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学考古》
第22节

作者: 义书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邓广铭先生确实很厉害,当代中国有名的史学家,尤其是宋史方面,被称为宋史界一代大宗师。
  但苏亦对宋史不感兴趣,或者说他志不在此。
  对于邓广铭先生了解也不多,倒是前世在北大蹭课的时候,听过听过他的女儿邓小南教授的讲座,还买了她的专著《祖宗之法》,从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论说北宋为何亡于外祸而非内乱。

  里面蛮多的观点还新颖的。
  然而,苏亦对于宋史,真没啥兴趣,想都没想就拒绝。
  宿白先生点头,“好。”
  显然,他很满意苏亦的态度。

  就算同属历史系,但考古专业的宝贝疙瘩,他也不愿意放手。
  这个时候,马世昌三人也都望向苏亦,惊讶于他的果决。
  或许苏亦还不知道邓广铭先生的弟子意味着什么吧。
  说着,他又望向马世昌三人,解释道,“苏亦还小,他的情况有些特殊,你们不必多想,刚才问完苏亦了,接下来就是你们仨,如果你们通过复试,被北大考古专业录取了,你们愿意就读北大考古专业的研究生吗?”
  “愿意!”
  马世昌第一个表态。
  “我愿意。”

  “我也愿意。”
  姚华山跟许婉韵也不例外。
  如果不愿意,他们何故选择北大。
  此刻,应该有背景音乐响起。
  宿白不意外他们的选择。
  得到他们的答复之后,就把助教喊过来,“你们仨跟郑老师去填写一些资料吧,苏亦留下。”

  所谓的资料,应该是应该保证书之类的吧。
  说不定还是类似于后世的合同呢。
  苏亦瞎猜。
  仨人离去。
  剩下苏亦。
  宿白先生,再问,“既然你愿意留在考古专业,那么我就想问你,你想改变研究方向吗?”
  苏亦望着宿白,“老师,我不太懂这是什么意思?”

  宿白先生解释,“意思就是苏主任很喜欢你,他今年没有合适的研究生,所以,你只要愿意,苏主任就会收你为弟子,亲自带你。”
  啥意思?
  需要那么直接吗?
  苏秉琦先生都亲自要人。
  这是何等稀罕。
  不过邓主任也看重他了,苏主任看重好像也都不奇怪了。
  只是,宿主任就那么大方吗?
  都愿意把自己的学生拱手相让?
  这个时候,苏亦需要慎重了,他望向宿白教授,“宿先生的意思呢?”
  宿白摇头,“你不必顾忌我,这事,我已经跟苏主任商量好了,如何选择,全凭你个人选择,主要还是契合你的兴趣爱好。苏主任的研究方向涉略极广,新石器时代,战国秦汉考古,都又涉略,尤其在田野考古方面更是权威,而,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秦汉以后,魏晋南北朝,石窟寺,古建筑考古,这些年更是偏向于佛教考古。而,之前在面试现场,我发现你的爱好很广泛,熟读文献,有一定的古文字基础,又深受梁思永先生的影响,所以,综合你的条件,说实话,我更加推荐你选择读苏主任的研究生,这样对于你的眼界以及研究方向都有巨大的帮助。”

  听到这个分析,苏亦哭笑不得。
  怎么感觉自己是被嫌弃了啊。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之前在外面俞伟朝老师会跟他单独谈话了,当时对方只是跟他说了一句,“苏先生很喜欢你。”
  突如其来的话,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或许察觉到的想法,宿白先生继续说,“说实话,你太早慧了,不一定契合我的培养方式,所以我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这个建议。”
  苏亦却没有过多思考,“我想清楚了,我还是想读宿先生您的研究生。”
  “为什么?”宿白先生有些惊讶。
  “因为喜欢啊。”苏亦说。
  宿白哑然失笑,“对啊,因为喜欢,喜欢就是最好的理由,而且,你还小,未来更是又有无限可能,所以,我尊重你的选择,我想苏主任也尊重你的选择。”
  “也希望他日,我这个导师不辜负你今日之选择。”
  “宿先生,不会的!”
  这时,宿白严肃的脸上,才浮现出一丝温和的笑容。
  苏亦再次坐上火车的时候,已经是一周之后。

  复试结束后,多出来的一周,苏亦留在北京并不是吃喝玩乐。
  其实,他哪里也不去。
  就留在北大看书。
  一连七天都是如此。
  主要是这年头没有地铁,交通太不方便,出了北大,他哪里都不想去。

  再说,现在是票证年代,干啥都需要票,极其的不便。
  还不如留在北大看书。
  比如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长城,太远,距离北大六十多公里,来回折腾,一天根本就不够。
  除此之外,故宫、天坛、天安门、十三陵都都很出名。
  然而,苏亦对去这些地方游玩,兴趣不大,不是嫌弃游人多太拥挤,完全就是不方便,就算让他去隔壁的圆明园跟颐和园,他都不愿意去。
  宅在北大,多幸福。
  尤其是文史楼,这里面的宝贝可不少。
  以前北大文科研究所、博物馆以及燕大史前博物馆、原哈佛燕京学社等古物都被运往文史楼的考古教研室资料室中。

  除了古物之外,还有不少的文献以及专业资料。
  藏书的广度没法跟北大图书馆比但专业度肯定有过之无不及。
  苏亦对考古专业的资料室窥视已久,之前复试前没有机会来,复试后,他算是半个北大人了,已经没有这个限制。
  再说,他那天离开会议室的时候,就跟宿先生说这方面的需求。
  宿先生并没有拒绝。
  只是让他找马世昌。

  第二天醒来,苏亦找到马世昌,从进入考古资料室开始,一路畅通无阻。
  再说,他那天在复试现场刷脸之后,考古专业的老师鲜有不认识的、除非他想要解约珍贵文献以及器物,不然,在资料室观看,大部分的文献资料对于他来说都是开放的。
  苏亦也不是做研究,他不需要翻阅多稀有的文献藏品。
  他到资料室更多是探路,想知道考古专业的资料室都有啥好宝贝。
  前世他来北大蹭课的时候,可是羡慕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仔。
  经过老一辈的藏品捐赠之后,考古文博学院的分馆藏品已经拥有很大的规模了。
  当时,考古教研室资料室已经升格成为考古文博学院分馆,藏品的位置也发生了改变,由文史楼变成学院在红湖畔建成的学院办公楼,从06年开始,升格为学院的考古系终于拥有自己的办公楼了。
  也算是鸟枪换炮。
  资料室的规模也大了不少。

  从九十年代开始,就陆续获苏秉琦先生、张光直先生和张政烺先生的图书捐赠,这几位老先生的藏书几乎全部捐献给北大考古系。
  他前世三战北大文博,认识不少志同道合的研友。
  甚至,跟他同一年备考的研友都研三了,他还在考,这就尴尬了。
  但好处也是有的,就是方便蹭课,也顺便蹭一下图书馆。

  苏亦对后世的考古文博学院的分馆熟悉,但对如今地处文史楼的资料室却陌生的很。
  好在,现在有老马同学,“咱们专业的资料室都是前辈们一点一滴的积攒下来的。比如裴老就给咱们被捐献了不少器物以及图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