。
  结果就让孙武给盯上了。孙武是共进会的老大,一向反动,十年前就参加过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还被封为“岳州司令”。起义失败后潜逃到日本,加入了同盟会。共进会成立后,孙武作为业务骨干,空降武汉,策划起义。
  孙武眼红刘公的巨款,找来新军排长彭楚藩商量。彭楚藩自告奋勇道:“刘公曾经秘密印过一份叫《革命方略》的地下刊物,我去吓唬他,如果他不交钱,就说要告发他,让他捐官不成!”(赤裸裸的黑吃黑啊)。

  果然,彭楚藩到刘公家“作客”,没说几句,就掏出一本《革命方略》,虎视眈眈地望着刘公。刘公不满道:“我原本就是从家里骗钱干革命的,唬我作甚!”彭楚藩大喜,说了些好话,二人把酒言欢……
  1911年9月23日,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武汉楚雄楼十号刘公家宣布合并。博弈的结果是,原文学社社长蒋翊武担任军事总指挥,一把手,这是由于文学社人数多,在新军里基础好。而共进会方面因为后台硬(同盟会),经费多(刘公的),因此推举孙武为军政部长,刘公为总理。
  同时,大家接受了原混成协士兵,文学社评议部部长刘复基的建议,从今往后不分彼此,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
  翌日,起义指挥部召开干部会议,一百多人参加。会议决定,将于1911年10月6日起事。那一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暗合历史上“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元朝末年,陈友谅起事,在中秋节以月饼传信,奋起杀元兵。
  日期:2011-02-24 23:40:09

  中国病人袁世凯4
  同一时刻。
  镜头以快进的方式摇到南湖炮队。湖北新军炮队第八标三营。
  正目汪锡九和几个士兵即将退役,一帮战友喝酒为他们践行。排长刘步云平日就看汪锡九不顺眼,此刻见他和一群士兵吆五喝六,借着酒劲还骂骂政府,便上前干涉。退伍老兵一向比较横——马上滚蛋的人了,用不着再装孙子。加上这帮人原本就跟革命党有联系,好些连辫子都剪了,都不是善茬。
  这一干涉,火花就擦出来了——《大江报》不让看,喝酒不让喝,干脆让子丨弹丨飞算了。于是,双方由争吵升级为械斗。
  本来也没多大点事,打打架斗斗殴权当操练了。谁知炮营管带不会来事,非要偏袒刘步云,派宪兵抓人打人,顿时激怒了士兵。
  几十个士兵趁着酒劲冲进军械库,取出几十杆马枪,对着军官室一阵乱轰。
  可惜枪里的子丨弹丨都是有药无子的训练弹,拍戏倒是很有气势。乱兵们一不做二不休,拖出快炮三尊,准备大干一场。又可惜,新军的炮与炮弹是分开的,有炮无弹——独裁者连看家狗都严加防备,真可谓苦心孤诣。
  这一闹腾,惊动了镇统张彪。
  张彪是张之洞在山西巡抚任上发现的,从此跟着张香涛走南闯北,成了他的侍卫和心腹。相貌憨厚的张彪除了腿脚比较伶俐,别无所长,放到现在充其量是个优秀的房产中介。之所以能当上湖北的军事二把手(一把手是总督),无非是跟对了人。
  让这样的庸才身居高位,在治世混一混也就过去了,反正中国就是一滩稀泥,你混我混大家混。但搁到乱世,就有好戏看了。
  当晚,张镇统很生气,迅速派马队前去弹压。待骑兵赶到时,哗变的士兵早已作鸟兽散。
  人是散了,人心也散了。

  很快,“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小道消息便在军营里传播开来,搞得大家都很兴奋,夜不能寐。
  同样失眠的还有瑞澂。杀鞑子?湖北最大的鞑子就是他。神经紧张的瑞澂屡屡派出密探,侦查消息来源,并宣布八月十五当天全城戒严,官兵不许离营半步。同时,军中除执勤士兵可携带少量子丨弹丨外,所有弹药一律收缴,集中保管。再者,中秋联欢会只能提前一天举行,八月十五那天,严禁各种名义的聚会。
  这下轮到“武昌革命党人”郁闷了,计划完全被打乱,只好延期至10月11日起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