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大变局——战国篇》
第28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魏武卒纪律十分严格,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否则要受到严惩。据记载,有一次魏武卒和秦军作战,尚未击鼓下令,有一名士卒就冲入了敌阵,虽然他砍了两颗敌人的脑袋,但还是被军法处死,因为铁的纪律是军队战斗力行的保证,如果人人都像这名士兵不听号令,那这支部队将成为一盘散沙。
  另外,成为魏武卒后,士兵不仅要承担兵役,还需要自行购置军事装备和服役期间的后勤物资。
  总之,这个差事又苦又累,一般人干不了。
  可李悝颁布武卒制度后,很多年轻人踊跃报名。为什么?
  两个字:待遇。
  首先,武卒的经济待遇高。当一名士兵入选武卒,他就能领到一份工资,他的家庭就能得到国家分配的土地和房产,并免除徭赋租税。
  其次,武卒的社会地位高。当一名士兵入选武卒,他及家人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如果他是奴仆出身,从成为武卒这一刻起,他与贵族的主仆关系立即得到解除。
  第三,武卒拥有专属的晋升渠道,可以凭借军功获取爵位,跻身贵族阶层。
  据记载,魏国举行庆功宴会,武卒中的上功者可以端坐前排,使用贵重餐具,享用牛、羊、猪三牲。宴会结束后,国君还会在大门外接见有功者的家属。对于死难武卒的家属,国家每年都特派使者进行慰问,保证其基本生活。
  也就是说,李悝用制度给予了武卒巨大的物质刺激,确保了武卒的生活保障,解除了武卒的后顾之忧。武卒不需要考虑战争之外的其他事情,只需要一心一意练好武艺,打好仗。
  单兵强悍,装备精良,建制先进,技能过硬,军纪严明,后勤完善,这样一支从实体到精神武装起来的部队,就像一把闪烁着寒光的利剑,成为魏国强军的象征。因此,魏武卒被称为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军队。而李悝所创制的武卒制度也成为后世募兵制的蓝本。

  日期:2022-11-26 21:33:07
  想必细心的朋友已经留意到,笔者写这段历史,把李悝的改革称为“李悝变法”。这是约定俗成的称呼法。
  在《春秋篇》中,我们曾见识过管仲、子产等多位政治家革除旧习,发布新政。那么,为什么类似的事情,李悝改革的称法就不同了呢?
  按照词典解释,变法是指历史上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变革,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如此说来,两者以及变革、维新等词汇在实质意义上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具体使用是根据语境的不同而选择的。
  但笔者觉得,人们对两者进行区分,是因为它们改变的程度是有差别:管仲、子产的改革是因其礼、移其俗,并没有改变阶级;而李悝则以法律形式公开宣布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触动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并建立起了一整套全新的制度,将政府职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挥到了从未有过的境地。
  所以说,李悝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家代表人物。

  而且,李俚还得到了善终。
  不要小看这一点,无数史实将证明,变法成功是多么难的事情,若变法者又能得以善终,更是变法成功的至高境界!
  日期:2022-11-26 21:41:13
  这是因为魏国初建,尚没有形成盘根错节的顽固势力,高层的大多数人都怀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而且西河学派为魏国带来了多元文化和开阔的思想,所以李悝变法的阻力较小。而且,魏文侯一直坚定地支持变法,维护李俚的变法地位,这对明君能臣合作非常彻底(魏文侯于公元前396年去世,李悝于公元前395年去世)。再就是李悝有长期在地方任职的经历,既了解民生民情,又知军知势,因此他的变法举措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再就是魏文侯和李悝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虽然变法细则多有凌厉严酷之处,可在推行中,他们做到了不占尽利,不用尽势,行方智圆,刚中有柔。

  分享两则小故事,作为他们的总结吧。

  《史记•魏世家》记载,李悝为变法殚精竭虑,身体每况愈下,所以请求辞职。谁来接替相位呢,魏文侯心中有两个人选,一位是翟璜,一位是魏成,两人都很优秀,魏文侯摇摆不定,因此征求李悝的意见。
  李悝却不肯正面回答,“臣闻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臣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
  魏文侯非要他说。
  李悝想了一下,这样说道:“您下不了决心,是因为平时对他们的考察不够。”
  “哦,怎么考察?有何标准?”

  李悝板着指头一一道来。
  其一,居视其所亲。就是看他平时都亲近哪些人。
  其二,富视其所与。就是看他富有时结交哪些人。
  其三,达视其所举。就是看他显贵时举荐哪些人。
  其四,穷视其所不为,其五,贫视其所不取。就是看他窘迫不得志时不做哪些事,有没有逾越。
  魏文侯点头了,“好了,寡人已经决定人选了。”
  李悝告退出来,路上遇到翟璜,原来他听说魏文侯召见李悝,猜想必是商议相位人选,所以专程在半路上等候,“国君决定谁当相国了?”
  翟璜当年曾举荐李悝,相信李悝会投桃报李,没想到李悝的回答令他失望,“国君问我,我没有回答,只说了五条考察人才的办法。最后国君说他已经决定了,我猜想,应该是魏成。”
  翟璜生气了,“上郡需要镇守,我举荐了您;西河郡守的位置重要,我举荐了吴起;国君忧虑邺地的事情,我举荐了西门豹;国君要攻打中山,我举荐了乐羊。我哪一点比魏成差?”
  “您举荐我,是为了让我回报您吗?”李悝笑着说,“魏成有千钟俸禄,十之八九用在外边,十之一二用在家里,您呢?魏成聘请的卜夫子、田子方、段干木,被国君奉为老师。您举荐我们这些人,被国君用为臣属。您想,和魏成可比吗?”

  翟璜愧然失色,赶紧向李悝施礼,“我真是太浅薄了,谨受教。”
  后来,魏文侯发布任命,新任相国果然是魏成。
  《新序•杂事》记载,有一年,魏国东阳(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上缴的赋税是往常的十倍,大夫们都表示祝贺,魏文侯却摇头了,他为大家讲了个故事,“去年我在出游的路上,遇到一位背着干柴,翻穿皮袄的人。我很奇怪,就拦住他问,‘为何您翻穿皮袄,把毛面穿在里面呢?’他说,‘因为我爱护这毛呀,翻过来穿,就不会磨损毛了。’我说道,‘可您这么做,就把皮袄的里子给磨破了呀。里子没了,毛就没有了依附的地方,又谈何保护呢?’所以,诸位不该祝贺我呀。我知道东阳的田地并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那么多,收入也没什么提高,怎么一下子就多出十倍的赋税呢?只能是加重征收而来的。老话说,‘下不安者,上不可居’。税收就像皮袄的毛,民众就像皮袄的里子,我们可不要犯了那位砍柴人的错误呀。为政者,要懂得节用民力,只有民众生活安宁了,君主才能得到安稳,国家才能得到安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