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地产调控进军路线的推测》
第3节

作者: 鬼话笑笑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大人物进行人身攻击可不好,就事论事、客观评价是可取的
  只是,戏演的这么假还有意思么

日期:2010-05-21 14:09:46

  818政府决策过程,我知道的也不算多,好歹了解一点吧,gwy们可以帮我补充纠正。
  有些政策的出台过程,根本没有老百姓想像的那么神秘。有些中长期的大政策,是要经过长期论证的,gwy大领导、部委领导、专家以及地方都会参与其中,但最后主要是由大领导来拍板。这个过程中是有些问题的,比如院士知名专家如今都是飞行员,到处参加评审会论证会演讲捞外快,事情都是由自己的手下层层分解,这样的事情在各行各业都存在,大专家只是把握个大方向当那个前台表演者而已,国内学术界的浮躁之气是很吓人的,以这种研究成果作为政策制定的基础,能不误国误民就不错了。领导拍板也是很纠结的一个事儿,领导由于负责全面工作,不可能样样精通,如果用人不当,就很容易被下面人骗,有时候上上下下都有自己的私心,这就更纠结了。各个部委之间基本上就是勾心斗角,抢权抢钱,互相拆台的事儿多了去了,一旦出了问题,就往别的部委身上推。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今年国土部在楼市调控中的角色变化,失宠失权,就是这几个月的事儿吧,有的部委却权力悄然膨胀。

  有些相对短线的政策,出台后可能影响面很大,影响的时间也不短,但制定过程是很惊人的,往往是某部委一把手拍脑门定个东西,让下面人论证一番,有时候下面人还来不及把它说圆呢,gwy大领导就急了,你们怎么那么慢¥%$Y*—%#·&^%# 于是上会、通过、出台,不举例了,平时心细的都能觉察出来。
  在中国手眼通天的人很多很多,比你想象的要多。

日期:2010-05-21 15:24:45

  关于某些利益集团与zy政府的较力,我认为zy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而不是某些人说的那样——利益集团绑架中国经济,zy政府投鼠忌器。只要zy铁了心下手,利益集团是根本招架不住的。举个最近的例子,温州炒房团够猖獗了吧,可是看看他们在山西大规模投资小煤矿的悲惨结局吧,到头来这些人P都不敢放一个,乖乖认赔了事,所以我从来就不觉得这群乌合之众能有啥出息。

  问题主要在于自己,在18 big之前,有人要通过楼市调控赚眼球赚民望赚元老对自己power的信心,搏上位,甚至会借机打击**;而有人占不到便宜就拆竞争对手的台,所以,事情干起来很复杂,会有很激烈的、我们看不见也听不到的斗争。呵呵,这一段属于猜测,当八卦看看吧。

日期:2010-05-21 15:57:25

  呵呵,下棋下棋,这在中国快成贬义词了~~~
  事实上不论zy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大棋盘。大的有发改委牵头编制的五年规划,如十一五、十二五;其他部委大都有自己的规划,如果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建设部门的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部门的环保规划等等;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现在搞市场经济,新自由主义讨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可中国就是用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好不好不是哪个专家随便说说就行的。
  不过再提下棋也没什么意思了,现在也没什么大战略家了,还有谁能写出论持久战这样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作?现在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臭棋篓子,还下棋呢。

日期:2010-05-22 11:14:06

  让总经理提前下课可能性很小,因为对游戏规则改动太大,不好操作。董事长倒是可以保留一个最重要的头衔,再把关个两三年。

日期:2010-05-22 12:12:14

  楼市短期无新政
  ----------------------------
  这则新闻不知道楼主看到了吗,是不是政策要转向呢,还是发改委额的放屁??
  ——————————————————————————
  ——————————————————————————
  看了,还看了另外几条相关新闻,几个部门的口径完全不一致。
  现在说话的都是虾兵蟹将,而且全是推诿责任型的,将来政策出台了他们也可以为自己狡辩,让这种小喽罗出来说话是因为领导现在不想说话,就这么简单。

  至于房产税的问题,现在看起来面临着巨大的阻力。有可能是上海前段时间紧锣密鼓拟出来的房产税征收草案拿到zy一讨论。有些利益集团不能接受,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出货,或者找可靠的人头来过户,免得政策一出来他们名利双失。技术上也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上海房产税细则依仗的是上海自己良好的数字化城市建设,而其他城市若想跟着征税,却短时间难以建立这样的数字化系统,那他们怎么收房产税呢?zy需要考虑这个试点细则的可推广性,这至少是一部分人的借口。

  那么,房产税还收不收?博弈的关键点在于土地财政是否走下去。在地方政府看来,我现在卖地还是可以赚大钱,我们这儿的老百姓还可以忍,那你zy政府凭什么不让我卖地?不卖地我吃谁去?在zy政府看来,地方政府再这么疯狂地玩下去我们zy政府就被你们这些败家子儿玩残了,必须收敛。可是房产税能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桥梁?这要看操刀人的政治智慧与手段了。


日期:2010-05-22 14:26:10

  最近民间可以歇菜了
  肉食者谋之,P民只需等待结果
  静看二储与各路诸侯及其背后老板斗法
  大鳄们观望的不只是眼前的利益
  而是未来10年自身的财富命运
  难道黄光裕的事迹还不够生动么

  不要只盯着售楼处和中介的报价
  细心的人要多看社会各界的反应
  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日期:2010-05-23 07:05:56

  自从媒体报道了发改委所长助理黄汉权的“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后,天涯房观就炸了营。蚍蜉撼树,谈何容易?如今这只小蚍蜉还真刺痛了广大空军敏感的神经。
  这个机构的全称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是一个研究机构。他们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不是官老爷,他们的政策信息比一般人略微灵通但也不那么强大。这些人的研究成果对发改委乃至gwy的决策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他们也市场化运作在全国各地做咨询项目,收费不算高,挺辛苦的。有些地方政府机构之所以找他们做事,无非是看中他们与发改委的裙带,将来要钱要项目的时候多少能占点儿小便宜,但这个研究院的总体水平还是可以的,我没有不敬诋毁之意。马晓河、王一鸣是其中抛头露面比较多的人物,至于黄汉权,只是这个机构里的一个小跟班。我觉得他可能挺冤的,媒体比空军更想挖房产税内幕爆料,但是到处都找不到有分量的人物张嘴,结果与这个初出茅庐跟媒体打交道还没什么经验的人搭上线后,把他的话断章取义后大肆渲染,搞出轰动效果,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事实上看看前段时间的房产税透风人员,财政部、上海市方面都明确表态房产税征收办法正在搞,说明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至于国税局,人家现在只是说北京上海都无权自己开征,那也没什么,无非是地方开征之前由国家层面迅速走个程序并授权而已,不用大惊小怪。
  我倒是关心:如果不征房产税,土地财政是不是一切如旧?地方政府现在普遍是高负债,今年还要大比例供应廉租房用地,地方政府们今年的日子不太好过了。

日期:2010-05-24 04:49:39

  华夏时报的这段新闻内涵丰富,各位细细品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