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变迁——从唐朝开始说起》
第20节作者:
垓下之围 日期:2022-10-05 16:43:32
得益于与康熙雍正同时代的彼得一世的特立独行,早早开展了沙俄的“洋务运动”。但是他们这个“洋务运动”,注定是要失败的,为什么?
他们没有广泛开展思想启蒙运动,体制上还是农奴制,根本就建立不了科技、工业发展的大环境,内部危机重重,外部同样面临列强的挤压。就这么一个总体上失败的国家,却占了大清的最大便宜,其它列强心里能平衡吗?可是大清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沙俄是一个很牛逼的国家,悲催!
当然,正是因为沙俄的这种状况,让左宗棠后来收复和守住新疆,具备了客观条件,保住了中华民族的广阔生存空间。
而日本还处在幕府割据时代、德国处在封建割据时代。他们还沉在水底,泡都不冒一个,他们的状况甚至还不如大清。那又怎么样呢,人家都后来居上了。
那么,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大清是不是完全无动于衷,选择躺平呢?那也不是,他们选择了洋务运动,开展自救。
日期:2022-10-05 19:47:34
1861年,饱受摧残的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年仅31岁。内心异常强大的慈禧太后登上了历史舞台,执掌大清朝廷长达半个世纪。
说这个老太太目不识丁,估计有所夸大,但是文化程度确实不高。
慈禧太后并不甘心大清就此沉沦,执政初期,决定开展“洋务运动”。
当然,“洋务运动”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有一个酝酿过程。林则徐、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算是“洋务运动”的酝酿阶段。
1861年1月,奕訢等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正式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慈禧太后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兴办工业。应该说,这个时候的老太太还是有魄力的。
洋务运动贡献最大的人,应该是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他负责创建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化工业。短短几年,大清就已经具备了钢铁铸造,枪炮弹药、蒸气轮船等生产能力。北洋舰队就是这个时期建立的。
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等各类新式学校,培养各类急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他们还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李鸿章创立的上海轮船招商局,为大清增加了巨额的财经收入。后续逐步创建了采矿、邮政、铁路等产业。
左宗棠等推动创立了纺织、造纸、制药、自来水、电力等轻工业。
应该说,洋务运动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然而,大清的洋务运动与沙俄的“洋务运动”套路实际上差不多,其结果注定是失败。
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师夷制夷”
没有问题,“中体西用”说得简单点,就是要在大清目前这个体制上,装上西方的科技。不涉及思想层面、体制层面的学习和改革,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的,沙俄已经失败了一次,大清无非是再失败一次。
日期:2022-10-05 22:12:43
那么,“洋务运动”这条路,是不是没有哪个国家能走通呢?也不是,至少日本就走下去了,他们的“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比大清晚了几年开展。
当时日本的状况,远比大清还要糟糕!起点更低!
日本长期以来处于封建割据局面,欧美列强来了之后,逼迫日本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逐步沦为殖民地。他们首先进行倒幕运动,然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被殖民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并学习西方文明,通过明治维新,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逐步强盛起来,陆陆续续废除了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那么,日本的“洋务运动”为什么就成功了?日本当时的口号是“和魂洋才”。这个思路与沙俄、大清的思路有本质的区别。日本只保留了传统文化部分,至于思想、体制、科技等,几乎是全盘向西方学习。不能说他们这种做法没有问题,但是基本的成功还是有保障的。
日本确实是一个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的国家,“和魂洋才”之前的口号是“和魂汉才”。
当然,日本与美国一个德性,强盛起来没多久,开始殖民别的国家,而且在邪路上越走越远,变成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给周边的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
日期:2022-10-06 08:08:27
照理说,沙俄和大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改革比较失败的国家,作为邻国,是不是要报团取暖?不然,沙俄只要逮到机会,就要欺侮大清。
1865年,得到英俄两国扶持的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干起了趁火打劫的老勾当,于1871年,侵占伊犁。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其形势岌岌可危。
晚清时期的民族英雄—左宗棠出场了。回顾历史,在晚清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能以武力收复并守住大片领土,几乎是绝无仅有。要知道,没有传奇人物的支撑,连那些巴掌大的国家时不时都要欺侮一下大清。
左宗棠的人生之路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算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
1832年,20岁的左宗棠参加在长沙举行的乡试,第一轮并没有被录取,绝望的左宗棠很幸运赶上第二轮补录,才勉强中举。后面就没这么好运了,多次赴京参加会试,都是名落孙山。此后,心灰意冷的左宗棠干脆放弃科举,潜心研究经世之学。按照常理,他这一生应该是做个乡村老学究,四处吹吹牛,讲讲课就差不多了。
1850年,林则徐返乡,路过长沙,得好友胡林翼推荐,约年近不惑的左宗棠相见。这个时候的左宗棠还是落魄平民一个,能与一品大员见面,甚是兴奋。他们促膝长谈,涉题广泛,自然也谈到了新疆。阅人无数的林则徐,称赞左宗棠是罕见大才。
然并卵,左宗棠还是继续过他的平民生活,对于一个素有大志的人,心中有多抑郁,可想而知!左宗棠一向自诩诸葛亮,然而,躬耕南阳时期的诸葛亮才20几岁,有的是时间等待,左宗棠未免感觉到岁月催人老。
日期:2022-10-06 10:25:54
直到1854年,42岁的左宗棠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出任巡抚幕僚。在这6年时间里,拥有绝世才华的左宗棠,辅佐骆秉章苦撑大局,应付太平天国的袭扰,使得湖南形势转危为安。
左宗棠终于一举成名天下知,引起朝野震动,给予了他至高评价:“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无论官场有多复杂,但是风雨飘摇的大清需要左宗棠。他开始坐上了升职的火箭,1862年,左宗棠升任浙江巡抚,1863年升任闽浙总督,后来还担任过陕甘总督。
新疆危在旦夕时,又赶上1874年日本侵台。大清朝廷由此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等人力主以海防为主。左宗棠坚决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
1875年5月,大清朝廷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为了展示决心,年迈的左宗棠抬棺出征。
左宗棠精心谋划,率军先后收复北疆、南疆,期间英使多次恫吓,内外阻力重重,左宗棠据理力争,强调新疆的战略意义,最后得以继续其复疆计划。
1880年,年近70的左宗棠率军向伊犁挺进,并展示血战到底的决心。迫于压力,沙俄以谈判方式放弃了伊犁,但是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左宗棠痛心不已。
左宗棠用他巨大的身影,暂时筑起了塞防之堤。
那么,海防又能倚仗谁呢?洋务运动中政绩卓著的李鸿章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左宗棠是照亮晚清的最后一盏明灯!
日期:2022-10-06 15:25:46
1874年4月,日本以其国民在台湾受到伤害为借口,派遣一支3000人左右的军队,入侵台湾。大清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军奔赴台湾,积极备战。
日军准备不充分,暂时不具备军事占领台湾的条件,于是与大清政府谈判。最终从大清政府获得大额赔偿,日军从台湾撤走。
应该讲,大清的当事人是糊涂透顶的,你无论以何种理由,派军侵占了我的领土,这是严重的错误行为,性质是恶劣的。如果不给予严惩,后面也不会获得尊重。给予大额赔偿,这更是错上加错,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初次尝到甜头的日本,慢慢形成了他们的掠夺式发展套路—“日本套路”:先找一个借口,再派兵武力进犯,获得实际利益,再谈判逼迫对方支付巨额赔款,拿到资金后再去发展军力,为下一轮新的循环创造条件。
“日本套路”说简单点,4个环节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借口、武力、赔款、发展。这个链条的核心在于赔款,只要失败一方不配合,“日本套路”就玩不下去。大清没看清这个套路,日本人屡试不爽。俄罗斯人很精明,“日本套路”就玩不下去。
“日本套路”首次出山,就收获颇丰。回去之后,不可能就此罢休,毕竟用这种方式发家太爽了。
他们在谋划一次更大的行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