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49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2-08 23:02:18

  阿玛里克作为国王的声誉,可能不如他的兄长,他的个性不是那么富有魅力,他在战场上的表现也不是那么神勇,但他并不是一位懦弱无能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之下,王国非但守住了自己的疆域,而且还有所扩张。
  后代的史学家们对于这位国王的批评,大多数是针对他一再率兵入侵埃及这件事情,批评者们认为这一系列的入侵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效果,徒耗王国的实力,而这种徒劳的冒险,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失败。
  这种看法或许有它的道理,但是在阿玛里克国王当政的时期里,很少有人对于国王的这个军事策略提出过异议,而且国王一直到驾崩为止,始终享有着很高的声誉。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种批评或多或少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我们在后面就会看到在埃及所发生的一系列波折,而我个人认为,国王的这个以攻为守的策略,并非空然妄想,或者急攻冒进,在前面我们看到,王国遭受埃及的严重军事威胁时日已久,而针对埃及的一系列行动,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当然最后的实际结果是不成功的,否则这种批评意见也不会出现,但是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当鲍德温一世国王率领他的1000名士兵正面直撼埃及的上万军队的时候,如果最终惨败,后来人又会如何评价这一举动呢?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当时那是迫不得已,问题是,阿玛里克国王入侵埃及,又何尝是一个茶余饭后的消遣节目?阿玛里克国王接手过来的这个王国,又何尝不是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在上一章节的记述里我们看到,就在阿玛里克继任为国王前不久,在巴勒斯坦发生了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对于耶路撒冷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这两件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王国的军事战略地位,一个是王国终于夺取了阿斯卡隆,这件事情让王国面对埃及的地位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并开始转为主动。另一个是,在过往不短的时期里的,穆斯林世界中的,不大可靠的利益同盟,大马士革,如今已经转变为坚决的敌对势力。

  所以形势大体上是,王国在北面失掉一分,在南面得到一分。如此一来,对于王国来说,北面在变的坚硬,而南面却变的柔软。
  所以对北方采取守势,而向南方寻求扩展,也许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决定。不过,对于阿玛里克国王一再率军入侵南方的埃及的质疑,也并非没有道理:
  在埃及取得再多的军事胜利,也依然无法自然消解在北方的巨大压力,这中间不存在以进攻南方来打击北方,以攻其必守,来迫使北方的军事压力自行收缩的问题,而攻袭或者征服埃及的战略意义被进一步弱化的原因还包括:王国一直以来就面对的人员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限定了,王国在任何时候采取急速扩张的政策,都是冒险的,而埃及的领土,是相当庞大的。
  也许攻打埃及所导致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是,把本来应该在北方的战场,搬到了南方,把热点从王国的北部边境,搬到了南方的埃及。而这正是下一步,历史的实际走向。
  阿玛里克国王在继任之后,立刻就对埃及发动了攻袭。1163年9月,国王率军一路进发到尼罗河,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但是当时正处尼罗河的泛滥期,埃及人只是简单的掘破了几处堤坝,就让国王只能望河而兴叹。次年,国王卷土重来,大概任何人都会在这里大吃一惊的是:这一次,国王是在埃及的维奇尔,沙卧尔的请求之下,率军进入埃及的。
  那么为什么沙卧尔会请求一支法兰克人的军队进入他的领土呢?答案差不多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他正在面对对他而言,比法兰克人更可怕的敌人,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更加可怕的敌人就是奴拉丁,其时,奴拉丁的军队,已经在埃及的领土内虎视眈眈。实际上奴拉丁本人这一次并没有来,侵入埃及的军队是由他手下的一位酋长,谢尔库赫率领的。关于这次穆斯林内乱的前因后果,说起来比较复杂,更具体的情形,将在后面介绍穆斯林世界的章节里具体讲述,这里简单些说,就是埃及的法蒂玛王朝对于奴拉丁的实力相当恐惧,于是不得已,向法兰克人求助。

  应该说沙卧尔的想法,基本上是和尤奴儿差不多的。当然这也很自然的把他变成了,继尤奴儿之后的,第二位较为显眼的穆斯林叛徒。
  当然,对于本来就决定要对埃及发动主动攻势的阿玛里克国王来说,这样的请求是无法拒绝的。
  法兰克人一来,就和谢尔库赫斗了个旗鼓相当,两军相持不下,开始僵持,僵持了几个月之后,阿玛里克国王终于迫使谢尔库赫酋长同意谈判,而谈判的最终协议是:两方同时从埃及撤军。
  稍微仔细的品味一下这个停战协议的话,会发觉其中的味道,是相当绵长的。埃及,已经变成了一个肉包子,前面站着一条狼,一只虎。在虎狼相争,一时难分高下的时候,达成了一个协议:这个包子先继续放那,咱们谁都不动。

  显然这个包子不可能永远放那,这个停战协议显然也只是暂时的,只要埃及还没有变质,还在持续的发出肉馅的香味,它就总要落入某一方的嘴里,而且可以预期,不会太久。
  阿玛里克国王和谢尔库赫酋长率军,同时从埃及撤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