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大变局——战国篇》
第51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3-02-14 19:47:45
  ~~秦国往事~~
  自秦穆公去世后,秦国君主多为平庸之辈,再加上晋国实力太强,控制了东出道路,秦国被隔绝在西陲之地,与中原文明交流甚少,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自身成长极其缓慢,虽然凭借穆公打下的基础,保留了春秋四大强国之一的名号,但在中原诸侯的心目中,秦国终究是个难入法眼的破落户。
  春秋的后半程,天下局势越发动荡,晋楚对决,吴国伐楚,齐晋争霸,越国覆吴,列强你方唱罢我又登场,道不尽的喧嚣,说不完的血腥。而秦国呢,被隔绝在外,于寂寞中更换着一代代国君,默默奉行着结好楚国的政策,眼巴巴地盼望着晋国衰落,好有东出中原的机会。这个时期的秦国,唯一可称大事的就是在公元前505年,秦哀公在申包胥的泣求下发兵击退吴军,帮助楚国复国。
  秦哀公之后的秦夷公、秦惠公、秦悼公三代君王共在位二十二年(其中秦夷公未及改元就死了),但史书却连他们的名字都没记录下来。秦国这个曾经的西戎霸主,竟然寂寥到都快被人遗忘了。

  公元前476年,春秋时代结束,也就在这一年,秦悼公去世,世子剌即位,是为秦厉共公,这时秦国竟突然以一个强国的面目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日期:2023-02-14 19:48:31
  (秦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五年,楚人来赂。六年,义渠来赂。绵诸乞援。…十四年,晋人、楚人来赂。…二十八年,越人来迎女。(楚惠王)四十四年,与秦平。”
  —《史记六国年表》
  “赂”可以解释为赠送、进献财物以结好邦交的意思。
  我们看,公元前475年,蜀国来赂;公元前472年,楚国来赂;到了公元前463年,晋国也来赂;公元前449年,越王派使者迎娶了秦厉共公的女儿;公元前445年,楚国与秦国结盟。
  一系列酬贿结交,固然是历史大环境的改变,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秦厉共公取得了不俗的外交成绩。
  尤其是公元前471年,义渠来赂,而绵诸前来求援。
  义渠和绵诸都是戎人部落,绵诸在今天的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天的甘肃宁县北,它们和大荔(在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是西戎最强的三大部落。秦穆公时期降服诸戎,扩地千里,被周天子赐金鼓,敕封方伯,秦国成为西方霸主。秦穆公去世后,秦国国势不张,而诸戎部落筑城廓以自守,时而归降,时而反叛。如今义渠进贡,而绵诸求援,可见秦国在西部重新拥有了强大影响力。
  但秦厉共公并没有因为它们的示好而放弃征伐,公元前461年,秦厉共公派二万军队攻打大荔,夺取其都城,设置临晋县,而后增设频阳县(现在的陕西省富平县),并派兵修补东北方向的庞戏城。公元前457年,秦厉共公又亲自率军讨伐绵诸。
  公元前451年,秦厉共公又向南进攻蜀国。
  大家可还记得“桓公寄孥”,说的是西周末年,郑桓公将郑国由始封地陕西迁往河南的故事。当时,有一部分郑国人选择了继续留在陕西,之后犬戎进犯西周,岐丰一带遭难,这些郑国遗民被迫向南方迁徙,最终定居在了今天陕西西南汉中一带,因此被人称为南郑。南郑北临汉江,南依巴山,与四川省通江县、南江县、旺苍县接壤,在当时属于褒国的势力范围。公元前750年,庸国灭褒国,南郑归属于庸国。公元前611年,楚證hong王联合秦国、巴国灭掉庸国,而南郑成为秦、楚、巴三国争夺对象。到战国初年,蜀国强盛起来,南郑又归蜀国所有。

  这次秦厉共公进攻蜀国,一举夺取了南郑,并修筑城池,设置为县。
  公元前444年,秦厉共公又大举征伐义渠,俘虏了义渠国君。
  一系列征战,让秦国在西陲之地重回巅峰,这样的成绩,比起秦穆公也是不遑多让的。
  日期:2023-02-14 20:56:19
  然而,秦厉共公却得到了一个贬褒各半的谥号。

  “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这表示秦厉共公是一个作风残暴的君主。
  “既过能改曰共”,意思是此君还不算太坏,知道错了有所悔改。
  君王的谥号是由继任者和公卿大夫们共同议定的,因为史料的缺乏,我们不知道拟定这个谥号时的细节,但多年之后,接二连三的秦宫变故却让我们窥到了一种可能—秦国内部君臣失和,公卿大夫专权。  
  秦厉共公在位三十四年,天空居然出现过三次异象:
  公元前470年,彗星出现,明亮异常。
  公元前467年,彗星再次出现。
  在古人眼里,天现异象,是极不吉利的征兆。
  不承想到了公元前443年,秦国又发生了日食,天色昏暗,繁星满天。不久,秦厉共公去世,世子欣继位,是为秦躁公。
  此时,中原大地发生了惊天裂变,超级霸主晋国已经土崩瓦解,魏赵韩三家共同推开了战国时代的大门,列国间的斗争进入新的时期,而秦国局势急转直下。
  公元前441年,蜀国大举北伐,南郑民众趁机聚众造反,叛出秦国,重归蜀国治下。
  公元前430年,义渠戎集结力量向秦国发起大规模进攻,直至渭水蒿域,幸亏秦国军民一心,击退了对手。
  接着,瓜分了晋国核心地带的魏氏对秦国的河西地区发动了袭击。
  秦躁公左支右绌,疲于奔命,郁郁而终,这一年,公元前429年。
  日期:2023-02-14 21:56:10
  秦国公卿们把秦躁公旅居晋国的弟弟接回来继承君位,是为秦怀公。
  这个国君可不好当。

  因为他没有实权,秦国的朝政基本上被公卿世族所控制。这几乎是当时各诸侯国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秦国亦无法幸免。
  秦厉共公在位时,这些人慑于国君的凌厉,有所收敛,只能在他死后上一个“厉”的谥号,发泄心中的不满。秦躁公即位后,这些人扬眉吐气,左右着朝政走向。或许秦躁公作过努力,但在与贵族势力的斗争中始终未能占据上风,并最终得到了一个“躁”的谥号,“好变动民曰躁”,这可是个恶谥。
  史籍中没有记载秦躁公是否有儿子,可能是没有,就算有,也和君位无关了,因为秦国的公卿们决定更换代理人了。这就是秦怀公被接回来继位的原因。他长期呆在晋国,在秦国没有自己的势力,所以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更无法触动贵族们的利益。
  但是秦怀公不愿做任人揉捏的软柿子,经过三年的蛰伏与准备,公元前425年,他决定对秦国进行改革。
  然而事实证明,他就是一颗软柿子,任人揉捏。
  贵族们看他“不听话”,于是发动政变,将他围困起来。可怜秦怀公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最终拔剑自刎,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位自杀身亡的君主。
  秦怀公的世子秦昭子早亡,于是大臣们立了秦昭子之子公孙肃继位,史称秦灵公。
  此时,魏氏已经强大起来,魏文侯于公元前419年至公元前417年,接连进攻秦国河西。秦灵公把泾阳(今陕西泾阳,距离雍都三百里远,距离魏氏河西二百里远)设置为陪都,又在繁庞、籍姑筑城,以抗衡魏氏,并沿黄河修筑防御工事,希望凭借黄河天险阻止魏军西进。

  公元前415,秦灵公去世,国君之位本该由其世子公子连(《史记索隐》记载其名为公子师隰)继承,但秦国再起内讧,掌权的大臣迎立了旅居晋国的秦怀公幼子悼子回国即位,是为秦简公。公子连在亲信的保护下出奔魏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