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时代》
第16节

作者: 寒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韶不禁想起五年前地铁开始修建的时候,各个路口都在施工,民间出现大量‘未得其利先受奇害’的言论。‘挖掘隧道触动了龙脉,所以天气大变’的谣言甚嚣尘上。
  陈韶记得,当时老爹老娘讨论地铁技术的时候,15岁的自己坐在旁边看着‘盾构机’的资料。
  资料上面写,从1798年,英国工程师布鲁诺就思考如何制造一种打隧道的设备,用于穿越英国泰晤士河床下的隧道工程。
  之后的四十多年中,这位工程师坚持研究。经过1825年初代盾构机的失败,终于在1835年完成了实用型盾构机,在1843年使用盾构机完成英国泰晤士河隧道建设。
  老爹那时候对修建地铁的盾构机有点没信心。老娘陈馨婷则坚定的认为,盾构机一定能行。毕竟么,盾构机是老娘牵头组建的‘未来科技研究所’搞出来的。虽然身为女性,老娘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现在看,盾构机成功完成了使命。车辆十分平稳,感觉比法国的地铁更舒服。

  就这么胡思乱想间,几站就过去了。当车厢顶部的喇叭中传出播报员好听的声音,‘列车即将抵达东直门车站,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陈韶看了看手表,从火车站到东直门竟然只用了二十几分钟。若是用其他交通工具,这会儿能走一半就算是不错了。
  刚出地铁站,竟然不辨方向。环顾四周,就见一大片高大的银杏树,那是自家小区方向。
  门卫大爷见到急匆匆拖着行李箱的陈韶,打量片刻,露出了笑意。
  “是陈家二少爷吧。你穿着军服,可有些认不出了。”

  陈韶急着回家,稍微应付两句,拖着行李箱直奔家里。熟悉的门铃响起,没多久,妹妹陈沪宁打开了大门。一见到是陈韶,惊喜的上来拉住陈韶的手臂,喊道:“二哥,你回来啦!”
  喊完,转头就对着屋内客厅喊道:“娘,二哥回来啦!”
  陈韶左手拉着妹妹,右手拖着行李箱直奔客厅,就听妹妹欢喜的说道:“二哥,你怎么不打个电话,我们派车去接你。”
  不等陈韶回答,客厅里传来母亲的声音,“没急事坐什么车。”
  母亲一身便装坐在客厅沙发里,手边放着书,正在摘下金丝眼镜。她圆圆的脸庞已经恢复了以往的红润,眼睛明亮,皮肤富有光泽,和几个月前陈韶离开家前往欧洲时候的略显苍白完全不同。

  “娘,我回来了。”陈韶上前拉起老娘的手,感觉着母亲手上的温度,更放心不少。
  “二哥,我把娘照顾的不错吧。”妹妹李沪宁自夸道。
  陈韶赞了一句,“辛苦你了。”就从行李箱中取出一大包东西,基本都是妹妹偷偷央求他购买的法国香水。
  妹妹有点紧张,却见母亲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才喜滋滋接过来。
  就听母亲开口说道:“拿来。”
  拿着礼物的李沪宁一愣,陈韶则从箱子底部安全包里取出奥运金牌递给母亲。母亲又带上眼镜,仔细看了一番,将金牌随手放在旁边桌上,说道:“老三,回去看你的礼物。”

  妹妹赶紧开溜,陈韶听母亲问道:“怎么样,欧洲可有你想的那般好?”
  “欧洲就那样子,比咱们大周也强不到哪里。不过印度和奥斯曼帝国就如娘所说,娘,我算是明白了什么是包身工里面的芦柴棒。我以前真不信。”
  母亲对此不置一词,继续问道:“你相信会打仗么?”
  “我一路上想了很久,总觉得仗打不大。”陈韶答道。回来的路上有充足的时间思前想后,陈韶还是觉得席卷全球战争不太可能爆发。
  如果是殖民地印度起义,英国自己就能镇压下去。奥斯曼帝国不管多绝望,主动与欧洲列强开战只是以卵击石,结局会比现在更悲惨。
  至于列强之间的战争,小打一下可以理解,爆发全面冲突的理由并不充足。
  说完这些,陈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如果想真的打赢,就只有一个办法,打一场现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大仗。一场决定一切的大仗。可是谁真的想打这样的仗,有那个精神,有那些钱,可以用别的办法。办法多得是。”
  陈韶说完,仔细看着母亲。就见母亲露出了十分不以为然的表情。那是一种彻底否定的态度,让陈韶感觉非常受伤害。从小,陈韶最受不了的就是这样的母亲。然而每次事情的结果全都证明陈韶错了。
  客厅里的气氛有些沉重,陈韶也不知道该怎么打破这样的沉默,而且陈韶并不认为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问题。
  军校的课程之中就有战略课程,老师反复强调,战略是最务实的选择。如果无限制的扩大己方设定,一定会达成某种突破阈值的领域,然而这种选择本身就已经错了。
  战略课教官是校长宋岚中将,中将带着点说不清的嘲讽意味对听课的学生讲道:“天下聪明人多的人,不要觉得自己才是唯一聪明的那个。你能想到,别人也一定能想到。胜利者从来都是最务实的那个,而不是最会空想的那个。”
  陈韶对宋岚中将的看法深以为然,此时又不能完全相信。如果让陈韶在宋岚中将与母亲中间选择一个更相信的人,那一定是母亲。
  只是母亲虽然有种仿佛看透一切的能力,但是母亲并非军人。陈韶对母亲的预言不敢小看,却无法理解。
  一场席卷世界的战争,必然出于一个席卷世界的理由。母亲只说了结果,却没有讲出原因。陈韶整理好思路,正想询问,就听母亲开口了,“你是不是明天就要返校?”

  “是。”
  “你坐下午的车走。明天上午,你跟着我去祭祖。”
  陈韶愣了愣,搞不明白母亲怎么突然想起祭祖。
  “娘,祭祖得回南方。”
  “那是你爹的祖上。你爹已经带着你哥哥弟弟回南方祭祖了。你是我陈家的人,就要祭拜陈家祖先。”
  “娘,我也去!”妹妹赵沪宁欢喜的喊道。听声音,她其实一直在偷听母亲和哥哥在聊什么。

  8月30日一大早,陈韶母子三人就乘车到了燕京城南的武穆阁外。武穆阁平日里并不对外人开放,只有每周的周末才会接待民众参观。
  三人拾级而上。108级石阶两边松柏苍翠,全是古树。乃是当年太祖李继业与大臣们亲手种植,距今已经有两百年。
  到了武穆阁大门,有守卫迎上来,查看了通行证,引领三人入内。
  院子里同样松柏苍翠,中央旗杆上高高飘扬着大周的赤色国旗。正殿院子门口有人等着,陈韶的母亲陈馨婷上前搭话,这位过来行礼,“陈侯爵,可要上香?”
  “劳烦了。”陈馨婷说罢,把折好的通行证递给守卫武穆阁的这位。
  这位只是拿过,就知道里面夹了香火钱,便揣进兜里,领着三人进去。边走边说,“上次陈侯爵提及的事,朝廷也已经下令,再有人敢在武穆阁喧哗打闹,当即扣了。”
  陈韶愣了愣,没想到那件事竟然是母亲举报的。在去年,报纸上报道。武穆阁管理不善,若是说外面场地成了市场,还算是让先辈们看到太平盛世。武穆阁内成了休息时候的逗留场所,就大大不该。更不用提还有人竟然在里面睡觉,吃饭。全然背离了追古思今的本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