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明朝之江南繁荣和商业化》
第25节作者:
俗人无语
清代华北平原植棉发展也非常迅速。山东植棉州县明代大约40多个,清代增至90余州县;除了数量增加外,更为重要的则是专业化、大面积种植的发展,在一些主要产区棉花种植比重已相当之高,出现了粮棉并重,甚至棉花种植超过粮食作物的现象。如山东西北棉区清平县,棉花种植“连顷遍塍,大约所种之地过于种豆麦”;高唐州“种(棉)花地多,种谷地少”;夏津县则是以棉花收成好坏衡量“年之丰歉”。直隶的正定、保定二府及冀、赵、深、定诸州都是棉花重要产区。乾隆年间黄可润《畿辅见闻录》载:“直隶保定以南,以前凡有好地者多种麦,今则种棉花”;直隶总督方观承《棉花图》也说,“冀、赵、深、定诸州属农之艺棉者什之八九”。
江浙太湖流域一些地区农民种桑养蚕,形成顾禄《清嘉集》卷4中所说的“环太湖诸山,乡人比户蚕桑为务”的情形。万历的《秀水县志》中说:秀水县之王江径,“近镇村坊,都以种桑养蚕缫丝织䌷为业”。明末清初张履祥在《补农书》中说:“吾里(指桐乡县)蚕桑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蚕不捻则公私俱困。”
同治时期《长兴县志》言:农家“一岁赋税、租债、衣食、日用皆取给(桑蚕)焉”。以上很多农户把蚕桑视成主业,有的地区蚕桑收入超过稻田。
长江流域种茶相当普遍。据地方志记载,清代浙江于潜县山区农民“仰食于茶者十之七”。江西义宁州“最上腴土栽茶最多”,致粮田日减。安徽太湖县种茶农产,收入“不减稼穑”。湖南平江县“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湖北鹤峰州有些农户“赖此(指种茶)以为生计”。四川永川县某些地区,农民“赖此(指种茶)为衣食者甚众”。丹棱县西部山区,茶园“蜿延数十里,种植成园”。
甘蔗是明清时期食糖的重要来源之一。江西省由赣州至南安“两岸尽为蔗田”。南康县由嘉庆至道光数十年间,农民纷纷将良田改种甘蔗。福建泉州府农民也将稻田改种甘蔗,竟致稻米日益缺乏。晋江县因农民多种蔗,食粮不够,需要从外地输入。据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台湾府志》记载:台湾甘蔗种植面积扩大,“竟十倍于旧年”。清康熙雍正年间的巡台御史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称,“全台仰望资生,四方奔趋图息,莫此(种蔗制糖)为甚。糖斤未出,客人先行定买;糖一入手,即便装载(贩运)”。
岭南气候炎热,降雨量大,适合热带、亚热带果树种植。据地方志及吴震方的《岭南杂记》记载,广东广州“可耕之地甚少, 民多种柑桔以图利”。广州城西的荔枝湾“居人以树荔为业者数十家”。番禺县之鹿步都三四十里间居民多以花果为业。顺德县之陈村,周环四十余里,龙眼荔枝柑橙等树“约有数十万株”,“居人多以种龙眼为业”。南海县东部某些地区盛产龙眼荔枝,居民“争以为业,称曰龙荔之民”。
中国种烟出现较晚,系在明清之际。但发展较速,种植地区遍布全国。据乾隆间郭起元的《论闽省务本节用书》,福建二千余里,“今则烟草之植耗地十之六七”。乾隆八年(1743年)大学士等议覆禁烟时奏报:直隶、山东、江西、湖广、福建等省“种烟尤多,陇亩相望,谷土日耗”。此外,乾隆年间方苞奏报: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五省直酿酒所耗之谷约为一千数百万石,而种烟所占土地相当于酿酒所耗“十之六七”,即相当于生产约1000万石粮食的土地!方苞所说可能有所夸张,但反映出烟田发展之迅速和种植之普遍。
李文治的研究认为,以上这种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户,其年产值的商品化率至少有50%-60%,有的高达80%。
经济作物的产值远远高于粮食作物。乾隆时期的河南省《巩县志》中说:棉花种植的利润,是种植大麦小麦利润的两倍。茶叶种植利润也很大,是粮食种植的3-4倍。明清史料中有大量记载说农民因为贪图高利润,放弃粮食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这正体现了亚当•斯密所说的市场机制正牵引着明清中国农民,引导着明清中国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同时,这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专业化经营也体现了明清中国农产品市场的成熟与发达。
日期:2021-10-14 10:32:15
(41)
#区域分工
17世纪-19世纪前期中国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专业化的经济区域。
第一,江南地区。它以高效农业与棉、丝纺织业并重为主要特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使每亩耕地的经济收益明显提高。高投入、高产出,是江南农业经济的重要特色。
清代前期,江南已逐渐形成三个相对集中的农作物分布区,即:濒江沿海以棉为主或棉稻并重的棉—稻产区、太湖南部以桑为主或桑稻并重的桑—稻产区、太湖北部以及运河东北至沿海沙地之间狭长的水稻产区。
比农业更能体现江南地区分工特色的是其发达的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与丝织业。明清时期每年有巨量棉布和丝织品行销全国,甚至出口。
第二,珠江三角洲。借助于亚热带气候特点,明代该地区主要发展以荔枝、甘蔗等热带果树为主的各种经济作物专业化种植区,进入清代后桑蚕养殖业发展也很迅速。
“果基鱼塘”是明代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区域特点,这是一种果树种植业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形农业经营方式。它主要分布于南海九江、顺德龙山、龙江一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广州诸大县村落中,往往弃肥田为基以树果木,荔枝最多,⋯⋯基下为池以蓄鱼,岁暮涸之,至春以播稻秧”。明末清初开始出现“桑基鱼塘”,即把原来的果基改为桑基。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再以蚕屎饲鱼,塘泥肥桑。
经济作物种植的大幅度增长,使珠江三角洲缺粮日益严重。清代中叶广东全省每年需从相邻的广西、湖南、江西以及暹罗、安南等地输入稻谷400万石左右,其中至少有一半是供应珠江三角洲的。不过,三角洲缺粮虽然严重,但粮价并不甚高,广州府粮价一直低于潮州、嘉应等府州。这显然与三角洲便利的交通条件,密集的市场网络及其有效运作密切相关。通过大规模的粮食输入,珠江三角洲较好地解决了四百万人口的食粮问题,从而腾出更多的土地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
第三,华北平原。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最主要成果是两年三熟制的普及,即利用两年的时候,种植三茬作物,一般是大麦或小麦、豆类和小米等。同时,明清时期经济作物也开始普及,最多的是棉花,其次是烟草,枣梨等果树也比较普遍。
手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明代华北棉纺织业已有一定的发展,但尚不够发达,本地所产棉布供不应求,每年都需从江南大量输入棉布。清代华北平原棉纺织业迅速普及,形成不少有较大产能的商品布集中产区。到乾嘉年间,冀鲁豫华北三省已从明代的棉布输入区变为棉布输出区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