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七大宰相风云录——治国之路上相权与皇权的爱恨情仇》
第17节

作者: 行光唱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11 09:06:21

  4、劝行督责
  法令和刑罚一天比一天严酷,群臣人人自危,百姓个个恐惧,想反叛的人很多。二世又修建阿房宫,修筑直道、驰道,赋税越来越多,劳役没完没了。于是陈胜、吴广便在大泽乡(安徽宿县东南)揭竿起义,东方的豪杰也纷纷起来反抗秦朝,自立为侯王。陈胜的军队一直打到鸿门(陕西临潼县东),才被击退。
  当时,李斯的儿子李由作三川郡守,而起义军向西进攻,来去都经过三川地区,李由无法抵抗。等到章邯击破并赶走起义军,朝廷便接连派人到三川郡去调查,并责问李斯身为丞相,怎么能让盗赋猖狂到如此地步。李斯十分恐惧,又贪恋爵位俸禄,不如知何是好。
  一天,李斯带着幼子和随员一同到咸阳郊外散步,以消除多日的苦闷。这是一个深秋的季节。李斯站在高高的土堆上,极目远眺,咸阳城里宫阙成群,错落有致,阿房宫里袅袅的香烟与落日的余辉相映成趣;回首近处熟透的水果,鲜红可爱,身边的幼子茁壮成长。仰望苍天,几朵金色的云朵悠闲飘忽,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往南展翅飞翔。
  李斯望着那领头的大雁,思索着当今动荡的局势,不禁喟然长叹,回首对随员和幼子说:“当今皇上就是这领头大雁,我们正是其侧翼飞行的小雁,大雁飞向那里,我们也随之飞到哪里。一旦我们与领头之雁失去联络,便会成为孤鸿哀雁。”
  李斯早就意识到皇帝对臣僚的绝对权威,他借大雁群飞时领头雁与小雁之关系,形象地向其幼子和随员道出了自己对君臣关系的认识,以及他目前的难堪处境。显然,要保住爵禄和荣誉,李斯绝不能失二世的欢心。

  从郊外回家后,李斯的心灵全面扭曲了,他决意迎合胡亥。深夜,他掌灯提笔,专门给胡亥写了一封奏章。这道有名的奏章,历史上称为《劝行督责书》。它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就是严刑酷法加独断专行,以便控制臣民,达到君主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终极目标。
  二世看了李斯的奏章后,心花怒放,十分欣赏,他觉得李斯对他是忠心耿耿,未怀二心的。
日期:2011-08-11 17:12:35

  5、赵李矛盾
  郎中令赵高,身居要职,把持着朝政大权,常因大臣不听从自己,滥杀无辜。他唯恐大臣入朝奏事,揭他老底,便生一计,使大臣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他对二世说:“陛下年轻,又刚即位,未必对什么事情都熟悉,如果坐在朝廷上听群臣奏事,偶尔有赏罚不当的地方,就会把短处暴露给大臣。不如深居宫中,等大臣们的报告转达上来后,再考虑研究处理办法。”
  二世采纳了这个建议,不再坐朝接见夫臣,整天住在深宫,在歌舞声中打发时光。朝中政事,由赵高一人专断。

  李斯对此很不满意,说了几句闲话。赵高知道后,就想个了恶毒的计策。
  一天,赵高来找李斯说:“现在函谷关以东盗贼蜂起,而皇上还要加紧征发劳力修建阿房宫,搜集狗马之类无用的玩物。我想劝谏,可是地位低贱,不够资格。您是丞相,怎么不出面劝谏呢?”
  李斯说:“是啊,我早就想劝谏了,但现在皇上不坐朝,住在深宫之中,我想说的话不好由别人传达,想要进见,又实在没机会呀!”
  赵高装出一副认真而神秘的样子说:“您如果真要进谏,那我瞅皇上空闲的时候通知您。”
  于是,赵高便看准二世正和美女们欢宴取乐的时候,派人通知李斯:“皇上正闲着,可速来奏事。”
  李斯立即来到宫门要求进见。二世正玩到兴头上,听说丞相求见,非常生气,说:“我平常闲着的时候,丞相从不见来,我今日正与众女玩乐,丞相却偏偏跑来奏事,这不是瞧不起我,故意让我难堪吗?”于是拒不接见。
  接着,二世向赵高谈起此事,赵高装得十分惊讶,并乘机挑唆说:“这可太危险了!沙丘的密谋,有丞相参与,现在陛下立为皇帝,而丞相的地位没见提高,看他的意思可能是想割地为王哩!另外丞相在外面,权力比陛下还大啊!”赵高又说李斯的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与楚地的盗贼陈胜等有文书往来。
  二世信从赵高的话,便立即派人再去调查核实李斯的儿子李由与盗贼勾结的情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