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相信,真实的历史可能没有文献中那么华丽,但是一定会更精彩。
“三皇”有很多种说法,我们就选最常用的:伏羲氏、燧人氏和神龙氏。得益于史学家们不懈的努力,这三位在我们心目中已经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史前的大部分发明创造,好像都出自这三位大神之手。
都知道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是无数人经过数千甚至数万年积累的成果,而不是哪一个人能办得到的,史学家们之所以认为三位大神能办得到,并不是他们在歪曲历史,而是在表达对无数个像三皇五帝那种英雄们的怀念与敬意。
如果说三皇有神话成分的话,那么五帝就是历史成分了,五帝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2100左右,这个时期就是早期的战国时代。
五帝也有很多版本,我们也选几个常用的: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这几位我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
这里所谓的“帝”比起后来秦始皇那个帝,说是青铜和黄金的对比,那都是抬举青铜了,这个帝在当时只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但他们不是一般的首领。
在黄帝至夏禹之间的四百年左右的时间内,部落联盟的首领绝对是数量惊人,有名气的很多,有贡献的也不少,而两者兼有的就比较少了,这五位就是其中的代表。
之所以称他们为帝,要表达的其实也是一种仰慕之情。
很久之前,在黄河的支流渭河流域,有一只姬姓部落,后来他们几经辗转顺流而下来到了久仰的中原,此时部落的首领叫轩辕,也可以称为姬轩辕,他还有个称号叫黄帝。
此时中原部落联盟的龙头是神农氏,神龙氏是一支姜姓部落,其首领被称为炎帝,此时的炎帝是姜榆罔。
也有说法认为神龙氏和炎帝都是对同一个人的称呼,到底是不是?不是又是怎样的?而黄帝又是不是像炎帝一样只是一种对首领的通称?名字是不是叫轩辕?都是有争议的,我的看法也只是更倾向于我认为的那种争议。
不管怎么说,此时的神农氏已经毫无争议的衰落了。老大没实力了,小弟们自然就蠢蠢欲动,此时的中原一带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而炎帝已经控制不了局面了,那就让有实力的人上吧!
轩辕的机会来了,轩辕兄是一个积极又主动的人,看到王室衰落了,他就以匡扶王室为己任,开始四处干仗,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义军首领。
自古以来,义军的首领如果失败了,就会被当叛贼处理,如果成功了,就会成为唯一的首领,轩辕兄属于后者。
日期:2022-05-18 23:29:27
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各部落的眼里就只有实际上的首领轩辕,而忘了名义上的首领炎帝,没办法,任何时候,都是拳头说话。
炎帝自然不服,兄台虽然能力欠缺,但实力尚在,于是准备找轩辕比划一下拳头,夺回老大的宝座。
轩辕很忧虑,并不是因为炎帝,而是除了炎帝外,在东边还有一个九黎部落,首领叫蚩尤,此人残暴又强悍,万一自己在跟炎帝干仗的时候,蚩尤在背后来一刀咋办!
此时的局势可以说是最早的三国鼎立,你要跟一方干仗,就算你不跟另一方联盟,至少也得搞好关系,轩辕也知道这个理,所以他应该跟蚩尤有过联络,因为蚩尤决定静观其变,兄台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成为了轩辕预定的下一盘菜。
炎帝虽然不服,但在轩辕面前不得不服,最后在一个叫阪泉的地方被轩辕打得心服口服。
可能是炎帝也不错,也可能还要收拾蚩尤,所以在击败炎帝之后,轩辕便与他结为了部落联盟,是为“炎黄部落”。
兄弟,咱们一起打蚩尤吧!
蚩尤虽然还没反应过来,但还是仗着自己强悍的实力,与炎黄部落发生了鏖战。
炎黄联手,天下无敌手,最后在一个叫涿鹿的地方让蚩尤和他的九黎部落提前结束了在历史舞台上的戏份。
此战过后,轩辕黄帝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了,随后被正式推举为部落首领。
在今天看来,作为失败者的炎帝能与黄帝并列,说明炎帝的神农氏确实有过贡献。或者说炎帝真的很有能力,史学家才将其归为神农氏,使之即使输了也仍然能与黄帝共同成为华夏文化和华夏族群的奠基者───炎黄。
从此,“炎黄”成了华夏子孙的共祖,整个族群也深深的烙上了“炎黄”的烙印,炎黄也从此成为了华夏子孙的精神支柱和寄托。
在乱世,有一种力量叫炎黄;在承平之世,有一种自豪叫炎黄。
黄帝的部落联盟在经过包括颛顼和帝喾在内的数代之后,终于到了精彩纷呈的尧舜禹时代。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至少史家们是这么认为的。
史书对尧的评价简直就是神评,说什么“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尧的工作干得确实也可以,但有一样没干好——继承人,尧很忧虑。
他本来是想把位置传给儿子,但儿子不是那块料,他又是一个执着的人,想把这手好牌传给贤能之人,于是上山下乡,遍访贤士,最后在众臣的推举之下,经过了严格的考验和考核之后,尧便心甘情愿的把位置传给了舜。
很不幸的是,舜也遇到了和尧一样的状况,于是又心甘情愿的传给了禹。
这就是传说中的“禅让制”,后世的一句“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彻底的将尧舜推向了神坛,并把那个时代描绘成了让后世无比向往的神仙时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为大同”。多么美好的世界,这是儒家和世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也是儒家对这个禅让时代的最佳描述。
没有黑暗,没有奸佞,即使有也是邪不胜正,君明臣贤,整个时代充满着祥和之气,等到禹的儿子启继位的时候,儒家们便痛心疾首,那个天下为公的时代终结了,历史无奈的进入了天下为私的时代。
然而,天下为公,只是人类遥不可及的期望。
就好比人一样,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即使永远也无法实现,至少为了理想努力过,而人的价值往往就体现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
所以,那个天下为公,就算不是真的,也请不要介怀,因为,人类应该有点期望,即便明明知道无法实现。
天下为公只是人类最高的道德,而最高的理想其实是天下为私,所谓的道德也只是实现理想的手段。我其实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说法,但现实是天下从未为公,而人类为了自己所谓的天下却是无所不用其极。
又何来大同?!
日期:2022-05-19 10:41:15
『禅让的背后』
既然太史公先生那么推崇“禅让”,那我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话题。
要了解禅让,我们先要知道另外一本书——《竹书纪年》。
关于这本书,就不介绍了,此书争议很大,版本很多,反对者可以找出一大堆破绽,支持者认为更接近常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