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时代》
第27节

作者: 寒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思忖间,吴坤有拿了一摞文件回来,“二叔,专利局有消息来了。赵家最近一年的专利内容已经理出了顺序。”
  吴孟贤赶紧接过来查看。最前面的是高温吹管专利,接下来的是氩弧焊专利,还有透视拍摄技术之类的专利。不锈钢专利也有些。
  隶属吴孟贤的先进科技研究所也申请过类似的一部份专利,可见陈馨婷也在搞高压气体顶吹炉的开发。
  二十年前陈馨婷和她丈夫赵淼两人搞出来成套的平炉炼钢技术专利,从本钱微薄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大周技术最先进的钢铁厂。执业界牛耳。自此有了今日地位。
  包括吴孟贤的钢铁从业者当时很不服气,但是专利法在此,采用人家的专利技术,就得付费。大周1870年新政中很大一块就是强化专利制度,保护技术开发者的利益。
  吴家全面学习陈馨婷的路子,虽然艰难,但这条路本身却走的通。二十年积累,也有了今日的地位。
  平炉炼钢法虽然能够大量使用各种铁矿,却远不是完美的炼钢技术。
  1856年,英国人贝斯麦就发明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由于此法不能去除硫和磷,其发展因此受到了限制。1879年出现了托马斯底吹碱性转炉炼钢法,虽然转炉法可以大量生产钢,但它对生铁成分有着较严格的要求,还不能多用废钢。

  在酸性转炉炼钢法发明不到十年,法国人马丁利用蓄热原理,在1864年创立了平炉炼钢法,1888年出现了碱性平炉。平炉炼钢还能利用废钢铁作为炼钢原料,不到20年就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炼钢方法。
  吴家的先进科技研究所里的技术专家经过讲究,认为转炉炼钢法才是未来方向。这关键不在于之前的技术,而在于向炉子里大量输入氧气。
  从陈家的专利申请方向能看出,陈家也走了同样路线。高温吹管是向炉内吹氧气所用。大规模制备氧气需要无缝钢管焊接技术,陈家申请的氩弧焊接技术就是焊接无缝钢管。
  做到这个地步,证明陈家同样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转炉炼钢生产线。
  放下那密密麻麻的名录,吴孟贤心中盘算着陈家到底会把钢铁价格降低到什么程度。
  采用转炉炼钢法之后,冶炼成本暴跌。因为转炉炼钢把一炉铁水炼制成钢材只要十几分钟,平炉炼钢需要7、8个小时,若是更早水平的技术,十几个小时都很常见。

  长时间冶炼需要更多焦煤,对于炉衬的损耗也大得多。新技术节约的成本就在于此。这项技术一旦完全成熟,钢材价格可不是跌一成两成,便是跌到原本的十分之一,也能有丰厚的利润。
  能和吴家竞争的只有赵家,吴孟贤可不敢小看对面这对夫妇。
  看来非得下决心不可了呢。吴孟贤咬咬牙,对侄子吴坤有命道:“把转炉炼钢法的专利都申请了。”
  吴坤有劝道:“二叔,这里面可有些地方还不成熟。”
  “不管了,到了这个时候哪里还能想那么多。先占了再说!”
  此时的陈韶家,老娘先打了一堆电话,之后把陈韶叫到面前询问吴孟贤女儿到底出了什么事。
  听陈韶讲完,母亲完全不以为意,笑道:“那姑娘好看么?”
  “这个……我也没记住她长啥样。”
  “那肯定是很一般。哈哈。”母亲笑了。
  陈韶觉得老娘这评价可有些恶毒,这毕竟是三弟的女朋友,陈韶忍不住强调了一下,“娘,当时天黑,我根本就没来得及看人家长啥样。”
  “哼!灯下看美女,个个都是美女。灯下的样子尚且没吸引你,又能好看到哪里。”

  陈韶觉得这是母亲迁怒,也不敢吭声。
  “二小,你呀。就没想过找个女朋友。你看老三,这年纪就谈个女朋友。你比他大五岁。我还听说,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
  “行了行了!”陈韶完全抵抗不了母亲的这种关心。倒不是陈韶不喜欢美女,而是陈韶在老娘的督促下每天忙的要死,在军校又被逼迫的忙的要死。如果谈个女朋友,起码也等空闲些才好。
  然而老娘此时饶有兴致的模样,吓得陈韶赶紧转变话题,“娘,我咋觉得那吴家的人是来示威的?”
  “就他,想来吓唬我?我没去吓唬他就不错了。”母亲语气十分轻松。
  陈韶觉得不太能理解母亲的自信。非得打个比方,母亲这种自信有种指挥十万大军就如指挥十个兵一样的自信。
  数量的变化会让事情的不可控性以指数级暴增。在进入军校前,陈韶一直觉得军校是个讲究勇敢、果断、纪律、悟性的地方。考进军校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军校的看法大大错了。
  勇敢、果断、纪律、悟性,只是完成具体任务时候所需要的品格。至少在保定陆军学院就读的这几年,陈韶认为管理才是军队的核心。
  而管理学基于一个冷酷的认知,‘只要有人参与的地方,就一定会出乱子’。
  这句话并非高祖太祖所说,也不是军中名宿老将所说。这句写在军队管理课程教材扉页上的纲要,乃是辅佐高祖的蔡丞相所说。
  两百年前,蔡丞相辅佐高祖和太祖。当时留下许多制度,以及无比精妙的评价。
  尤其是在大周30年内乱期间,许多试图从大周历史经验中寻找出路的大周人才发现,蔡丞相早就对当下大周乱局与困境的根本原因做出了分析。蔡丞相明白无误的指出,大周未来的困局必然源自食利阶层掌握了实权。
  大周1870新政就将大量蔡丞相时代想做但是没做到的理念落实,将不劳者不得的理念贯彻到整个大周。

  大周这30年来的进步可谓神速,就是靠了排除夸夸其谈的内容,以实际为基础。
  掌握大周实权的人中,靠祖上积累的家产获得良好教育机会,进而出将入相的人非常多。但是只靠祖上的权势地位而获得高官显爵的人一个都没有。
  譬如陈韶的老娘。身为女侯爵,可以说不一般。但是与陈韶老娘竞争的人并不在乎这个侯爵的爵位。因为不管是什么出身,大家都是个凭本事吃饭。大家甚至连对方的性别都毫不在乎。
  陈韶已经明白‘出事才是必然的’,所以越来越佩服老娘。老娘想做的事情,就是能不受出乱子的影响。这样的统御力和执行力,着实惊人。
  “二小,你又开始瞎想了。我给你说,吴家的人很能干,但是他们真不行。”
  “娘,他们为什么不行?”

  “因为我来自另一个世界,我见过。所以我知道细节。他们没见过,他们不知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所谓细节,不是真的细,不是真的不重要。而是我们能力不足,只能看到一点皮毛。如果真的看清楚了,就会发现,所谓的细节,不过是庞然大物的冰山一角。有个比方我一直很喜欢,水牛过窗棂,脑袋身子都能过,就是尾巴过不去。”
  陈韶不想去细想老娘的这个比喻。以多年的经验来看,自己看到的事情和母亲看到的事情完全不同。这种事情绝非靠语言就能弥补。
  正要想个理由溜掉。就听母亲继续说道:“我听说你们三年级期末考试之后都会进行一次指挥演习。有这回事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