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三国》
第17节

作者: 西风教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陵死后,有两个人继承了他的事业,一个是张陵的儿子张衡(不是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的那个张衡),另一个是张修。张修可能是张陵的徒弟,也可能只是冒五斗米道之名招摇撞骗。张衡死后,其子张鲁就成了五斗米道的三代目。
  当时张鲁和张修都依附于益州牧刘焉,张鲁是督义司马,张修是别部司马,刘焉派这两个人一起攻杀了汉中太守苏固。随后张鲁又杀了张修,兼并了他的军队。
  张鲁的行为形同反叛,但刘焉却默认了。这是因为张鲁的母亲是一个挺有姿色的巫婆,她和刘焉常常在深夜里关灯对剧本。有了这一层关系,刘焉便对张鲁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刘焉死后,刘璋上位,张鲁很不恭顺,刘璋便将张鲁母亲一家尽数杀光。
  双方撕破脸皮之后,张鲁公开割据汉中郡与刘璋为敌,刘璋几次想征讨张鲁都失败了。
  不光刘璋,朝廷也无力征伐张鲁,不得不承认他的地位,任命其为镇民中郎将(一说镇夷中郎将)、汉宁(张鲁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太守。但张鲁不太感冒,一度想过称“汉宁王”。张鲁的功曹阎圃(pǔ)说,一旦这么干就相当于彻底和朝廷决裂,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张鲁这才放弃了称王的想法,给自己留条回头路。
  张鲁建立的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刚入教的人称为鬼卒,学习道义并经过考察后,可以升级为祭酒,也就是小头目;有能力的、带领教徒多的,再升为大祭酒,就是高级领导。最高级别的叫师君,就是张鲁本人。
  张鲁的统治深受百姓爱戴,原因有两点:第一,不设官吏。没那么多闲人整天骚扰百姓;第二,慷慨布施。张鲁建了一些无偿供给行旅食宿的邸舍,谓之“义舍”。义舍中放置米肉,路人吃多少拿多少,全凭自觉。
  那张鲁靠什么维系统治呢?

  宗教。
  张鲁不断给百姓灌输鬼鬼神神的思想——人在做天在看,做了坏事或者不诚信会有报应,义舍里的米肉拿多了鬼神就找你来了,犯了罪自己跪下忏悔,原谅三次,继续犯罪的话才动刑。
  张鲁治下的汉中郡成了乱世中的一块乐土。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从关中出兵,准备拿下汉中郡。
  从关中进入汉中郡,需要路过武都郡。武都郡当时已经被氐人占据,他们对曹操采取敌对态度,不允许曹操穿过他们的地盘。曹操命张郃、朱灵为先锋击溃了挡路的氐人。四月,曹操到达武都郡的河池县,氐王窦茂率数万大军拦路。五月,曹操攻破并屠杀了河池。七月,曹操率军到达阳平关前。
  对于曹操的到来,张鲁很慌,打算投降。张鲁的弟弟张卫不同意,张鲁就派张卫和大将杨昂率数万大军镇守阳平关。阳平关是天险,是汉中郡的屏障,曹操十万大军连攻三天无果,军粮供应还出现了问题,但曹操最终还是攻破了阳平关。

  怎么攻破的呢?三种说法。
  据《三国志·武帝纪》及《三国志·刘晔(yè)传》记载,曹操攻阳平关不下,便下令撤军。张卫等人很高兴,打退了曹操,能吹半个世纪。结果一天夜里,曹操趁守备松懈又摸了回来,强行攻关。张卫大惊,落荒而逃。
  据《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魏名臣奏》记载,当时曹军攻打阳平山上敌人的营寨,晚上军队撤下来的时候“误入贼营”,张卫等人慌忙逃走。
  据《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魏晋世语》记载,一天夜里,有数千头麋鹿闯入了张卫的大营,此时曹操的一支部队又恰与张卫相遇,曹军鸣鼓吹号,张卫以为曹操发起了总攻,便投降了。
  我们之前说过,当某一历史事件出现不同说法,在没有明显事实错误、逻辑漏洞或者详略差距过大的情况下,还是应当以正史为准。所以还是应该相信《三国志·武帝纪》的记载。另外,同为正史的《后汉书·刘焉传》在记载这一事件时,也是说“操破卫”,而不是“鲁守自坏”或者“野麋坏卫营”。
  张鲁听说阳平关失陷了,自己已经无险可守,就打算投降,阎圃说,先撤退,谈谈条件再投降。

  张鲁向南撤退,并且封存了府库的家当留给曹操。张鲁不是忠厚,是聪明。他把宝贝留给曹操,把后路留给自己。
  谈完条件,张鲁投降,曹操得到了汉宁郡,并将名字改回了汉中郡。
  曹操取得汉中郡后,并没有一鼓作气南下吞并整个益州,而是选择了班师回朝。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确立。
  曹操撤走后,刘备的谋士法正对刘备说,曹操没有趁热打铁攻取蜀地,一定是因为有内忧。那么,法正说的对吗?曹操有什么内忧呢?

  下节再聊。
  日期:2022-02-21 09:32:55
  第一百零一节 骸骨阶梯
  上一节我们聊到,曹操撤走后,刘备的谋士法正对刘备说,曹操没有趁热打铁攻取蜀地,一定是因为有内忧。那么,法正说的对吗?曹操有什么内忧呢?
  曹操创业的最高纲领,就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实,建立理想中的新秩序。
  正是因为曹操祭出了“奉天子”这面大旗,许多忠于汉室的人都来为其效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忠汉派官僚”。随着曹操“挟天子”的一面越来越明显,忠汉派官僚慢慢开始醒悟,他们不断调整对曹操的态度,从合作到对抗,而随着曹操权力、地位的跃迁,这种对抗越发明显。
  对于曹操是挟是奉,忠汉派官僚中,献帝的老丈人董承是最敏感的。曹操第一次对皇权的掠夺,就是以司空的身份独揽朝政。董承等人发现苗头不对,于是发生了衣带诏事件。
  董承被杀后,另一位忠汉派官僚也认清了曹操的真面目,从而由合作转为对抗,这个人就是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四岁的时候因为让梨而一炮成名。孔融博闻强识,是一位大名士。
  曹操将孔融吸纳进了许都政府,投靠曹操的孔融就如同投靠曹操的献帝一样,最初充满了感激,并对曹操抱有极大的期望。那一段时期,孔融对曹操的赞誉都到了肉麻的地步。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
  “曹公辅政,思贤并立,策书屡下,殷勤款至。”
  孔融不断吹捧曹操,在他眼里,曹操简直就是救世主。然而这一切在衣带诏案之后就全变了。目睹了董国丈、董贵人的惨死,孔融不再把曹操当做救国救民的圣人,而把他当做窃掌权柄的奸贼。
  随后,孔融粉转黑,由舔曹变成了喷曹。

  官渡之战前夕,孔融大肆鼓吹袁绍不可战胜,曹操攻下邺城后,曹操的儿子曹丕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收编了。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曹操没想到历史上还发生过这件事,就问孔融是哪本书里记载的,自己好回去查一查。孔融回答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意思是说,我是从今天的事情推断来的,想来应该是这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