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
第52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克宁虽然觊觎晋王之位,但是也不好张嘴去和自己的亲侄子争。不过政治上的事就是那样,只要位置到了那里,有的事不用自己开口,就有人替他出力了。李克用死后的第七天,他的义子李存颢就鬼鬼祟祟来到了李克宁的府上,对他说道:“干叔,亚子(李存勖别号)小儿,不通庶政,他日之事也未可知。”
  这话明显是要鼓动李克宁取而代之,李克宁心里很高兴,但是并不表露出来,反倒假意劝解,很有风格地批评他说道:“这是亡兄遗命,谁也不能存有异议。”
  李存颢当然知道他的想法,又向他劝道:“兄亡弟立,自古有之,以叔父大才,难道要永远拜倒在亚子小儿之下吗?”
  李克宁没有朱温那个实力,所以也就没有他那股深沉劲儿,李存颢才劝了一句,李克宁就不再反驳了,而是频频点头。李存颢见状又趁机向李克宁献计,要他先杀掉晋阳城内忠于李氏父子的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等人,再逼迫李存勖让位,事成之后向梁称臣,并以汾、并等州向其纳款。李克宁对此也并无疑义。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李克宁之所以会同意向后梁称臣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这个时候,河东方面正是内忧外困,主少国疑之时,很难与后梁对抗,而当时很多臣服于后梁的藩镇,比如说镇州(河北正定)的王镕、定州(河北定县)的王处直、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刘守光都没被后梁并地,李克宁降了以后,当然也能保持相对的独立,这个局面他还是比较愿意接受的。

  从这以后,李克宁和李存颢等人就成天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研究怎么搞掉李存勖,最后还真研究出一个好办法,就是由李克宁出面宴请李存勖和其母曹太夫人(李存勖生母),然后在宴会上将他们擒获,逼迫李存勖让位。
  这个时候的形势对李存勖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李存勖一没威望,二没资历,所占的只有血统一条,而李克宁也是李克用的直系亲属,按说他也是有资格继承晋王之位的,最关键的是李克宁手握兵马大权,背后有军队支持,这一点对于李存勖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相比之下,李存勖在各个方面都差了很多,他没带兵打过仗,在军队里几乎没什么威望,而李克用所收的那些义子,因为对他继位有所不满,不是称病,就是称事,都躲起来不肯见他。更何况李存勖在明处,李克宁在暗处,正所谓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形势对他来说非常不利。

  不过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就是李克宁觉得在向李存勖动手之前,还是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军府里面的具体情况,而他又自觉得跟李克用生前的一个叫史敬镕的亲信关系比较好,于是就偷偷地把史敬镕叫到府里,鬼鬼祟祟地跟他说道:“我已经准备过两天找个机会把那孤儿寡母都弄起来,然后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去,你现在就帮我进去打听打听里面的情况,有什么情况及时汇报,等事情办成了,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李克宁这时候有点被美好的前景给冲昏头脑了,像这么重大的事情,不托底的人也敢随便乱说。实际上史敬镕这个人是非常忠于李克用的,所以也就非常忠于李存勖。他听完李克宁的这番话后,大吃一惊,但当时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满口答应下来,把李克宁哄得高高兴兴,然后一转身就把这件事情一五一十地向李存勖做了汇报。
  李存勖在听到这件事后,也是非常震惊,这也是他继任晋王以来所要面对的第一个考验。但是从李存勖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上,还是显示出他极强的政治天赋。在经过一番激烈地思想斗争后,李存勖竟然主动地找到了李克宁,说道:“老叔,你侄子我,一没资历,二没能力,三没威望,四没水平,这个晋王肯定是干不了了,还是你老人家干吧!”

  很多人把李存勖这个做法理解为他惧怕李克宁,所以真心想将王位让出来,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如果李存勖真要是这么胆小的人,那就无法理解他以后怎么能够做出那么大的事业。更何况李存勖就是再没有头脑,也能想到如果真让李克宁当了晋王,肯定是没有他的活路的。所以他这个做法的真正目的就是在找李克宁摊牌,等于明告诉李克宁,“我已经知道你要谋反了,你现在就给我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要反?”

  李克宁当然也很清楚李存勖这个做法的目的,因为根据咱们中国的老传统,面对李存勖这种让位方式,他只能推辞,不能接受。整个中国历史上就没有那么不要脸的纪录,而且就算他能拉下脸,也不一定能得到王位,因为李存勖还有随时反悔的权利,所以他就只能推辞,并且要在推辞的过程中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这个时候,李克宁只有一种做法才能避免事情的进一步恶化,就是立即卸掉兵权,这也是李存勖最想看到的结果。因为在这个时候,正是晋国上下内忧外患,主少国疑之时,也就是最为困难的时候,不是说保住王位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李克用刚死,还没来得及下葬,潞州也正在被梁军围困着,这是河东的门户,是一个不能丢的地方,所以这个时候,是晋国最不能出乱子的时候。李存勖内心之中十分期望李克宁能主动卸掉兵权,不管他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只要他肯把兵权卸掉,那就什么事情都好说了。

  可惜李克宁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么去做,只是一方面对李存勖说自己绝对没有造反的意图,又在随后要求去云中做节度使,并要李存勖把蔚、应、朔等州划给他管辖。试想一下,李存勖都已经找到他门上要让位给他,说明对他已经是极度的不信任了,这时候他还在向李存勖要兵、要地盘,就是再傻的人也能想到他要干什么了。
  李存勖在得到李克宁的这种表态后,也没有了别的选择,于是他就只好去做另外一件事,就是将监军张承业召来,对他说道:“叔叔李克宁准备谋反,我为了避免骨肉相残,所以想将王位让给他,但是他又不肯接受,你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张承业是河东的监军,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军区政委,在晋国之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李存勖对张承业说这番话也是为了要他一个态度,玩政治的人都喜欢把正话反着说,张承业当然听得出来,他的态度就很坚决,闻言立即跪拜哭泣道:“先王遗命,言犹在耳,李克宁、李存颢等人妄想废除大王,投靠朱温,必须将其诛杀。”张承业在刚登场时,本书就曾重点介绍过他,就是因为张承业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在此时,正是李存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张承业能立场这么鲜明地支持他,而且差不多可以说他立下的是回天再造之功,这是让李存勖无法忘记的。所以张承业以一个宦官的身份,能在其后晋国中享有那么大的权势,那也不是白来的。

  张承业办事雷厉风行,想到做到,立即召来大将吴珙、李存璋等人,共商除掉李克宁之事。当年的二月二十一日,张承业在府中大摆筵宴,邀请李克宁及诸将赴宴,并在事先命李存璋、吴珙等人带着士兵埋伏与帷帐之后,准备向李克宁发难。
  李克宁对此一无所知,张承业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接到邀请就来了。到张承业府上一看,河东大部分将领都在,就更不加怀疑了,大大方方地落了座。张承业见人到得差不多了,便传令开席,河东诸将对此都不知情,一顿大吃大喝,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张承业见时机已到,将酒杯向上一举,这就是动手的暗号了。李存璋、吴珙立即带着士兵冲了出来,几下就将李克宁、李存颢等几个叛乱分子全部拿下。此时李存勖也大步跨了进来,厉声指责道:“我早就说过要把晋王之位让给你,可你自己不肯,如今大事已定,你又怎么忍心要把我们这孤儿寡母送到仇敌之手?”
  这个时候,李克宁也知道大事已去,但在最后关头,他还是很有一些骨气的,并不向李存勖分辨求饶,只是说道:“事已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随后就被李存勖命人将他推出去斩首。
  片刻之后,李克宁等人血淋淋的头颅已被捧了回来,四周这些晋军的大将,都算久经沙场的了,就是有座死人山堆在眼前,这帮人也不会去眨一下眼睛,可是当他们看到像李克宁这样刚刚还活蹦乱跳的大人物,转眼间脑袋就搬了家,也被吓得心惊肉跳。再看场中面无表情的李存勖,一脸的煞气,哪还像个半大孩子,活生生就是一尊煞神,用现在话形容就是造型酷毙了,在场的晋军将领们没有一个不为其慑服的。

  此时张承业趁势对众人大声喝道:“李克宁阴谋叛乱,现已伏诛,晋王继位,受的是先王遗命,以后谁要敢不尽心王事,格杀勿论。”众将听罢,无不唯唯诺诺,从此以后,再不敢对李存勖稍有不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