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和战略上法国陷于被动,那部队战术层面上是否主动呢?
日期:2021-10-22 10:24:42
上篇《总参谋部》里面咱们分析法国军队和普鲁士军队在战略层面上的优劣,本篇再从武器装备和战术上比较一下两军。1870年在步兵、炮兵和骑兵领域里,理念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军队采用了后膛装弹的德莱赛针发枪(Zündnadelgewehr),而奥地利军队还使用前膛装弹的步枪。当时的步枪没有弹匣,都是装一发子丨弹丨打一枪,这样采用后膛装弹步枪的普军,可以在卧倒或者蹲伏状态下装填子丨弹丨,而采用前膛装弹步枪的奥地利士兵,只能把枪立起来从枪口把发射药和子丨弹丨送进去,装弹速度要慢很多,还不好隐蔽。这个优势让普鲁士步枪的发射速度,是奥地利步枪的四到五倍。奥地利人每打一枪,普鲁士人可以打四五枪,最后造成的伤亡比也是四五倍。这场战争中普鲁士军的命中率仅是1:250,也不算高,但是因为火力密度大增,给奥地利军队造成巨大的杀伤,以至于奥地利迅速要求停火,这也是拿破仑三世来不及进行干预的原因之一。
当时奥地利军的另一个问题是,依然采用拿破仑战争时代的密集队形,这在火力密度大增的1860年代,招致重大伤亡并不意外。那之前1859年同法国的战争,双方都还采用这个模式。所以法军若是真的干预的话,可能也会遭受类似奥军的严重伤亡。为了应对这种新形势,1867年拿破仑任命尼埃尔为战争大臣,给了他极大的权力来进行军事改革。
尼埃尔的第一个成果是新式步枪。安东尼·夏塞波(Antoine Chassepot)和他的工程团队,抓紧研制出新式后装步枪装备部队。法国的这种新式的夏塞波步枪,大大优于普鲁士军队仍在装备的德莱赛步枪。普鲁士的德莱赛步枪因为是后膛枪,有一个枪膛闭锁的问题,通俗地讲就是枪膛密封问题,密封不好后面漏气会伤着自己。为了降低这种风险,普鲁士人降低了膛压,这样带来两个问题:首先是牺牲了射程。德莱赛针发枪的有效射程只有400码,有经验的射手才可以做到600码,就是这样漏气风险依然存在。而法军新式的夏塞波步枪却不会,夏塞波步枪设计合理并带有橡胶密封圈,这是来自印度支那橡胶种植园的产品。因此夏塞波步枪有效射程达到1,000码,最大射程可达1,500码。其次普鲁士步枪的膛压低降低了子丨弹丨的初速,导致威力降低,经常的结果是能把人打伤而不是打死。此外法国夏塞波步枪轻巧,便于操作,一分钟可以发射8-15发子丨弹丨,这又高于普鲁士步枪4-5发子丨弹丨的水平。1866年战争中领先的普鲁士步枪,到1870年的时候就显得落后了。夏塞波步枪的口径小是11mm,德莱塞步枪是14mm,这也是一个优势。口径小意味着子丨弹丨轻,子丨弹丨轻意味着步兵携带量大。法军每人可以带105发子丨弹丨,而普军最多70发。
日期:2021-10-23 11:12:49
骑兵在各国军队中一直都是贵族一般的存在,因此也最抗拒改革。其实从1840年代开始,由于步兵武器的进步,骑兵向装备来复枪的步兵冲击,就已经是一种自杀行为了。对《克里米亚战争》中著名的《轻骑兵冲锋》,法国人现场观感就是“看起来很美,但是找死”(c’est magnifique, mais ce n’est pas la guerre)。但是不论法国还是奥地利的骑兵仍然因循守旧,恪守拿破仑时代的战术。1859年战争和1866年战争骑兵大都打了酱油,1866年7月3日,2个重骑兵师的奥军企图迟滞追击的普鲁士步兵,结果差不多成了英国《轻骑兵冲锋》的重现。在步枪和炮火的打击下,还没有接近普军,三分之一就非死即伤,迅速崩溃。事实证明,骑兵的“肉墙”难挡近代枪炮的火网。
1866年时候的普鲁士骑兵还不如奥地利骑兵,毛奇觉得他们在未来的战场上,不再是一支有效的突击力量,于是对骑兵进行了大量改革。毛奇取消了那些过时的带着胸甲的重骑兵,让骑兵轻型化,并且不再是一支独立作战的部队,主要任务改为侦察和骚扰敌军,隐藏本方的作战意图。行军的时候走在步兵的前面进行侦察,或者跟在步兵的后面进行掩护,看起来更像现代骑兵。当然现代已经没有骑兵,全部机械化了。
以往的骑兵都是盛装,普鲁士骑兵开始普通着装,军马也不需要自己购买,而是由国家统一配发。这带来一个意外的好处,普鲁士骑兵军官显得更加英勇无畏,就像一个英国军官说的:“一个英国军官骑着花200个金币买来的马,可不敢这么勇敢。”
普奥之战过后,普军要求骑兵军官学习法语,为未来的普法战争做准备。
法军也意识到骑兵的战术需要改变,但是并没有做出行动。1870年投入战争的时候,同1859年时候一样,还是华丽的盔甲。尼埃尔短暂的战争大臣生涯中,也没来得及解散42个重骑兵中队。在1870年代武器达到的4公里射程中,骑兵已经是没有冲击力的兵种了。
俾斯麦修改后的埃姆斯电报,对法国公众舆论产生了如他所期望那样的影响。法国外交部长格拉蒙特说他觉得“刚刚收到一记耳光”,而反对战争的梯也尔被“叛徒”和“普鲁士人”的骂声淹死了。拿破仑三世的总理埃米尔·奥利维尔宣称,法国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将“轻松地”接受这一使命。1870年7月15日,法国投票通过对普鲁士宣战的决议,四天后,法国对普鲁士正式宣战。而南德意志各邦也正如俾斯麦预料的那样,站到了普鲁士这一边,一切尽在俾斯麦的谋划之中。
戏台搭好大幕拉开,十九世纪后期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陆军即将展开对决,战斗将如何打响呢?
日期:2021-10-24 09:36:31
法国正式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宣战在法国引发了巨大的爱国热情,人们涌上街头欢送着出发的队伍,高呼着:“打到柏林去,干掉普鲁士!”全国各地都呈现出这样送的景象,穷乡僻壤的火车站台上,人们把酒塞进满载士兵的火车车窗里,让他们教训一下“方脑袋的德意志人”。
不过战争可不是光凭着一腔热情就可以取胜,还需要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正如咱们前面分析过的那样,对法军来说宣战之后最重要的是速度,部队抵达前线并且投入战斗的速度。眼下他们对普军有着数量上的优势,然而几周以后情况将发生逆转,那时候普鲁士庞大的后备役就会动员起来,法军需要在普鲁士人充分动员起来之前,解决战斗。尽管法军也有休假人员归队的问题,往前线的运输也是一片混乱,法军的参谋人员认为法军可以在十四天内在前线展开,而普鲁士需要七周才能动员起来。普鲁士人要留些部队在波罗的海沿岸,防备法军可能的海上登陆,还得在西里西亚留下部队防备奥地利的报复,这也是拿破仑三世敢于同普鲁士开战的底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