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近代中国的革命之路》
第10节作者:
沙梨熊 为什么说这个说法接近真相。一主流版本不可靠,关于这段的正史,CP基本是抄蒋记,而蒋记的前身推到最远不过陈孙,一家之言。而小熊的推理,来自于梁段徐事后回忆,他们在当时属于货卖两头的局内人,关于宋的整个布局,应该无误,但谁做的,这几个滑头没明说,但暗喻很明显,宋孙,赵袁,很让他们唏嘘。
日期:2009-09-25 17:53:16
小熊就猜到,在人物关系明确,思维逻辑合理,证据立论扎实的情况下,还是会有人质疑,接下来就会从出处上做文章,不管什么回答都是错的,洋文版就说洋人不可信,繁体版就说是港澳地摊文学,大陆版私家著述就说作者是牛棚老右,存心腹诽。总而言之一定要以中小学教科书为准。那就没话说了,小熊看艺术片,要么东洋,要么西洋,最多加个王晶,真要说到计生办出品的优生优育的正规教辅材料,还真没看过,实在遗憾。
闲话说过,又入正文。从五马进京,到阳谋之夏,再到庐山恋歌,粗看属于若干个案,但实质上是可当作一个整体来解读的。人事案自然要费大功夫,留到长假。今天先把从三面红旗到大伙好饿这单原委给理清。主流解释无外乎,好心办坏事,百年难遇的天灾,苏修逼债,美帝封锁等等,但到底如何,全都语焉不详,以天灾说为例,早有老右学者考证出来,灾害从古至今年年有,不独那几年,而且从当时的水文气候数据来分析,那几年反倒还算是风调雨顺的年景,美帝封锁说,明显就无厘头了,就拿北韩来说,难道被北韩国民是靠吃美国返销粮过日子的,美帝还能玩出计狠莫过绝粮的阴招?至于说别的农民消极怠工,天可怜见,天朝农民伯伯是最好统治的一群了,大偷懒导致大饥荒,怎么可能。大炼钢误了农时,费了人力,也许有一点,但也非主因。再深入,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高征购带来的副作用,开始靠谱了,但还没敢再挖的深,比如说征上来的粮食,要是还在国库,那为什么后来不开仓放粮?说CP就是不开,人性欠缺到那个地步,还不至于。那粮到哪里去了,总不至于烂在库里吧。这才是关键。
万物原始,细说从头。所有的事还都要从苏联讲起。教宗老马哥当年以劳资纠纷立论,指出工运方向。到了地中海这一辈,赶上好年景,因为战争等各种原因,俄国到了周期律的临界点上。大都会没燃料,没食物,城市在躁动。地中海出场以跟俺走,有面包为号召,成功上位。但上来之后,困境是不会变的,还是缺粮缺煤,而且内战外战两线开打。怎样才能过这一关,搞出来的办法好听一些是战时经济,实际就是老桥段,劫农济城,先军政治。副作用就是俄国农村出首批饿死鬼。
过关了,下一个计划,工业化。这时接地中海班的是胡子老爹。工业起步,主要需要什么?资金,技术。哪里来,西欧当年是海外商业加技术革新完成原始积累。苏俄没有这样的条件,怎么办。想起战时经济的老办法,把集体农庄加上一顶马主义国有化的外包装,实际上还是劫农济工的一套。把基础农产品全都征购上来之后,再到国际市场抛售套现,好处就是硬通货到手,坏处是肚子好饿,农庄,城市出第二批饿死鬼。
有了启动资金,原材料,厂房都可以靠采购,但没技术不行。仍然是个瓶颈,胡子老爹这头就有运气成份了,正好赶上国际金融大风暴,美帝客观上是需要技术输出,换硬通货。一拍即合,乌拉尔等工业区全都在美国专家的指导下上马。工业化的基础打下了。接下来又一关,有了产品怎么办,辽阔土地配农机具,以及高征购的缓解,饭总归是有的吃了,但大量工业初级产品,包括军工业,国内市场是消费不了的,卖给谁?
只有借输出革命,扩张生存空间,攫取国外市场。中东欧,远东还得缓慢经营,效果不显著。但胡子老爹是个福将,第二个历史机缘来了,西班牙开打了。左派政府很傻很天真,把所有的黄金储备运到敖德萨,一面大采购,一面有友邦看守国库,也放心。胡子老爹高兴的说了一句名言;西班牙人再也看不他们的黄金,就像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耳朵一样。
不但军火卖出了天价,而且靠着黑吃黑,赚了个盘满钵满。而日后西班牙和当年的左派流亡者和解,再联手向苏联讨要的当年代为保管的国库黄金时,俄国人说有标记就可以,但毛子哥哥亮出来的全是标着俄文标记的金砖,而西班牙当年运来的却是金币,苦啊,西班牙多少个世纪从美洲一趟趟运回来,再制成金币,没想到最后被老爹给溶了。
接着说胡子老爹,二战以后,第三个好运来敲门,中东欧全拿下了,倾销市场有了,原材料产地有了。当然也有不利之处,从华沙到布达佩斯,从布拉格到苏菲亚,到处流传着这样的颂歌;苏联万岁,但让他们用自己的资源万岁去吧。再往后是苏联史。小熊不罗嗦。
看回本朝,老大哥的搞大工业经验被认为是真理(但没人想到,人家能成是因为碰上若干历史机缘,而幸运是很难复制的)。于是模仿执行。国人一开始还是比较天真的,认为工业化需要的基础原材料问题,自己就可以搞定,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后来发现不行。算了,还是老老实实按老大哥的办法做,人民公社,放卫星其实全在为秋后的高征购做实质和舆论准备。
收上来之后还得外运,谁做这件事,希腊的海商王们,有利益的地方自然就有敢于突破西方封锁框架的非法中间商们。看那几年的国际粮食期货行情波动,就知道有大卖家入市了。是谁呢,分析一下,有能力做抛售的,俄国?毛子那段时期的口号大意是社会主义的粮不卖给资本家吃,换而言之他的粮食出口是有管制的。美国?是有粮,但会亏本也卖?美国农民伯伯又不是凯子。欧洲,还没缓过来,自给就不错了。东南亚,大粮仓?但猴子们连自治政府都还没完全搞定,正和老英玩丛林躲猫猫,不管是几季稻大规模的外卖没那份闲心。南美?官僚和军头还在内讧,顾不上这一块。
剩下只有两块神奇的大陆,黑非洲?香蕉是有很多,影响水果期货倒有可能,粮食,老黑很会种地?剩下只有大东亚区,台北,南部贫农吃饱还比较困难,阿扁家能上缴多少公粮,给委员长去抛售?日本,韩战之后,第二春中,搞产业革新,小电影事业都还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年月人家是要靠黄色无公害的AV产业来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成长的,哪有功夫去卖粮。韩国,饿死鬼一个,等待越战才是瘪三的完美救赎。剩下还有谁有能力入市抛货。当然有人又会拿闭关来说事,质疑天朝参与国际贸易的时间问题,但说过有中间人的,有问题去问希腊海运商,买卖经理人,他们第一桶金哪来的好了。
当然有硬通货就可以买属于物质部分的基础建材,为什么在国内基本全是废钢打底的情况下,工业化还是可以起步,三线的框架搭得那么结实,要不是用硬通货换来的大批建材,摊子短时间内怎么会铺的那么大。但还有一个问题,核心技术没有,苏修不送,美国不给,所以工业化整个还是粗胚,无法提升。除了核工部分,是老美为了制衡毛子,在这方面放了一马,通过香港,海归专家外加苏修遗留,两头凑一凑,好歹鼓捣上马了。但基础的工农业,农业不说了,先勒紧腰带,等上头硬通货兑换够了,玩工业去了之后,内部高征购放缓,至少口粮不用交了,有口嚼谷了。工业,产品出来需要市场,老大哥当年输出革命,硬来的办法,又不太好干,最后卖是卖不出去了,送人吧,欧洲的明灯,东南亚的同志加兄弟,非洲的穷哥们要啥给啥,缺钱,照给,反正二哥穷得只剩下钱了,赔本赚吆喝,结个善缘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