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26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欧洲人对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胜利欣喜若狂。伴随着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胜利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远征将士们对于增援的请求和呼吁,而欧洲人民对此则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渴望着自己也进行一次到圣城的光荣朝圣之旅,他们渴望同异教徒的英勇战斗,渴望为自己赢得全地上最高的荣誉以及精神上的巨大成就,而这些都需要他们成为一名十字军战士。

  在1099年的春季,米兰的主教已经开始宣扬和激励一次新的十字军东征,当时的乌耳班教皇已经得知,十字军迫切的需要援助。于是在伦巴第,对于新一轮的十字军运动的宣传进行的如火如荼,并且当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的消息在夏天传回意大利的时候,人们的回应变得极为热烈。新教皇帕斯卡尔二世(Paschal II,其于1099-1118年在位),向法国派出了特使。或许意义同样重大的是,教皇还重申了乌耳班教皇的警告--将那些宣誓要去参加十字军东征但迟迟不肯动身的人开除教籍。到1099年末,新的十字军从欧洲全地涌现出来。

  阿拉伯人在1100年这个时候并没有比1096年那个时候变的更加团结,而拉丁人的这一波十字军运动所发动的人员数量绝对不会比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少,拉丁基督徒们满怀希望并且充满自信,渴望着去夺取同那些光复耶路撒冷的英雄们等同的荣誉。

日期:2010-09-25 03:48:19

  和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一样,这些朝圣者们并不是聚集在一起同时启程的,而是按照不同的地域和种族集结成不同的军团各自启程。其中最重要的军团分别是由韦尔夫公爵率领的伦巴第人,勃艮第人,和巴伐利亚人;威廉姆公爵率领的阿奎丹人;以及由纳维尔的威廉姆,布洛瓦的史蒂芬,和雷蒙德.圣.吉乐斯所率领的队伍。是的,如果你还记得住的话,会知道这位史蒂芬,就是那位著名的懦夫,并且连他老婆都觉得他太可耻以至于和他断绝一切关系的那位。而这位雷蒙德.吉乐斯,就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队伍里的那位图卢兹的雷蒙德。

  除了几个很少的例外之外,这些以地域为范围组织出来的队伍并没有受到太多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推动运动的影响,他们主要是觉得他们错过了一场极其盛大的事迹,所以想弥补上。这些队伍是在各自不同的时间里出发的,动作最快的在1100年9月就动身了,最慢的则等到了1101年的春季。
  还是和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一样,这批十字军也没有一位有效的全军领袖,而且实际上,这批十字军在随后的历程中表现的更加零散纷乱。伦巴第人的这一支队伍基本上是另外一群乌合之众,他们实际上同前文讲过的“平民十字军”非常相像。而这些领袖们,也同第一次十字军的领袖们级别差不多。这一次依然没有国王级别的人物参与,其原因也同1096年的第一次东征的时候一样--因为这也是一次天主教廷直接向民众发出的呼吁。

  这一次,教皇同样派出了一位大主教作为代表,这一次,这位代表同样被基本上忽略了。
  如果现在审视这段历史,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批十字军没有什么明确的军事计划,这和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主力部队以抵御穆斯林在东方的紧迫扩张,以及长驱直入光复耶路撒冷圣城为既定目标有较大的不同。
  大多数人都只是打算去援助刚刚成立不久的耶路撒冷国,但是有一些相当微弱的证据表明,这些队伍里的一部分人有入侵伊拉克的计划,甚至打算进攻巴格达。当然,其中肯定有一些人打算在东征途中顺便为自己搞到几块领地,前面不远的第一次东征在这方面起了示范作用。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第一次东征结束后,绝大多数十字军将士都没有留在他们光复的圣城。

  而这批后来者大概也打算效仿这种模式--进军,赢得几场伟大的战役,获得巨大的精神上的荣耀,去参观几处圣迹,或许还会带点纪念品,然后回家。
  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注意的是:这一波十字军东征运动虽然被归并到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论述的篇章里,但是绝非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如同前文陈述过的,这一波实际上应该是第1.1次十字军东征,请注意区分这个问题,避免不经意的混淆。
  我们在这一章里看见了两个熟悉的名字,对于这位懦夫,我想我们对他印象较深的事迹并不是临阵脱逃这个行径,而是脱逃后极力劝阻兴冲冲跟在十字军身后领奖的亚历克修斯罢兵回朝,把内忧外患的十字军扔在穆斯林的严密包围之中这个行径,这个是相当令人记忆深刻的行径。
  而雷蒙德爵士,曾经不久前经历了第一次东征历程中的种种煎熬和不幸,并且离开耶路撒冷之后又大病了一场,现在在不久之后,又卷土重来。但在后面我们会看到他的运气这一次也并没有好多少。
  应该说这一波1.1版的十字军东征从征发背景和概况上看,基本上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翻版,当然不同之处也是有的,如前文所述,至少这一波十字军在圣城已经被光复之后启程,就注明了他们不太可能有什么很明确的行动计划,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旅途将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虽然杀出了一条路来,但这条路显然并不是维持敞开的,这条路在穆斯林世界围绕圣城的广大地域里,显然已经立刻关闭了,已经被淹没,如同划痕过水,实际上因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所带给穆斯林世界的创伤和耻辱,这一波紧随其后的后续部队,极可能遭受到承继,或者某种角度上说,转嫁的仇恨,这个意思是他们必然要遭受到极严酷的反击,以及泄愤,而这正是此后即将发生的实际情形--他们将遭遇到一大群瞪着眼睛,紧咬牙齿,急欲嚼碎任何基督徒,尤其是拉丁基督徒队伍的,愤怒的穆斯林。如果说穆斯林世界,或者说作风严酷的土耳其人对于第一拨十字军东征有些措不及防,以及错误低估的话,那么显然他们会在此时痛定思痛,对于任何胆敢后来者做出致命的一击。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将士们在实际上相当苛刻的,或者说简陋的条件下取得了一个奇迹的成功,并且他们同时还经历和承载着同东罗马帝国之间的种种不愉快,甚至是彻底的出卖。他们的成功虽然宝贵,但显然既没有,也无能力去彻底摧毁穆斯林世界的斗志和实力,而从信仰的角度,穆斯林世界对于政治版图的丧失或者开裂,是历来深恶痛绝并不可容忍的,这个前面很早的时候提到过,所以这波队伍的遭遇,将是很残酷的,这个仿佛,正是现在在我们眼前展开的一个,足可预见的画面。

  也就是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给穆斯林世界带去的并非畏惧或者气馁,而是急剧的仇恨,这个仇恨,显然要发作在这拨1.1版的十字军身上。
  这里还有另一个要关注的因素:如火如荼的第一次十字军征发运动的剧烈影响之下,这些1.1版的十字军,为何在当时踌躇不前,而又在此时意气风发?这拨队伍里显然有妄图一雪前耻的懦夫,我没花时间去翻阅这位懦夫的夫妻关系后来缓和了没有,实在没有这个兴致,这拨队伍里还有希望扬眉吐气的雷蒙德,但还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参与十字军东征的,在当时的背景下,我觉得他们的心理和动机,是可以推敲的,前文内容也提及到这一点。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种心理动机,或许是注定这拨运动将遭遇严酷坎坷的另一个因素:他们打算去援助已经被光复的耶路撒冷城,但他们是否已经想到,他们首先要遇到刚刚失去耶路撒冷城的,庞大的穆斯林军队。
  前文没有提及过,而我个人很想要提到的一点: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影响,或者说后果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至此,穆斯林们开始清晰地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同勉力支撑的东罗马帝国之间的地域之战,而是一场同整个基督徒世界之间的,信仰之战。是的,你脑海里浮现的可能和我现在正在想的两个字是同一个词,我不打算说出这个词的原因,是复杂的,虽然只是两个简单的字。

  那么我们该意识到,面对再次入侵的十字军队伍,在这两个简单而我又不想说的字,开始成为整体的强劲反应的时候,穆斯林世界的凝聚和反击力将会有极大地提高,而这又是将要发生的另一个实际情形。不论在小亚细亚,还是在耶路撒冷,穆斯林们对于他们所遭受的,是不可能心平气和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