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先秦九子之儒家“老二”》
第6节

作者: 峨眉山浪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他们本是原始部落的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古史到战国时形成“五帝”说,战国末才有“三皇”的说法。大抵“三皇”所指诸人,是中华先祖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偶像级人物。有巢、燧人、伏羲分别统领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女娲则是创世纪式的神人,跟伏羲结合创造出人类。“五帝”所指尧、舜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时期的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采用三皇之“皇”和五帝之“帝”,封自已为“皇帝”。

  仉氏还从《周礼》、《诗经》中拣选一些浅显易懂的辞章,让孟轲反复吟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
  孟轲在读书识字上天赋极高,也挺爱学的。可他生性顽皮好动,没大人的督促就会偷偷溜号,跑出去跟村里的野小子鬼混。
  这天下午,在宅院的槐树下,孟轲背着手,面对坐在藤椅上缝缝补补的仉氏,煞有介事地背诵《诗经.伐檀》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胡……

  孟轲一时想不出下文,急得直挠头。
  仉氏忍不住噗嗤笑了,她停下手里的针线活儿,揶揄道:“你瞅瞅,背不下去了吧?谁让你平时不用功的?”
  孟轲正要分辨几句,就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在自家院外止住,接着院门被人“砰砰”拍得山响。
  仉氏吃了一惊,急忙起身去开门。
  日期:2012-04-19 21:14:52

  打开大门,就见一位信使模样的男子站在门前,他上下打量着仉氏,谨慎地问道:“请问,您就是孟夫人吧?”见仉氏点头应承,信使接着道:“孟夫人,是这样,我是漆府专门派来传话的使者,请让我进门说话。”
  仉氏疑惑道:“漆府派来的?有啥要事让你传话?哦,进门说吧。”
  信使随仉氏进入院内,他示意主人不必让座。
  迟疑片刻,信使徐徐开言:“孟夫人,真的很遗憾,由我带给你这个不幸的消息。你的夫君孟孙激先生,在赴燕国路途中不幸蒙难了。我先来报个信,孟先生的灵柩及遗物随后送到。”
  静默,令人窒息的静默。
  静默中,仉氏茫然言道:“你胡说什么?我夫遇难了?不——”

  她讶异地盯着来人,恍惚听他用同情的语气对自己说:“请夫人节哀顺变,多保重!”
  仉氏眼前一片昏暗,大脑“嗡”地膨胀,感觉中似有一只黑色的大鸟从空中掠过,巨大翅膀呼扇起的气流,将自己像一根稻草似的推倒。
  仉氏身子一软瘫倒在地,孟轲扑在她的身上,大声哭号。
  平地刮起一阵狂风,天上乌云翻滚游弋,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疾占领所有空间。远方隐隐传来雷鸣……凫村人很久没见过如此暴烈的大雨了。
  乌云翻腾,道道闪电切开空中层云。滚雷震响,撼天动地。大雨如注,密集的雨线织成一张泼天大网,将整个村落覆盖在一片汪洋中。
  孟宅内外一片漆黑,风狂雨骤,大槐树剧烈摆动,屋檐水流如注,院落积水成塘。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强光扑进室内,映现出黑暗中枯坐窗前的人影——仉氏泪痕满面,怀中紧紧抱着惊惶的小孟轲。
  仉氏自语:“你放心去吧。我一定要把轲儿拉扯大,使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黑暗中,小孟轲发出嘶哑的颤音:“娘,我怕!”
  仉氏一字一句地说:“孩子啊,别怕。有娘在,你永远不要怕!”
  又是一道闪电,诡异的蓝光袭来,显出仉氏果决的面庞。

  日期:2012-04-19 21:28:10
  二
  凫村人同情孟家的遭遇,纷纷上门孤儿寡母表示安慰。
  对乡邻的关心,仉氏一一答谢,却将大伙送来的吃用物品奉还。
  按照当时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仉氏将丈夫的棺椁在灵堂内停放了整整一周,其后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将孟孙激葬在凫村东面的坟地,让逝者入土为安。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上古出现的圣人很少是有爸爸的,所谓“圣人皆无父,伟人多私生”。如三皇之一的伏羲,其母华胥氏看见一个特大脚印,好奇地把脚伸进去比了比,结果怀胎生下伏羲。神农氏之母任姒游华阳,有一神龙来伴,任姒因此生了炎帝。圣人出身怪异,往往没有爸爸,这让中国的男性多少有些丧气。对这种取消父权的现象,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说:“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其根源被后世学者解释为“民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时代特色。圣人无父的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母爱对人类繁衍进步的重要性。

  孟子还是有爸爸的,只不过他过早失去了父爱,这比没有还“杯具”。
  宋代苏轼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元代关汉卿《蝴蝶梦》:“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孟子不幸早早地失去了父亲,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没有严父的督导,孩子是很容易沉迷于打游戏的。
  这种情况在孟子身上没有发生,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电脑,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不仅将他养育成人,还成为他第一任启蒙老师。尤为难得的是,她对独生子毫不溺爱姑息,而是严加管教,精心培育,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育史上的佳话。
  孟母,也成为名垂后世的模范母亲。
  日期:2012-04-20 10:19:53
  采桑女与花媒婆

  一
  传说,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黄帝的正妃娘娘嫘祖发明了种桑、养蚕、织绢,使我们华人结束了以兽皮树叶遮体的历史。自此,每到春夏之交,桑叶纷披枝头,一群群采桑的女子在茂密的桑林间愉快地劳动着。
  她们活跃在郊外的各个桑园,巧手采采,笑语盈盈,歌声阵阵,形成欢快的劳动场面,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公元前366年,阳春三月,日暖风清,莺飞草长。
  到了这样的季节,人间所有物象都是潮湿的,温暖的,和煦、活泼而多变的,满溢着泥土的气息和花开的芬芳。
  仉氏大老早出门,带着孟轲走在去自家桑园的土路上。

  伴随着一路鸟鸣,仉氏轻俏地领前走,孟轲迈着小碎步紧跟上。一片翠绿的叶子,一把紫红的桑葚,分别陶醉了娘儿俩的心情。
  晨曦穿过薄雾,照在缓缓流淌的河床上。
  左岸山峦绵延起伏,右岸则生长着大片桑田。一些小船停靠在岸边,不时可见采桑女翩跹的身影穿梭于山岗,花蝴蝶一样从这边飞到那边。
  进入桑园,孟轲猫腰身形一晃,像条獾子一样没了踪影。
  仉氏没功夫管他,自己专心采摘。

  经春雨的滋润,桑林茂密了。桑树长满纷披的新叶,片片巴掌大的桑叶映着太阳的光彩绿如翡翠,枝叶间隐约露出串串红鲜紫亮的小果子。
  不大一会儿,孟轲从桑林中露出小脑袋喊:“娘,我的竹篓装满叶子了。”
  仉氏一瞧,见儿子嘴角沾着紫红的葚汁,得意地举起小竹篓,便笑道:“看我儿子多能干,手勤快,嘴还没闲着。不过,轲儿呀,葚子吃多了上火,别贪嘴哟。”
  自从孟孙激去世后,孟家失去了主要的生活来源。
  仉氏承担起单亲家庭的生活重担,她让佃户将数亩薄地改种桑树,自己采桑养蚕,纺纱织绢,拿到集市上去交易,换回所需的食杂物品。
  凭着勤俭自立,虽过得紧巴巴的,却也能温饱度日。
  日期:2012-04-20 10:46:25

  二
  迎着晚春时节的流行风,仉氏挎着盛满桑叶的竹篮不紧不慢地往回赶,孟轲背着装满桑叶的小竹篓,屁颠颠地跟着娘亲。
  路上,阳光当头照来,母子脸上淌着汗。
  孟轲走得有些累,但精神头十足,一句一句跟母亲学唱采桑谣: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道路前方,一辆华丽的马车在一伙随从簇拥下缓缓驶来,这是邹国令史出门踏青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