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明朝之江南繁荣和商业化》
第26节

作者: 俗人无语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四,长江中上游地区。该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而水稻生长对灌溉条件要求甚高,“近水则腴,远水则瘠”。故湖广地方官和乡绅对于水利设施的兴修都十分重视,修建的水利设施数量极大。
  双季稻的推广是清代湖南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湖南双季稻的推广约在雍乾年间。乾隆三年(1738年)布政使张桀、按察使严瑞龙有言:“南楚之田,一岁再熟”;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杨锡绂、周人骥等任湖南抚按大臣时又大力推广,屡次发布告示“劝种两熟稻谷”,地方官也积极加以推行,故而较见成效。
  水利兴修和双季稻的推广,使湖南稻谷亩产比明代大幅度提高。湖北水稻产区,水利设施完备亩产较高者可达5-6石,一般沿江平原亩产大致在2-3 石之间。湖南亩产高者5-7 石,低者2-3 石,一般在2-4 石之间;而洞庭湖区则在4-6 石之间,亩产不在长江三角洲之下,在华中三省中也是最高的。
  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湖广地区成为粮食输出区,遂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清代其输出量更大幅度增长。康熙皇帝曾说:“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一旦湘米不至,即会引起江浙米价上涨。汉口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粮食贸易中心,湖南长沙、宝庆、岳州、衡州、常德等府所产之米均先聚于洞庭,经岳州出长江而达汉口。据全汉升估计,雍正年间自湖广运往江南的稻米每年约有1000万石;吴承明估计,清代前期江南地区每年从长江中上游的江西、湖广、四川输入的稻米约为1500万石。明清时期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开发及其作为粮食输出区的确立,不仅提高了其自身的经济地位,对江南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东北、台湾等边疆地区。从明清时期开始,东北、台湾等边疆地区也开始进入全国经济网络,在区域分工中也扮演着自己的重要角色。
  自康熙中叶始,东北已陆续有余粮输出。据《清圣祖实录》卷128载:“有运盛京粮米于山海关内者,又泛海贩粜于山东者多有之”。乾隆初年,因直隶歉收粮价腾贵,清政府下令:“奉天海洋运米赴天津等处之商船,听其流通,不必禁止”。乾隆九年(1744年)因山东遭灾,从奉天调运存仓米20万石海运至山东以救饥。嘉道年间,东北输往直隶、山东二省的高粮、粟米等粮食每年约一二百万石; 而输往江南的豆麦、杂粮每年更高达上千万石,东北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粮食供应地之一。

  清代台湾开始与大陆有较为频繁的贸易往来。台米输浙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这年以浙江歉收,商船运台米一万石,次年又运米四万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因浙西三府输入大米稀少,拨运台米43600石。蔗糖是台湾的另一重要物产和输出商品。台湾甘蔗种植甚广,糖产亦多。台湾糖产,主要销往上海、宁波、天津、牛庄等地。王韬《瀛壖杂志》记言:“闽粤大商多在沪之东关外,粤则从汕头,闽则从台湾运糖至沪,所售动以数百万金”。天津自雍正年间即有台糖进口,主要是由漳泉海商转销而至。此外,台糖还大量输往东南亚和日本。

  江南地区作为纺织业发达地区,输出的产品自然以丝绸、生丝或棉布为主。明代的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5《木棉》载:浙西丝绸大量输出于“秦、晋、燕、周大贾”,松江布也“俱走秦晋京边诸路”。随着清代东北地区的开放和海运的畅通,东北的大豆和小麦进入江南市场,清代学者包世臣在《安吴四种》中说:“关东豆麦,每年至上海者千余万石,而布、茶南货至山东、直隶、关东者亦由沙船载而北行。”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丝绸沿长江而上已远销四川,同时,松江棉布也已经在长江上游市场出现。至清代,江南与长江中上游的丝布换大米的贸易对流更加活跃。长江中游的湖广、江西等地已成为松江布的主要市场,而长江中上游的大米也沿江输入江南,清代的包世臣曾写道:“苏州无论丰歉,江广安徽之客米来售者,岁不下数百万石。”
  江南地区由于发达的手工业,输出的基本是制成品,输入的是初级农产品。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能看出17-18世纪上半叶,明清中国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发达,同时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中国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达,在这个统一的市场中,每个地区都以自身所长立于一席之地,通过市场贸易,每个地区都获得了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所带来的好处。看来自由市场经济与市场机制在17世纪-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与欧洲发挥着大致相同的作用。

  日期:2021-10-16 17:57:14

  (42)
  【讨论】一点想法
  世界各地的人类文明和社会,都受到相同的自然规律的限制,具有相似的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各文明的大趋势也是相似的。那么我们衡量文明的进步程度,是不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呢?
  1. 经济发展,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效率等,生产工具和技术。
  2. 人身解放和自由程度。
  3. 文化普及,从宗教走向世俗和理性,大众文化。
  中华文明的中古时期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至1841年鸦片战争为止,历时约二千年。我们从这几点来概括一下中华文明的进化。
  1.自秦汉至明清,都是处于大一统皇权制度统治。农耕文明的本质没有改变。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基本不变,是地主和自耕农的混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是铁制农具普及,完全取代了先秦的石制和木制农具。动力始终是人力畜力以及局部利用水力和风力。生产技术和效率缓慢提高。农业单产增加、二熟制推广。
  手工业进步较大,生产规模、技艺均有提高。但没有突破性进步。
  中古欧洲(中世纪)始自公元5世纪罗马崩溃,止于1500年大航海。历时约一千年。欧洲的核心区是大西洋沿海的西欧(法英德)。西欧起初很落后,但进步较快,带动广义的西欧和东欧进阶。中古欧洲可以在相对短的历史时间内进步到近代社会,原因有:1.欧洲的地理地缘不错,尤其是西欧有一些优势,越往后优势越加突出。2.吸取了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成果。3.吸收了阿拉伯、印度和中华等东方文明的文化成果,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多种技术成果显著地促进了欧洲社会发展

  中古欧洲的领主制度,既是政治制度也是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是多中心多层次的松散分离状况。与中华文明相比,商业的比重似乎大一些。随着生产技术进步经济繁荣,出现了独立程度不同的自治城市和市民阶层。中古后期欧洲进步呈现加速趋势。技术进步显著,尤其是机械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为中华文明所不及。
  2.人身解放和自由:与奴隶和农奴制度相比,中古中华自秦汉就有较大的人身自由。农奴和奴隶制度也有一些残存影响,例如奴婢直到明清依然存在。国家政权直接约束百姓。早期农民大多依附于豪门大族为主的贵族,唐宋进入平民时代,可是束缚广大农民的宗族势力长存直至清末。明中后期到清中叶,商业化近代化潮流慢慢推进,国家对百姓的约束渐渐减弱,各种人身依附也渐趋消除。
  欧洲的人身依附主要是农奴对农奴主的依附。它也是长期存在,在东欧直到19世纪中叶才废除。在17-18世纪仍然广泛地对女巫和“异端”施行火刑,充分暴露了基督教的邪教反人类性质。甚至直至19世纪的奴役黑奴更是文明史上少有的大规模系统犯罪。

  不过也不应否认,西欧在中古末期及近代初期出现了保障国民人身安全和自由的意识,并以法律形式成为制度。而在中国并没有明确的人身自由的观念,更没有相应的法律。中国有详尽的刑法,没有独立完整的商法。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和大族,不禁让人哀叹,尽管经过了一千五百年的进化,中华文明在保障人身最基本的生命权方面竟然毫无进步!惨无人道的大规模屠戮在清初再次出现,再次说明,传统文明无法自行产生生命权和人权的概念。

  大规模的屠杀罪行在欧洲同样出现。欧洲对阿拉伯人的屠杀、17世纪教派冲突都是实例。
  3.文化的历史趋势是从巫师僧侣走向世俗的贵族,再进一步走向平民知识阶层。相应地从宗教文明走向世俗文明。中华文明最迟从西周开始就是世俗的理性文明。古希腊大体也是世俗文明,尤其是他们的哲学是理性哲学。而罗马后期之后基督邪教支配了欧洲的精神世界,直到近代欧洲才转变为世俗政权和世俗文化。
  中华的文化在商周是贵族文化,春秋战国文化向平民普及,可是限于少数的知识阶层。他们的文化属于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是在唐宋才登上历史舞台,例如唐宋传奇、说书。到了明清大众文化已很流行,包括说书、戏曲等。而明清之际的长篇小说可认为是大众文化上升到高雅文化。
  欧洲的文化本来很落后,文艺复兴以后才从宗教文化进阶为世俗文化。16世纪以后文化发展迅猛,识字率很快提高,18、19世纪出现面向全体国民的公民教育。中国的识字率始终不高,直至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现代历史阶段才普及全民教育。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