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绞尽脑汁为写而写,为更而更,压力不小,果断放弃。
说明一个问题,当下的“势”不一定适合自己,如果你没有吸引眼球的一技之长,加之抹不开脸面,或者身份有限制,同样道理,短视频平台估计也难玩起来。
而对某些人来说,自媒体特别是短视频的出现和兴起,验证了狄更斯那句名言。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那个叫编制的身份也是一样。肯定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要不然每年依然有城里人跳到城外来。数量是不多,但终归是有。前面说的头条就有不少这样的现身说法,以此为噱头,也能吸引不少流量。
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最好不要搁下碗筷就骂厨子。
除了薪酬待遇方面,编制内可能最大的一个饱受诟病的地方就是,咱不会溜须拍码阿庾逢承那一套,于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想说的是,这话忽悠忽悠圈外人还可以,别拿到我这里来。
平时少看一些胡编乱造的历史剧,今时早已不同往日。
除此以外,的确还有一些需要在编制内适应的地方。
比如,更加强调上下等级观念,也是相对,不同性质的单位各有差别。再比如,如果你追求完美眼里容不得沙子,编制内一定存在你明明看不惯他但偏偏又干不了他的人。还比如,如果你想完全靠自己某方面的专业技能闯出一番天地和事业,编程特别厉害,写书特别厉害,当直播玩短视频特别厉害,完全都可以对编制不屑一顾。
话是如此,有句话请恕我不敢苟同,高手在民间,那啥在机关。
电影《笑傲江湖》里有句经典台词,是任我行对即将退出江湖的令狐冲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么退出?
说白了,到处都差不多。在编制内混不下去,到外面真不一定混得多好。反过来,编制有编制的行业特点,在里面都能如鱼得水的话,去到外面说不定更加游刃有余。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认清编制到认清自己,回到前面那个适不适合的问题上来。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你得保证能考上。
你可以看不起宝马奔驰,但前提是随时能买得起宾利和劳斯莱斯。
世面对编制人员的待遇异常敏感,稍微多了就不行。我很是不解,抛开工作性质、内容和责任以及入职资格条件不谈,用国足说咱的话,你行,你上。这难道不是人家努力得来,同样也是应得的么?
至于如何衡量自己合不合适,确实难有统一的标准,工作是死的,人是活的,可以去适应环境,潜力也可以逼出来。再说,职业跟吃饭穿衣差不多,喜欢就是最好,不用要什么理由。反正进去不易出来也难(除非你主动辞职),或许你觉得其他干啥都不合适,那说不定,这个就是最合适的。
日期:2022-11-01 23:29:35
(刚才写的又被毙,稍微改动一下,看会怎么样)
上一回说到入编之前最好判断一下自己是否适合的问题。
今天就来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内蒙古某副局长李某莉因为戴3个W的耳钉和超过4K以上的名牌纱巾名扬网络。据说当地相关部门已经介入。
不管结论如何,就算啥事没有,基本可以宣告,士途到此为止。
看到网友说,人家若是用自己合法的收入购买添置,无可厚非。
真如此么?
有句话各位一定听过,想发财就不要当管,当管就不要想发财。同样对女人来讲,想高贵典雅就不要当管,当管就不要想着高贵典雅,就算是自己的合法收入,也不行。
如果人家非要怎么办?只能说,你不适合在编制。适合去哪个酒店或酒吧当大堂经理。
合法收入看似没问题,背后一样损害了正府公信力。在结论没出来以前,谁能确定你一定是合法收入?再退一步,最后核定了确实是合法收入,人家老公是创业开公司的,年薪百万,别说一副几万块的耳钉,就是一架私人飞机都支付得起。
你以为是就这么结束了?当然没有,一定有好事者问,他老公的业务是不是合法经营?是不是得到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势力的关照?
砂锅就是砂锅,力道够了定会打破。
再借用星爷的一句台词,合法致富不是你的错,出来炫耀和嘚瑟,就是你的不对了。
更别提跟用手指着念文件了,我的姐……,算了,不说了。
我就是没稿子,随便说,可能都比你落落大方。
结论来了,如果明明知道不合适,但非要硬着头皮上,懂得谨言慎行还好,要不然,出来混,就跟皮没包紧的饺子,迟早是要露馅的。
有时不得不承认,那啥确实在机关。凡事都有例外嘛!不丢人。
《素书》有云,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意思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此乃修身之道。
现实有的人却搞反了,做事看不出多高调,做人一定不能低调。前有“名表叔”,后有“耳钉姐”,拿着群众赋予的权利和地位,作为彰显自己个人独特“魅力”的舞台,是可忍孰不可忍。
到底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适合在那个台上?
四个字,家国情怀。我可以直白地说,如果真的具备这一点之后,到了那个位置,根本不会想着怎么上镜好看?怎么显得自己高贵典雅?关注点和注意力都不在这里(只是必要的庄重规范还是要的,两码事)。打个比方,一个运动员在赛场上首先想着自己的运动服好不好看,一个战士到了战场首先想着自己的军妆是不是板正气派,后面的结局咱还用想么?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看来,女也怕入错行,有时比嫁错郎还要难受。嫁错郎,大不了重新再来。入错行,有的时候,可不是你想重来就重来。
日期:2022-11-02 18:28:3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听腻了我也要写上。
光了解自己还不够,战场上你得了解对手,职场中你首先得了解单位。良禽择木而栖,方能达到相互成就的效果。这里的“木”就好比是单位,到底是上等的楠木,抑或是老朽的腐木,心里要有数。
作家余华早年在一个文化类的事业单位工作,第一天上班到的时候十点本来都迟到了,发现自己还是第一个到单位的,于是感叹中并窃喜,这个单位我是来对了。
适合自己的平台完全可以激发无限的能力,后来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名著《活着》。
我到现在这个单位也有同感,第一次开会过后,我觉得来对了。当然,我写不出《活着》,只能活着。
编制内的单位其实也算五花八门,从大的归属来看,有中秧和地方之分;地方从局部区域来看,分别还有省级、市级、区级、县级和乡镇部门;从权势程度来看,有权力部门和清水部门。从权利部门内部细分,还有看得到前途的核心部门,和其他同样也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部门。
稍微拓展一下,个人以为,不只是上面那些才叫编制内单位。
凡是结构和身份带有国家性质的,基本都可算。比如电力、烟草、铁路这样的央企国企,一样有编制和职级(企业化改革之后也是一样),众所周知,这样的编制内单位或许还更有吸引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