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哥说民国,没有更猛,只有最猛》
第34节

作者: 犀利哥说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和放权重要相关的改革:听了,研究研究。

  和放权极为密切的改革,听了,不表态,能拖则拖;拖不下去了,再听,再拖。
  总之一句话,你说,我听;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这孩子,越来越善解人意了,慈禧一边读奏折,一边流着泪。
  犀利哥不禁拍案而起,瞿鸿禨说得好啊,太好了,说出了多少人得心里话;说出了多少人憋在心里而不敢说的话。母子情深,心有灵犀,现在哥终于信了他对慈禧这位母亲还是有真感情的。
  改革,多么迷人的糖衣炮弹;瞿鸿禨,多么迷人的制糖高手。
  谁会首先被糖衣炮弹放倒呢?
日期:2011-05-15 10:19:58

  109、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糖衣炮弹对准的往往都是最厉害的角色,袁世凯,就是你了。
  袁世凯此时正站在舞台之巅被无数耀眼的聚光灯照着、烘着、烤着。
  犀利哥知道聚光灯下的感觉,有过一次真实的经历,曾被一只聚光灯长时间的聚焦。

  那是照身份证大头照,灯光一亮,犀利哥就开始迷糊了,心潮澎湃,不知所已,这感觉,太奇妙了。先是紧张,后是兴奋,接着是浮想翩翩,把自己想象成对着下属讲话的领导;想象成接受万千歌迷膜拜的巨星,现象成一本正经的CCTV播音员。想法多了,这表情就不知道怎么摆了,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折腾了大半天,还是摄影师提醒,放松点,象平时一样。
  犀利哥恍然大悟,把自己想象成什么都不是,才最轻松,才能进入最佳状态。
  可袁世凯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什么都不是,虽然他一直不想过分显摆,但慈禧已经把他推向前台,无数聚光灯照着他,烤着他,让他从里到外都热起来,沸点沸起来了。
  当达到沸点时,预示一切就要开始降温了。

  让袁世凯降温的还是那个女人,慈禧。
  在官制改革行进的如火如荼之际,慈禧特意单独召见袁世凯,几句鼓励的话后,直接切入正题,
  “近来有许多弹劾你的折子,我都留在宫里未给大家看”,慈禧淡淡的说。
  按惯例,太后说这话,袁世凯应当磕头,不说话只磕头,诚惶诚恐的磕头不止。

  不过这次也许给聚光灯照恍惚了,袁世凯竟未听出真意,以为是阻挠官制改革的事,不假思索的冒出一句“此等闲话,皆不可听。”
  慈禧面露不快,挥挥手叫袁世凯退下。
  犀利哥温馨提醒:在官场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分清主次,分清大小,弄清楚自己是谁;和领导相处,金钱可以暧昧,主次、大小绝对不能暧昧,必须不能把自己当人看。
  记住了,本事用在刀刃上上,但绝对不要用在领导身上。
日期:2011-05-15 15:38:57

  110、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官制改革终于出来了,考虑到军机处是重要行政中枢,依然保留不变,至于责任内阁,慢慢来。
  什么都没变,那叫什么改革。
  别急,既然是改革,肯定是会有所改革的。
  户部变成度支部(财政部)
  兵部变成陆军部
  刑部变成司法部
  工部变成农工商部

  增设了邮传部,主管电信邮政、铁路运输
  犀利哥赞叹,这名字多有现代化气息,改革终于改到点子上了,中国开始迈入现代化。
  为了显示改革的公平、公正、合理,不让少数人垄断改革的成果,瞿鸿禨建议军机大臣不得兼任各部最高长官,很快得到慈禧的批准。
  于是军机大臣徐世昌、荣庆退出了军机处,专心他们本部的工作,他俩都是袁世凯的铁哥们。
  鉴于外务部的特殊性,经常和洋人打交道,熟谙洋务的外务部尚书瞿鸿禨继续以军机大臣兼任此职。可瞿鸿禨打报告说自己忙不过来,顺便保举秘书林绍年进入了军机处。
  这还不够,新成立的陆军部要统一全国练兵大权,原来统辖北洋六镇的练兵处也一并划归陆军部。袁世凯做了改革的表率,北洋六镇拿出四个镇交给了陆军部。
  新成立的邮传部又开始说话了,要收归全国的电信、铁路,于是袁世凯督办电信邮政、铁路的差事也顺理成章的交给邮传部。
  将最厉害的角色推到最闪亮的舞台,让他充分的表演,然后聚光灯全灭,最亮的星成为最黯的星,这就是慈禧老太太的“阳谋”。
  当然,老太太知道大清国最有才干的还是袁世凯,朝廷不能没有他,只不过挫挫你的锐气,让你长个记性,再厉害,也只是我手里随时可以轻轻捏死的一只小蚂蚁而已。

  沸点终于降成了冰点,正好冬天也到了,袁世凯全身拔凉拔凉的,没有一处不凉,尤其是心,凉透了。
  无官一身轻,可袁世凯是无官一身重,这打击也太大了,他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上楼做宅男,只吃饭发呆,不见客聊天,一个冬天都没下楼。
  不会想不开吧,要患了抑郁症,不慎坠楼那麻烦就大了。
  放心,袁世凯先天没有抑郁症的基因,何况犀利哥已经帮他猜透了老太太的心思。现在好好在楼上冬眠,蛰伏,反省,养精蓄锐。对于你这个级别的天才,永远都不缺机会,缺的只是等待。
  犀利哥送你一句名言:冬天快要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