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扬帆行天下》
第53节

作者: 白菜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少给朕装模作样,赶紧给朕起来。”
  朱瞻基从地上爬起来,心中腹诽道:这半天才想起让我起来,分明就是故意的。

  “谢陛下!”跪的时间有点长,朱瞻基站起来的时候身体不由自主的晃了晃。
  “殿下没有对臣做什么,是臣想邀直名,才反对太子的海运之策。”
  “胡言乱语,殿前失仪,叉出去打二十棍。着实打!”皇帝的声音飘出。
  吕林东听到这个声音宛如听到仙音一般,连忙叩头道:“谢陛下宽宥!”

  这一声谢说的真心实意,就像是占了多大的便宜。
  很快大汉将军将这位御史叉了出去,门外响起了吕御史的惨叫声。
  “今天只议迁都之事,不许再跑题。”皇帝定下了调子。
  朱瞻基暗想,大明朝会歪楼是不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给士卒发放赏赐与抚恤的提议能够获得通过。
  皇帝表了态,不允许再提其他的事,朱瞻基也借机收手,站在一边不再做声。
  今天朝议的内容很快就会传出去,当军队里知道他这个皇太子为了给他们要赏赐与抚恤竟然跪地犯颜直谏,为他们争取利益。

  尽管没有成功,军队里必然会有一股太子殿下才是向着当兵的人风潮。朱瞻基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必须要争取军队的支持,上层的武臣勋贵可以用分封来吊住他们的胃口,下层的普通军官与士卒就要向他们展示太子爱兵如子的人设。
  后来的朝会朱瞻基已经不再关心,直到皇帝提出太子提前南下祭拜皇陵,为后续的迁都做准备的时候。朱瞻基才从游离的状态下恢复过来。
  “太子有何意见?”
  “臣没有意见,一切请陛下做主。”
  那就这么定了,太子准备妥当之后就准备南下吧。
  “臣遵旨!”
  朱瞻基早就在等待南下的机会,即使老爹不安排他南下,他也要创造机会南下。
  他南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去见一个人,一个名垂青史,后世的光芒甚至都掩盖了永乐大帝的人。

  这个人就是七下西洋的郑和,郑和本名马三保,后因信仰佛教,被时人称为三宝太监(一说是绿教,可是后来从郑和葬于佛寺来看,信仰佛教更准确一些)。
  三宝者佛、法、僧,此为佛教三宝,也是郑和信仰佛教的最有力证据。
  朱瞻基要见一见这个被后世评为世界第一航海家的太监,去年九月郑和才刚刚从西洋返回。本来计划中今年将再次出发下西洋远航,可是老爹登上皇位后立刻停掉了远航活动。
  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太监,提督南京戎政。并负责修缮南京皇城,准备迎接皇帝南下。
  朱瞻基此次南下最重要的事就是与郑和和王景宏进行一次长谈,改变以后下西洋的方式。未来的下西洋大明必须是有利的,不能一再的赔本赚吆喝。
  这样赔本的买卖是做不长久的,用不了多少年朝廷就会因为财政紧缺,停掉下西洋的费用。数以万计的大明宝船将会在龙江船厂腐烂,这是知道后世之事的朱瞻基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朱瞻基看来,拥有这么庞大的船队和海军,那就是现成的财富。就算不去学西夷白皮搞殖民,就是公平买卖就凭大明丝绸、瓷器独一无二的制造工艺。那也是绝对的奢侈品,所有定价都由大明说了算。

  将丝绸瓷器运出去,将粮食、金银、宝石、香料等大明急需的物资运回来。一里一外那就是天文数字的财富,只要运作得当,大明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拿到正式的圣旨之后,朱瞻基将皇家制造局之事安置好。委任了一位叫做吴四福的老工匠权知制造局事,这位吴四福就是那位孙子因为儿媳妇吃不饱饭没有奶水活活饿死的那位老工匠。如今这位老工匠已经凭借着精湛的技术,成为了制造局质量总负责人。
  老爹对工匠之事并不感兴趣。只要能够满足朝廷所需,朱瞻基怎么折腾也不管。
  这就给了朱瞻基更多的主导权,他将制造局中经验技术最丰富的几十个老工匠单独分离出来。
  这些老工匠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负责教授一群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技术,这些半大小子都是工匠子弟,将来都要子承父业。

  以前都是父亲带儿子,全凭自己的经验教授,现在朱瞻基的安排是由几十个老工匠组成教授团队,从工匠之学最基础的理论开始系统学习。
  为了更好的让这些半大小子学习,朱瞻基专门为了他们聘请了识字的先生,教授他们读书识字,这些半大小子才是大明工匠之学的希望。
  一开始老工匠们集体反对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传授出去,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教会徒弟就会饿死师傅。
  朱瞻基明白这些人缺乏的是安全感,看不清自己的未来。总感觉有一技傍身能够多一条活路,这是人类最朴素的自我保护心理。
  这样的事情不能强迫,得工匠们心甘情愿的教授才能把他们一生的经验总结出来。

  针对工匠们这样的顾虑,朱瞻基出台了一项政策,每个工匠带出的徒弟,十年之内徒弟的收入一成归工匠所有,套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花钱购买知识产权。
  也就是说工匠教会的徒弟越多,收入就越高。若是每年能有十名徒弟出师,自己就相当于白得了一个人的工钱。
  工匠们不愿意将压箱底的技术传授出去,说白了还不是怕自己没饭吃。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连着教上十年,自己都不用干活。躺在家里就能得到十个普通工匠的收入,这不比死守着那点技术强多了。
  也有工匠提出了质疑,若是这个教出来的工匠被调派到其他地方呢?
  对于这样的质疑,朱瞻基告诉工匠们,以后你们每个人都会建档立卡,无论调到哪里,他的师从都变不了。十年之内只要他有收入,其中一成就是你们的。
  要想挣得多,一个是多培养工匠出来,另一个就是将你们的技术教扎实了。未来的工匠评级体系,技术越好月俸就越高。
  工匠们对太子殿下非常信任,自从太子殿下管理制造局以来,他们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了起来。
  以后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最坏也不过是又回到从前。太子殿下神仙般的人物怎么可能骗他们这些苦哈哈呢?
  这就是信任的力量,若是没有朱瞻基在皇家制造局这么长时间一直在为工匠们争取利益,让工匠们终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甚至就连年轻的小伙子,也有不是匠籍的普通百姓人家愿意将家里的女儿嫁过来。
  工匠们生活的改变影响的不止一点半点,以前的工匠都是佝偻着腰,身上穿的如同乞丐。脸上是营养不良的灰败之色,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现在的工匠衣着整洁,脸色红润,身上穿着皇家制造局统一发放的工服,干净整洁,走在大街上辨识度非常的高。附近的百姓现在看到工匠们都会露出尊敬羡慕的表情,恨不得自己也能进入皇家制造局做工。
  吴四福听到太子殿下要去南方,有些担心的问道:“殿下这是要去多长时间,您走了那些脏官再来欺负我们可怎么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