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的眼重看历史》
第60节

作者: 谁是谁非任评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汽车行驶的权利,是属于我们对于我们物权的处分,我们作为中国人有国内道路的通行权,本身也是我们的人权的一部分,路是公有的,对于所有人处置自己物权的限制,在司法上保护我们的物权的根本要求就是这样的政策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做出,因为我们的通行权和物权本身是法律赋予的,那么就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进行限制和剥夺,如果我们能够以行政权力来限制和剥夺我们的法律权利的话,那么就是权大于法,我们的法制建设又倒退到改革开放以前了。

  想一下当初我们的限放鞭炮,就在北京经过了复杂的听证和全民讨论和人大表决等等程序,现在我们限制市民的车辆,程序如此简单,肯定是有重大问题的,原因就是要公开的这样操作,老百姓是通不过的,我们北京有200万左右的私车,对于不到2000万的人口,有车的老百姓是大多数。我们老百姓对于奥运的限行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因为这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大家可以相对的忍让,但是这决不等于就此授权政府可以任意的践踏民众的权利。

  在限行中究竟是谁得到好处呢?车是不堵了,最得到好处的当然是那些有特权的车辆,他们不受限行,却可以更好的行驶,所有的这些政策的决策者所开的车辆均是有特权的车辆,他们有谁是坐公共交通上班的呢?他们的决策是有个人私利影响的。如果要提倡老百姓做公交上班,首先要服民心的做法不是封存30%的公务车,而是要求公务员均必须乘坐公共交通上班,哪怕是强制每周就一天也可以,这些公务员所开的车又有几辆是私车?又有多少限行了呢?政府先带头,公务员先乘坐公交,这样的限行老百姓才服气。

  日期:2008-10-11 23:51:41
  世界金融风暴的大国阴谋论
  这几天的世界金融动荡,全球股价的大跌,已经造成所有人的恐慌,很多人在这样的大跌后认为有抄底的机会,这样的想法是很天真的。
  这样的危机不是一天造成的,在这样的危机之前,个人感觉有美国政府和金融资本的故意在里面,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天产生的,产生这样的问题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和背景,我们分析这样的背景在哪里:
  首先的背景是美国的巨额国债,美国通过这样的国债,把各国的经济资源调动到了美国,美国发行国债基本没有什么成本,因为对于这些国债和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个负利率。
  为此美国长期坚持弱势美元的国策,以弱势美元缩水各国对于美国的债权,而且这样的弱势美元,导致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价格的飞速上涨,带动了各个经济要素的上涨和利益的再分配,导致实际的经济发展放缓。

  再一个背景就是美国的次级债的破产,因为美国的信贷的过度和信贷的证券化,这些证券被全球各个经济实体购买,美国人买单的不多,成为其他储备美元外汇的投资产品,这就是我们畸形的外汇储备的去向。我们外汇储备购买这些债券所要求的回报很低,间接的促使了信贷的过度,美国是鼓励这样的,因为对于他们本国的经济有好处。

  在此现在是银行的破产了,美联储主动地实行了负利率,这样的负利率政策,银行业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银行破产,在美联储实行负利率的那一天,就应当能够知道回有这样的风险的。我以前就分析过弱势美元就一定有崩溃的一天,现在美元开始崩溃了,而这样的过程还要继续下去,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外汇储备还要有更多的损失。

  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故意的,我们没有证据,但是我们可以分析,一个国家的政策,一定是理智的处理的,连续没有道理的决策是不可能的,另外,就是利益在谁那里,我们引用基督山伯爵那找到仇人的方法,谁在整个事件中获取利益,谁就是幕后的黑手,对于经济问题的操作,不可能没有人为在里面,但是谁也不会出来承认,谁都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不会说公正的真话。

  这样的危机,没有美国弱势美元的政策,没有美联储主动的美元负利率,这样的危机会产生吗?经济长期发展后的调整很正常,但是发展到如今的百年不遇的危机就是不正常了,这不正常的背后就是阴谋论的影子。
  我们再次看这样的危机,大家在恐慌中都在争取拿最多的现金,价格会大大的缩水,会低于价值很多,这个时候是现金为王的,而此时在国际领域,谁能够发行现金呢?那就是控制国际货币美元发行和国际黄金清算的美联储金融大鳄,这样的举动与当年的剪羊毛运动是类似的,只不过这次被剪的是我们发展中国家为主。
  我们的巨额外汇储备,就是被剪的对象,美国所要求的救市,世界各国还要为美国买单,这些新冲入市场的债券,一定稀释以往的债券价值,同时世界各国购买美国的债券,一定要把本国的资金占用,最后得到好处的还是美国的资本市场。
  我们知道危机中所谓的价格变化,并不带来商品实际的价值变化,也不代表企业的价值变化,在市场股价普跌的情况下,要进行对比的是谁跌得多,谁最先开始跌,在这样的资本轮动中,金融危机中先跌的,跌幅大的,一定是最吃亏的,这样的国家是哪一个在和谐的背后,大家都知道是哪一个国家,这里就不说了。
  在危机中,尤其是金融危机中,到了现金不被信任的那一天,谁掌握最多的资源,谁就是王者,以后再次建立秩序,也一定是资源说话,中国海外没有控制资源,贸易也没有定价权,技术和知识产权也处于劣势,这样的经济调整,如果中国参与到漩涡里面,一定是被剪得对象。

  为此个人认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方向没有必须只有需要,中国此时应当加强的不是开放而是封锁,加强外汇的管制,限制热钱出境,不参与海外的救市,发展国内的市场,而且这样的市场限制海外的资本,不能再搞国民歧视,是让外资争取国民待遇,而不是中国人在国内当二等公民。
  在此背景下这样的危机不是一两天发生的,也不会一两天结束,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是覆巢之下没有完卵,但是也有机会买到危机中他人贱卖的资产,每一次的危机都是一个聪明人的机会,对于老百姓也一样,就是在文丨革丨期间,老百姓会投资收藏的有心人现在都是富豪了。
  日期:2008-10-14 23:33:25
  四十、鳌拜与旗地互换
  说起鳌拜,大家一直津津乐道的是康熙的智擒鳌拜的故事,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多说这个过程了,但是我要思考的是另外的方面。
  我们可以查到的是鳌拜有满清第一勇士的称号,对于鳌拜的战功,我们提及的很少了,有这样的称号的人,一定是有不世战功的人,只是鳌拜生前不仅仅是康熙打击过他,他受到最多的打击还来自多尔衮,因为鳌拜是多尔衮政敌豪格的人,我能够查到的正史的纪录就是鳌拜阵斩了张献忠,这样的功劳肯定很大,但是也属于镇压农民起义的人物,我们现在也是要作为反面的人物限制宣传的。

  鳌拜激起最大的反对的事件是旗地的互换,这样的背景是满清入关后各旗各占据一片地方进行圈地,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在鳌拜提出这样的互换时,旗地已经稳定了约二十年,很多人已经在此安居了,这样的互换,肯定是一个涉及众多人利益的大动作,想一下现在的拆迁就知道了。
  鳌拜为什么要进行旗地的互换,这里的主流说法是当初白旗占据的地方好,鳌拜所在的黄旗占据的地方不好,但是这样的互换,实际上是伤筋动骨的事情,即使是所占据的土地有差别,这样的交换的损失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本人认为还是有另外的原因的。
  本人认为这样的做法更在于保持满清的游牧本色。对于游牧的方式,如果以生产的方式存在,在能够进行农耕的地区,肯定是一个落后的生产方式,但是我们要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如果是军事目的,这样的换防就是意义重大了,我们现在也是要经常进行军队的换防的,而且我们现在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服兵役也就是几年的事情,而满清的八旗是以从军为终身职业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