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案现场》
第22节

作者: 叉叉打叉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按理说,任强一个刑侦支队的行动组组长,地位虽然不低,但也就是下边刑警中队队长的样子。
  怎么对市局的事情这么清楚?

  案件奖励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没有下发文件之前,应该只有少数人知道。
  毕竟这玩意还是要经过上级讨论研究的,然后才会下发。
  “任强的女儿在市局机关工作,是办公室的文书。”
  刘国栋一语道破天机。
  原来是文书,那消息自然灵通。
  “对了,”杨森一拍大腿,看向陆川:“小陆,老任的女儿不错,给你介绍一下?”
  陆川一听杨森说话,顿时想起了他一百八十斤的外甥女。
  “杨哥,咱们还是比对指纹吧。”
  任强的消息不仅灵通,而且精准。
  三天后,市局的表彰文件下来了。

  刑侦支队,集体三等功。
  陆川,全市表扬通报一次。
  “恭喜啊,小陆,刚上班就全市表扬通报,恭喜恭喜!”
  这是支队同事的祝贺。
  “川子!还得是你啊,小母牛不下崽,你是牛逼坏了啊!”
  这是死党杨林。
  秦勇再一次来现勘办公室进行了亲切的慰问。

  给陆川画了一个警界新星的大饼。
  那个意思就是我死了,你就是支队长。
  感动的陆川都冒汗了。
  案子就像大姨妈,总是集中在那几天,让人痛不欲生不说,收入来源都没了。
  然而只要熬过去,就是雨过天晴,可以再次接客了。
  平静的日子里,现勘办公室里总是传来滋溜滋溜的喝茶声。

  陆川靠在椅背上,端着大瓷缸子,这时刘国栋给的。
  说是现勘标配,人手一只。
  还别说,这大瓷缸子泡茶,报纸一摊,那四愣的感觉就来了。
  刚上班,陆川就看到了退休的生活。
  “师父,最近真太平,没有案子都的日子真舒……”
  “别说!”
  嗯?
  刘国栋三人脸色一变,但还是没拦住陆川。

  “师父,什么别说?”
  刘国栋三人脸若死灰:“干咋们这行的,千万别念叨案子。”
  “师父,这你就迷信了吧,不可能我……”
  砰!
  陆川话音未落,办公室大门被包里推开。
  行动二组的张辉,入警五年,马上成为骨干,陆川在南郊纵火案现场认识的。
  “刘主管,出事了!”
  陆川:“……”
  有这么邪性吗?

  刘国栋三人看了一眼陆川,齐齐叹了口气。
  “小陆,干咱们这行的,有些事不能不信。”
  老白放下报纸和有些掉瓷的大瓷缸子,拍了拍陆川肩膀:“别往心里去,你不说案子也会出……不过以后还是尽量不说。”
  三零二零年,九月十二日,星期二,多云。
  海州市城北新区,幸福水库。
  陆川现在兼职现勘办公室的司机,停好车子,进入现场。
  案发地点在水库的东南侧,已经有民警拉好警戒线。

  外围有不少当地的村民在围观。
  “报案的是来水库钓野鱼的,任强他们正在做笔录。”
  案发现场,秦勇等人正在听初步的汇报,陆川四人作为现勘,第一时间入场。
  法医紧随其后。

  岸边,是一具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尸体。
  仰面躺卧,长发覆盖半边脸颊。
  参差不齐的伤口遍布,仿佛被什么东西啃噬过,已经看不清本来容貌。
  第一次看到如此惨烈的现场,陆川的脸色急剧变化。
  “小陆,没事吧?”
  刘国栋的脸色也不太好看,递给陆川手套。
  陆川摇了摇头,上大学的时候也是见过尸体的,没有尸体恐惧症。
  更何况上次张文被害,他也在现场。
  之所以这次有这么大反应,是因为岸边的尸体脸部明显被鱼类啃噬过。

  场面太刺激。
  但是适应一下就好了不少。
  看到陆川脸色稍缓,刘国栋开始安排工作。
  现在还不确定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也不确定这里是不是第一现场。
  但是毕竟是命案,刘国栋第一时间按照最高规格布置工作。
  “小陆,你先做现勘拍照,老杨和老白做标记,收集物证。”
  陆川上次在张文命案现场的表现可圈可点,现勘拍照非常到位。
  这一次的拍照和上次不同。
  张文死亡的现场是在室内,而且是第一案发现场,每个细节都要拍到。
  但是这次现场是在室外,尸体又是打捞上来的。
  所以陆川主要精力放在了尸体上。
  大概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现勘拍照。
  之后法医对尸体进行检查。
  “颈部有明显勒痕,角膜充血,初步判断是机械性窒息死亡!”
  法医的话让所有人心头沉重。

  机械性窒息,那就说明死者不可能是溺亡的。
  现在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他杀了。
  又一桩命案!
  任强那边也结束了对报案人的询问。
  此刻脸色极为沉重:“秦队,刚刚报案人说他钓鱼的时候,曾经断过一次线。”

  “尸体是第二次钓鱼勾上来的,所以……水库里很可能还有东西!”
  任强的判断让现场的气氛更加冰冷。
  死一个人就已经是大事了,如果是两个人……
  一小时后,专业的打捞队伍赶到了现场。
  水域打捞,刑侦支队有专门的合作队伍。
  从刑侦办案的经验来说,水中案件的占比不高,但是也不低。
  尤其是在命案中,水中抛尸的案件,占比能达到百分之三十。
  而除了命案,很多其他案件的涉案物品,尤其是凶器,也经常会被扔入水中。
  所以,刑侦支队经常会有水中打捞的需求。
  吴敬中以前是专业游泳运动员,退役后成立了一家打捞公司。

  是刑侦支队一直合作的打捞队伍。
  “老吴,下边的情况不太清楚,有可能是尸体,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东西,打捞的时候小心点,尽量不要有损坏。”
  吴敬中四十多岁,相貌粗狂,跟任强拍了拍胸脯:“放心,我这次亲自下去打捞。”
  尸体已经被运走,要抓紧时间进行解剖。
  陆川也跟着回去了。
  因为在尸体上没有发现能证明身份的证件。
  陆川要回去采集尸体的指纹和DNA检材,看看能不能在系统中比对出死者身份。
  相对于在火灾现场采集指纹,对尸体的指纹采集要简单一些。
  当然,这所谓的简单是要看尸体的腐败程度。
  根据法医估算,水中沉尸的死亡时间大概在三天前。
  而且由于在水中侵泡,尸体腐败程度不高,只是水肿严重。

  但是对于采集指纹来说,影响也不小。
  尸体指纹的采集,最难的是腐败度高的尸体,一碰就流尸水的,整个尸体跟一个大果冻似的,那才难搞。
  解剖室。
  尸体平躺在解剖台上,两名法医已经做好了下刀准备。
  “叮!”

  “基础任务:完成浸泡尸体的指纹提取,完成死者身份确认。”
  领取任务后,陆川也准备拓印指纹。
  从尸体的形态来看,身段匀称有致,双腿修长,皮肤白皙。
  脸部虽然经过鱼类啃噬,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面貌,但是瓜子脸的脸型依然可以分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